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成果 強示范 促引領】李淑:基于職業能力與職業資格考試一體化設計的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實踐
編者按:近日,國家開放大學召開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成果交流展示會,教師代表們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專業建設、課程資源建設、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模式探索、教師培養、實踐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了教改實踐成果的交流與展示。國開之聲陸續刊登16位教師代表的教改成果展示,供大家交流學習,為廣大教師提供可借鑒的經驗,以推動教改向縱深發展,促進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
李淑:基于職業能力與職業資格考試一體化設計的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實踐
國家開放大學工程造價專業于2006年開出,至今已有十余年。這期間工程造價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家頒布的相關政策、行業規范、定額和標準都有了3個版本以上的更新,高等職業學校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標準更新2次,行業、企業對造價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有較大變化。然而,國家開放大學工程造價專業培養方案無實質性調整,課程體系設置與目前行業、社會對工程造價專業的需求存在較大偏差,其中有些課程名稱與專科層次要求不符,課程內容落后。因此,有必要對國家開放大學工程造價培養方案進行調整。
國家開放大學工程造價專業每年招生5千余人,目前在校生5萬余人。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大部分為工程建設一線的基層工作者。職業資格準入制度、持證上崗是每一位學生面臨的生存性現實問題,所以國家開放大學的學生對擁有資格證書的需求比全日制學生更為迫切。
一、教改重點
1.結合開放大學特點,對工程造價(專科)專業進行精準定位
通過對造價行業的現狀、崗位設置情況、崗位需求量、崗位職責描述的調查分析,結合國家開放大學工程造價專業學習者的人口學特性及學習動機研究,對國家開放大學工程造價專業重新定位。形成以二級造價工程師為中心,兼顧基層工程造價技術人員職業發展所需知識和素養儲備的國家開放大學工程造價專業精準定位。
2.結合專業教學層次,使課程體系與行業崗位高度匹配
收集分析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等主流社招網站工程造價類企業招聘信息,發現二級造價工程師為目前市場需求量最大的崗位(與我校專業定位一致),包括造價員、預結算員、報價工程師、造價技術負責人、招投標工程師、項目審計技術人員、全過程造價控制技術人員、成本控制人員等崗位。結合崗位的職責描述,進一步從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三個方面對基層工程造價技術人員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細分,調整現有課程體系,使課程體系與崗位設置高度匹配。
3.課程內容注重對“職業能力”的培養
工程造價工作的顯著特點是技術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工作性質決定了其對“復合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渴求。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除了注重專業知識傳授外,更重視對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育。將專業知識細分為: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核心知識和專業拓展知識;將專業技能細分為專業核心技能、專業方法技能和專業輔助技能;將綜合素質細分為: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將三者有機融合,相輔相成。
4.“職業能力”與“執業資格考試”有機融合
梳理造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考試科目及考試知識點,并與行業、企業崗位職業能力構成要素進行對比,形成基于執業資格考試制度的,具有強烈成人職業化教育特色的,符合國家開放大學定位的課程體系,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改舉措
1.工程造價行業市場需求分析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統計數據,主要從工程造價企業在全國的分布情況、各類業務市場占比、各專業市場占比、工程建設各階段市場占比,分析目前工程造價行業的市場需求。調查結果見圖1,從圖中可以看出,江浙地區,山東、四川,安徽、廣東等省份的企業較多。說明經濟快速發展的地區,市場增長迅速,人才需求量大。這也與我校該專業在這些分部招生人數較多的情況相符合。
圖1 工程造價企業在全國的分布情況
進一步對造價行業各類業務市場占比分析,結果見圖2。由圖2可知,工程造價咨詢、項目管理、招投標代理業務占據了74.2%的市場份額。然而,目前的課程體系普遍缺乏對工程造價咨詢、招投標代理的系統介紹,在后續專業定位,課程體系及課程內容設置時,結合了目前的市場需求有所偏重。
圖2 各類業務市場占比分析
圖3 各專業市場占比分析
目前造價行業各專業市場占比見圖3。由圖可知,目前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的工程量和市場需求量遠大于其他專業,在后續專業定位和課程設置中予以了考慮。
工程建設各階段市場占比見圖4。由圖可知,竣工結(決)算階段收入占40%。全過程工程造價咨詢收入占25.7%。實施階段收入占21.1%。前期決策階段、工程造價經濟糾紛的鑒定、仲裁咨詢和其他收入較少。可見,竣工結(決)算階段產生的營業收入最高,而目前的課程及教材普遍重視實施階段的介紹和講解,對竣工結(決)算階段只簡單介紹流程和一般的規定,缺乏系統詳盡的實踐教學。后續在工程造價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設置上,更加注重了這方面知識的系統介紹。其次,全過程工程造價咨詢業務是本行業的一個新興方向,國家也很重視,后續在課程體系中對這部內容進行了研究與補充。
圖4 工程建設各階段市場占比分析
2.崗位層次及能力分析
通過收集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等主流社會招聘網站工程造價類企業的招聘信息,分析工程造價行業的崗位設置和人才需求,具體見表1,發現需求最多的崗位是二級造價工程師(與專業定位一致),包括造價員、預結算員、報價工程師、造價技術負責人等崗位。
表1 工程造價行業主要招聘崗位及職責描述
3.國開學生特點
國家開放大學學習者為高度異質性群體。首先,未經過統一的入學考試,學生年齡、智力水平、學習經歷、生活經歷、工作經歷以及當前所處的人生狀態各不相同。其次,多數學習者早期被傳統教育淘汰,學習能力及學習信心較弱。第三,學習者多為在職成人,需要兼顧工作、生活、家庭和學習。第四,學習者主要為社會基層工作者,生存壓力較大。
4.具有國開特色的專業定位
通過分析各主要崗位職責描述可知,在實際工作中,用人單位對工程造價從業人員的需求可劃分為三個層次,見表2。
表2 工程造價崗位層次及能力分析
國家開放大學工程造價專業作為成人在職專科學歷教育,應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把提高學習者的職業能力為主要培養目標。為社會培養基層工程造價技術人員。同時,助其打通職業晉升的通道。
綜合考慮國家開放大學學校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等級的劃分,以行業企業的用人需求為導向,對國家開放大學工程造價專業重新定位,形成以二級造價師為中心(解決生存問題),兼顧二級建造師和一級造價師(解決發展問題)的多層級的基層工程造價技術人員培養體系。
三、教改成效及示范帶動效應
1.4門網絡課程獲“國家開放大學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在網絡課程中加入造價師考試、建造師考試知識點重點講解、實務案例考試真題名師視頻講座、歷年考試真題練習等欄目,突出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在拓展資源欄目中及時更新行業動態。
主持開發的《道路工程》《建筑制圖基礎》《建筑材料》《土木工程力學》4門網絡課程獲得“國家開放大學精品網絡核心課程”。
2.文字教材獲獎
文字教材是課程的基礎資源,采取聘請名師名教與主持教師相互配合。在內容的選擇上既考慮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又考慮與崗位技能相互結合,同時兼顧執業資格考試的知識點。在語言表達上更便于學習者自學。
主持建設并參與編寫的《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文字教材于2020年獲第三屆煤炭行業優秀教材“二等獎”。
3.成果孵化4項科研項目立項,實現教學成果轉化
成果實施過程中,對學科前沿的研究和教學改革的思考進行了科研課題申請,獲批4項,目前已結題3項。分別是,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課題:“基于變形控制的北京地鐵車站深基坑設計方法研究”(編號TUE2018-03),2018年立項。國家開放大學課題:“職業資格制度下國家開放大學工程造價專業課程內容體系研究”(編號G18F0031Q),2021年3月結題。裝配式建筑發包承包模式研究,2017年3月結題。國家開放大學2018年度科研課題:“BIM虛擬技術在建筑施工技術案例教學中的應用”(編號G18A0034Q),2021年6月結題。
4.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篇,4篇獲獎
2013年至今,成果主要完成人員發表研究論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篇,EI檢索6篇。1篇于2019年獲得江蘇省地下空間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三等獎。3篇文章于2020年獲得國家開放大學第九屆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5.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教學改革成果顯著,教學效果明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不斷提高。2020年~2021年,國開土建類專業學生參加校級及以上創新創業競賽3項,獲獎1項,參與人數15余人。
6.落實課程思政,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教學技能大賽獲二等獎
將造價工程師職業道德行為準則、工程倫理、大國工匠精神、使命擔當責任價值融入課程資源建設和課堂教學中,實現在教學全過程中落實和實踐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的思政工作。并以建筑施工技術課程中第一章第三節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為教學背景。課程參加國家開放大學教學技能大賽比賽,獲得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