智慧課堂教學目標及方案設計
教學目標及方案設計是課前教學階段的重點任務,是組織和實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要充分體現出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宗旨,確定合適的教學目標,設計理想的學習情景和教學方案,讓學生去主動建構知識意義。同時,將智慧課堂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運用和體現于教學設計中,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具體分析如下:
一、預設課程目標及教與學目標
智慧課堂教學準備的首要環節是進行教學目標的預設。首先,確定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在新課改方案中已經明確提出了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它是指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維目標。智慧課堂目標設計中應遵循這一基本要求,并利用智慧課堂的有利環境加以有效落實。其次,把三位一體課程目標具體化為教與學的目標。三位一體課程目標的每個維度包含的具體目標都很多,不可能在一次課上都涉及到,但要盡可能涉及到三個方面。在智慧課堂教學目標設計中,教師要依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特點,基于智慧課堂信息化環境應用,設計出具體的學生學習目標及教師教學目標,恰如其分地將三個方面目標融入到智慧課堂環境下知識學習的過程中。
二、便于學情分析
智慧課堂為開展學情分析提供了極為方便的信息技術平臺。開展學情分析是指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及相關情況,既包括學生已有基礎知識的水平,也包括學生學習心理、生理及社會特點等。智慧課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全體學生為中心”,因此在課前教學準備中如果不對學生做全面的了解,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會發生背離學生學習需求和成長規律的事情,教師的所有工作都將是徒勞的。為了科學地實施學情分析,教師平時要養成建立規范的學生特征檔案和學習檔案的習慣。智慧課堂信息技術平臺提供了學生檔案格式和管理維護功能,并可以統計分析出有用的各種情況所占比例,給出建設性的教學建議,為有的放矢地制定有效的課程教學設計提供依據。
具體來說,學生特征檔案一般包括姓名、學號、年齡、性別、性格、認知能力、對學習的期望、愛好、特長、生活經驗、以及經濟、文化及社會背景等,可以以學生特征檔案表格形式進行歸檔管理。比如:性格是指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一般可以用活躍(思維活躍積極發言)、沉穩(有獨立見解但不善于表現自己)、隨和(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見解)、懶惰(不去思考和參與)等來描述學生的性格;認知能力指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對知識加工處理的能力,通常用強、一般、弱來描述學生的認知能力;對學習的期望指學生對自己學習狀況希望達到的狀態,其實也蘊含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可以用興趣、有用、學習成績、教師的評價、家長的評價等來描述。學生學習檔案一般包括姓名、學號、年齡、性別、學習內容、預習測評、課堂評測、作業成績、掌握程度分析等,可以以學生學習檔案表形式進行歸檔管理,用于針對本次課的學習內容,查閱學生以往相關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
三、進行預習設計
在智慧課堂教學準備中,依據學習目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特征檔案和學習檔案的分析結果,教師便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預習內容,制作和提供預習資料,用于學生的預習活動。一般預習設計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預習測試等基本要素。預習資料的制作是預習設計的重點,一般包括微課程資源、富媒體資源、預習測試題等內容和形式。
1.微課程資源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課程資源,即微型教學視頻。微課是教師以微視頻為載體進行知識講授的教學短片(一般為5-10分鐘),視頻內容通常以一個知識點或一個教學環節或一類教學活動為單位,主要用于幫助學生完成某個知識概念的學習理解。微課程資源建設包括微課設計與制作等環節。在制作微課前首先要設計微課教學方案,根據教學的需要,可以是新知識講授、難點知識剖析、考試講評等類型的微課,也可以是用于一門課程教學的系列化微課程。微課制作的工具和方式多種多樣,常用的有利用拍攝設備直接錄制教學視頻、快課工具+PPT錄制、平板電腦+“涂鴉”工具錄制、錄屏軟件錄制等類型,實踐中應根據微課教學的目的和內容來選擇合適的工具和錄制方式。
2.富媒體資源
在智慧課堂教學中,富媒體資源是指通過網絡傳送的適宜于學生自學的各類電子文檔、圖片、影視、Flash、語音、PPT、網頁等形式多樣的學習資料。富媒體資源是智慧課堂的教學內容基礎,是實現智慧課堂教學的基本資料。選擇富媒體資源也是智慧課堂教學準備的重要任務,要重點把握以下兩個方面:(1)選擇合適的資源內容。從內容來源上看,富媒體資源是智慧課堂的教學內容資料,包括各學科課程標準、全科數字化教材、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各類練習題、討論題、專題學習材料、教學案例、參考資料等。但在實際應用中不是每次都需要各種資源,而要根據當次課學習的需要,有所選取。(2)確定合適的資源推送方式。富媒體資源的推送形式可以是教師制作好的課件、文檔等學習資料傳遞,也可以是提供整理歸類好的分類信息、網址或者是網上搜索的關鍵詞等。比如,對于需要學生到互聯網上瀏覽、學習的資料,就可以將整理歸類好的網址或者是網上搜索的關鍵詞等推送給學生。
3.預習測試題
預習測試題的設計要堅持目的性、主體性、知識性相結合。圍繞學習目標給出預習測試題,符合學生學習規律要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智慧課堂特別強調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意義,因此預習測試題要有探索性,可以讓學生動手去嘗試。測試題的難度要分層次,讓大多數的學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題目類型要多樣,可以有判斷、選擇、計算、問答等題目類型,教師可以通過智慧課堂的測試評價信息系統進行批閱、分析。
四、實施預習測評及交流
在課前環節,學生做完預習測試題后通過智慧課堂學生終端上傳到測試評價信息系統,系統評價分析完成后,自動輸出評價結果,通常可以以表格、條形圖或餅圖形式來表示。在得到這些評價結果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進行針對性的溝通、交流和討論,并據此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和安排。比如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利用新課導入,創設教學情景,給予重點講解或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五、進行教學方案設計
課前教學準備要形成課堂教學方案,即教學方案設計。進行教學方案設計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具體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通常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基本要素,形成合適的教學方案。智慧課堂的教學方案設計,是為意義建構學習而設計教學方案,要圍繞學生如何學得更有效來設計和組織教學,要基于信息化環境來設計教學過程。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更加突出教學目標預設、學生學情分析、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媒體手段、教學評價與反思等要素的設計和安排。
(作者劉邦奇:教育信息化研究所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