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深度觀察

【五中全會征文】 孫鴻飛:建設“互聯網+大學”,推動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開放大學近期開展了“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主題征文活動?;顒庸彩盏?8個黨(總)支部提交的征文180篇,并評選出一等獎6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15名。本網刊發獲得一、二等獎的部分征文,展現學校教職工深入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成果,同時引導廣大教職工繼續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結合崗位深入思考,為建設世界一流開放大學,推動《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落實落地,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貢獻力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是我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描繪了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

全會精神對國家開放大學發展也提供了行動指南,尤其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等論述,明確了開放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我們應該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把握國家發展和學校轉型的重要機遇,努力實現開放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國家開放大學教育事業進入新發展階段

五中全會提出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論述與國家開放大學的現狀高度契合。教育部印發的《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開啟了國家開放大學事業發展的新征程,吹響了新時期學校改革前行和轉型發展的號角,這標志著國家開放大學教育事業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學校新發展階段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努力提高開放教育辦學質量,重點任務是建設“四個平臺”,積極促進“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體系”,盡快實現從以量謀大向以質圖強轉變,從學歷補償向知識補償轉變,從文憑提高向技能提升轉變,從線上為主向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轉變。

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既是新發展階段的要求,也是國家開放大學的初心與使命。國家建設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這將為學校發展提供重要的戰略機遇,國家開放大學將大有可為。我們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快轉型,為實現第一屆黨代會確立的“建成世界一流開放大學”目標而努力奮斗。

二、以信息化引領助力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開放大學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新型高等學校,第一屆黨代會提出要建設“互聯網+大學”。這一定位和發展目標決定了信息化建設是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信息化是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學校的辦學業務必須依靠信息化支撐才能高質量運行,教學內容的制作與傳輸、教學服務的提供和獲取、教學管理的開展都需要通過信息技術工具才能順利、快捷和高效運行。

另外,信息化能夠引領和助力辦學業務的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先進信息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學校辦學中的各種難題,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效果,引領教育教學改革,助力學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三、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目前學校信息化建設應用水平與廣大教職工和學生的期望還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支持學?!盎ヂ摼W+大學”建設目標實現。為實現建設世界一流開放大學的目標,在新發展階段學校應將信息化放在優先發展地位,加強建設,強化應用,完善機制,推動創新,努力實現信息化業務的高質量發展。

(一)信息化要堅持服務在線教育和全民終身學習

五中全會提出“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也提出“加快建設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在線教育平臺”。這為學校信息化建設規劃了新方向,明確了新任務。學校信息化建設應集中力量,規劃建設相關的硬件設施和軟件平臺,集聚優質的數字化學習資源,設計科學合理的運行模式,實現師資、課程、設施和數據等全方位共享,為在線教育和全民終身學習提供支撐。

(二)實施信息技術創新驅動發展

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國家開放大學第一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創新驅動發展體系”。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應該堅持這一理念,大力實施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應用創新,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區塊鏈、大數據和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引領和驅動教育教學改革,引入新技術,研發新產品,探索新應用場景,推進技術與業務的融合。

(三)打造專業化信息技術人才隊伍

五中全會提出要“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信息化建設尤其需要依靠專業的人才團隊。學校應該聚焦信息化業務的各環節,依托校辦企業,打造專業化的技術研發團隊和支持服務團隊,激發人才的創新能力,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同時,學校應該通過學習培訓等方式大力提升教職工的信息技術素養,增強互聯網思維,提高技術應用水平,增強利用信息化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建立完善信息化建設治理體制機制

五中全會提出“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學校信息化建設要引智借力,與大型IT企業合作,支持“一路一網一平臺”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更為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更新迭代機制”,保證運行過程的資金投入,在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持續做好信息系統的“精裝修”,根據應用情況及時更新完善功能,實現信息系統、業務、人員“三方面共同成長”。

此外,學校要探索“互聯網+”教育教學的治理機制,強化“應用導向”,引導激勵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重建設輕應用”的情況。學校應推行業務標準化,鼓勵業務擁抱技術,引導技術驅動業務,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另外,學校應該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課程、師資、設施和數據,促進線上和線下資源的有機結合,提高在線教育的運營能力。

(五)信息化推動開放教育供給側改革

五中全會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擴大優質開放教育資源的供給,優化資源配置,為學習者提供多種類型、適合、優質的學習資源,以及“單科學習、隨時入學、隨時學習、隨時考試”等更多的教學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應該增強信息技術產品服務供給能力,建立“超前研究、校企合作、產品培育和主動供給”機制,聚焦學校業務痛點,研發培育智能客服、大數據分析、智能測評等產品服務,主動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業務。

(六)筑牢網絡安全防線建設平安國開

五中全會要求“實現更為安全的發展”。學校作為信息技術支撐的新型高校要更加重視網絡安全。學校在信息化建設和運行過程中,要強化網絡安全意識,建立網絡安全保障工作機制,保證信息系統安全、數據安全、信息安全和在線行為安全,建立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處置安全事件的能力。

國家開放大學事業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信息化建設應該主動服務大局,積極適應變革,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破解制約信息化業務發展的難題,實現信息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互相促進和共同成長,為將學校建成“互聯網+”為特征的世界一流開放大學提供有力支撐。(本文獲“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主題征文活動一等獎,作者為國開在線黨支部孫鴻飛)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百家乐在线娱乐平台| 大发888娱乐城casino| 七胜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21点| 百家乐官网平注赢钱法|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iypu rd| 百家乐真人娱乐场| 揭秘百家乐官网百分之50| 大发888登录器下载| 免费下百家乐赌博软件| 网络百家乐官网输了很多钱| 澳盈| 利澳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com| 百家乐官网账号变动原因| 大发888娱乐场玩什么| 网上百家乐官网是不是真的|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新澳博| 大发888官方6222.c| 女性做生意的风水| 网上百家乐官网哪家较安全| 百家乐官网单跳投注法| 百家乐专用| 网上百家乐是叫九五至尊么| 手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杨公风水24山| 娱乐网百家乐官网补丁| 百家乐官网赌场走势图| 百家乐官网技巧娱乐博彩| 百家乐官网闲拉长龙| bet365娱乐平台| 新全讯网3344111| 连环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庄闲机率| 百家乐官网博弈指| 赌场百家乐官网试玩| 百家乐官网系统足球博彩通| 抚顺市| 百家乐官网路单打法| 百家乐官网稳赚秘籍| 百家乐官网游戏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