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深度觀察

【這十年·新局】學分銀行: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 賦能“人人出彩”

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學習成果認證中心)成立于2012年。十年來,學分銀行立足于國家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和國家開放大學轉型發展需求,先行先試,帶動國內各級各類學分銀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持續為國開學歷教育學生、非學歷培訓學員等提供開賬戶、存成果、促轉換等服務,累計服務2300多萬用戶。2018年,“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制度的系統構建”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9年,國家開放大學在國務院和教育部的指導下,正式承擔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任務,成為國內首個國家級學分銀行,并于2022年正式寫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十年間,學分銀行從國開探索走向國家平臺,在實踐中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借鑒國際經驗,構建了適應我國國情的學分銀行制度模式和技術路徑(2012年—2014年)

對國家學分銀行開展頂層設計,梳理了國際上150多個國家的相關做法,重點對15個典型國家/地區開展比較研究,充分借鑒國際經驗,結合我國國情,立足主體需求,提出了以學習成果框架(國家資歷框架)為引領的制度模式和“框架+標準”的技術路徑,研制了國內首個學習成果框架,設計了一套較為完備的以學習成果框架為內核的學分銀行制度架構。

夯實基礎支撐能力,形成了若干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實踐案例(2014年—2018年)

圍繞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業務,研制了《學習成果認定標準編制通用規范》等具有創新性的工具方法,開發了能夠支撐億萬級學習者開戶、積累與轉換的國家開放大學學分銀行信息平臺。

搭建了由開放大學、有關院校、行業部委、培訓機構等組成的學習成果互認聯盟。2016年,12家單位首批加入聯盟。目前已有42家機構加入聯盟,引進機構學習成果317個。

研制了郵政、煤炭、鑄造、信息安全、社工、物流等28個行業2187個認證標準(認證單元)。基于認證標準,形成了29個非學歷教育證書與國開20個本專科專業的橫向融通方案,制定了15個高職院校的19個高職專業與國開10個本科和普通高校3個本科專業的縱向銜接方案。

依托開放大學辦學體系,設立了75家服務分支機構。積極探索服務學歷教育、非學歷培訓以及老年教育的典型應用模式,為學習者提供線上線下學習成果存儲、積累、證明開具等服務,為國開在籍生建立線上賬戶1300余萬個,其他非學歷培訓學習賬戶900萬余個。

服務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至今)

健全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制度架構。研制《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工作方案》《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操作指南》《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學時學分記錄規則》等制度文件,發布《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工作規程(試行)》,保障學分銀行建設有序推進。

建成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信息平臺。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信息管理服務平臺一體化設計開發,實現數據同步對接、一站受理、一號申請、一網通辦。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保障數據真實準確、安全可靠,實現學習成果的可查詢、可追溯,確保學習成果認定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服務規模進一步擴大。已為5900多所職業院校、301家培訓評價組織(X證書頒發機構)建立機構賬戶并提供支持服務,完成93個“X證書”的認定工作,發布學習成果名錄261個。充分發揮區塊鏈等技術優勢,為100萬個人X證書確權上鏈,為200萬用戶創建了職業教育數字身份,確保證書頒發過程可追溯、可查詢。

持續推進人才培養改革。指導發布學習成果轉換管理辦法463個、轉換規則4579條,鼓勵試點院校推進書證融通,實現1與“X”的有機融合。例如,遼寧上線運行書證融通工作平臺,完成71個書證融通學習成果認證標準,開發認證單元1885個;廣東將“X證書”納入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統一考試招生技能考試證書目錄。

科研成果豐碩,榮獲多項國家級獎項和試點

先后承擔教育部2個項目、2項試點以及2個課題,獲得國家財政撥款3900多萬元。2018年,“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制度的系統構建”榮獲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21年,“區塊鏈+學分銀行創新應用”獲得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依托上述課題和項目,共發表論文97篇,核心期刊論文41篇,出版著作6本,申請獲得作品著作權1項,完成“學銀”等4個名稱及圖形在13個商標類別的注冊。

站在事業發展新的起點,學分銀行將繼續主動對接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穩中求進,開拓創新,努力謀改革、促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做出新的貢獻。

加快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的建設運行

建立健全制度框架,充分利用智能技術,高水平推進信息化建設,做好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信息管理服務平臺運營和管理工作,確保安全穩定可靠運行。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開放大學、職業院校、高校網絡教育學院、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生以及各類非學歷培訓項目、各類在線學習平臺學習者和各行業、企業從業人員建立個人學習賬戶、存儲學習成果。同步有序開展學習成果認定,探索基于新技術應用、多元參與、透明可信的學習成果認定體系,推進各類學習成果的積累與轉換,提高學分銀行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積極爭取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任務

做好教育部委托立項的各項研究課題,綜合利用已有的各類研究成果,高起點設計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國家學分銀行制度架構、建設路徑、政策選擇和施工藍圖,為國家學分銀行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支撐。推進國家資歷框架建設與應用,探索國家學分銀行學習成果認定標準開發、學習成果認定規程研制、信息平臺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以及信用體系建設等。按照教育部有關任務要求,積極主動承擔國家學分銀行(資歷框架)的管理與運營工作。

探索學分銀行應用實踐

立足于服務“四大平臺”建設和國家開放大學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學分銀行應用實踐。健全和完善學分銀行機制,推動課程開放、彈性學制等教學管理改革,促進資源共享、學分互認與成果轉換, 推進學歷教育與社區教育、社會培訓、老年教育等非學歷教育的溝通銜接。加強學習成果互認聯盟和認證服務體系建設。實現非學歷證書與國家開放大學各層次學歷課程之間的轉換。探索學分銀行社會服務的市場化運行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學分銀行應用案例,為國家學分銀行的落地實施提供試點經驗。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百家乐是娱乐场| 百家乐赌场牌路分析| 赌场百家乐官网赌场| 百家乐官网国际娱乐平台| 网上百家乐真实吗| 百家乐娱乐平台真钱游戏| 大发888下载亚洲城| 百家乐官网21点| 百家乐真人娱乐场| 大发888游戏平台| 百家乐官网高额投注| 诚信百家乐在线平台| 大家旺娱乐| 百家乐真钱在线| 莆田棋牌游戏下载| 潞城市| 西游记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威尼斯人娱乐城在线赌博网站| 博久百家乐官网论坛| 百家乐网上投注文章| 大发888娱乐场手机版| 真人百家乐官网好不好玩| 百家乐作弊知识| 百家乐官网是不是有技巧| 怎样看百家乐牌| tt娱乐城怎么样| 做生意怎样看风水| 威尼斯人娱乐城活动| 百家乐官网赌博外挂| 威尼斯人娱乐城投注| 百家乐官网赌场程序| 大发888任务怎么做| 布加迪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筹码方| 百家乐筹码套装100片| 圣保罗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园36bol在线| 百家乐官网投注网站是多少| 全讯网赢足一世| 百家乐官网网上真钱娱乐平台| bet365 体育在线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