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推出繼續教育的“雙一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簡稱“雙一流”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實施“雙一流”建設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決策。通過實施“雙一流”建設工程,建成若干所世界頂尖大學和一批世界一流大學,這對于實現教育強國戰略目標,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根據中央有關文件精神,“雙一流”建設的核心是“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雙一流”不僅僅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一個具體工程和抓手,同時也彰顯了一種“注重特色”“追求一流”的精神和價值取向。這種精神和價值取向同樣適用于繼續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我國繼續教育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但與世界一流繼續教育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下一步,辦好繼續教育,或可借鑒高等教育的做法,有針對性地推出繼續教育的“雙一流”建設工程,統籌推進一流繼續教育院校和一流繼續教育專業(項目)建設。與高等教育相比,繼續教育更加復雜多樣,例如,在類型上,包括學歷繼續教育、非學歷繼續教育及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在院校上,包括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學院、成人高校、開放大學(電大)以及社會教育培訓機構等。把握好繼續教育的特點,是設計好繼續教育“雙一流”相關建設目標、建設內容、評價指標體系、經費投入重點的重要一環。
實施層面,需要整體謀劃,統籌推進繼續教育“雙一流”建設。一是積極順應國家政策走向。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繼續教育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要在投入和制度建設方面下更大功夫。而適時推出繼續教育“雙一流”建設工程正是加大投入的一個有力抓手。二是善于總結院校和地方已有經驗。當前,相關院校和地方已經在建設一流繼續教育方面先行一步。例如,國家開放大學正在加快建設富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開放大學,上海市教委提出建設具有上海特點、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開放大學,有關普通高校也在積極謀劃“雙一流”背景下的繼續教育改革發展問題等。三是選好國際坐標。“雙一流”指向的是“世界一流”。因此,可以圍繞學歷繼續教育、非學歷繼續教育以及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方面,在世界范圍內選擇相應的戰略標桿,對標學習,以期超越,例如,哈佛大學繼續教育部、英國開放大學、美國社區學院系統等富有特色的一流繼續教育院校(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