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結合典型案例】農林醫藥教學部:學做結合砥礪初心 教研相長踐行使命
編者按
為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推進轉學風改作風,學校征集選樹了一批在黨的創新理論學習上堅持學做結合的典型人物、經驗做法案例,引導廣大黨員不斷把學的成果轉化為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突破瓶頸問題、推動事業發展的實際行動,為實現中國式開放教育現代化貢獻力量。
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農林醫藥教學部黨支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思想政治引領,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將“強化黨建引領,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支部建設全過程,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服務“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兩大戰略,持續做好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走開了一條“學做結合、教研相長”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黨支部于2022年被評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四強”黨支部、教育部直屬機關標桿黨支部、國家開放大學標桿黨支部,2021年被評為教育部直屬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支部連續3年在年度考核中評為“優秀黨支部”。1名黨員被評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1名黨員被評為教育部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2名黨員被評為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1名黨員獲得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獎。
一、學深悟透,強化政治引領
黨支部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教育引導黨員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2022年支部開展黨建業務融合活動22次,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增強黨員教育報國情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持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四個自信”強基、用“兩個維護”鑄魂,切實增強做到“兩個維護”的自覺性、堅定性,真正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
二、創優提質,做強教育教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黨支部高度重視黨建與教育教學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聚焦“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組織教學技能大賽和系列研討活動,觀摩互鑒同學習,交流研討共提升。創新開展新、老教師一對一“傳幫帶”,組織新進教師業務培訓5次,助其快速成長。研制形成《農林醫藥教學部(鄉村振興學院)學習資源建設規范(試行)》,提升學習資源建設能力和效率。以直播公開課為載體,提升課程講授質量,改革教師個人申報、散點講授,為學部統籌主題鮮明的系列直播公開課,安排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已策劃開展“公眾健康素養提升”“保護種質資源”“健康土壤,健康生活”“碳達峰碳中和——低碳農業”等多個系列直播公開課,其中王燕博士講授的“GLP-1受體激動劑——能減重的新型降糖藥”,直播點擊量44萬人次,胡立峰教授講授的“保護土壤從保護性耕作開始”,直播點擊量47萬人次,取得良好反響。聚焦“以學生為中心”,持續開展“學生需求結對追蹤活動”,組織專任教師與在校學生“結對子”,密切關注學生需求、及時滿足學生需求,建立專業或課程微信群/QQ群23個,共1028名學生,平均每個群有學生45人。組織開展兩屆“學習進取 服務患者”護理病例評選、兩屆國家開放大學“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學生優秀創新創業案例評選活動,展示學生職業風采,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聚焦“課程思政”,加強師生思想政治工作,將課程思政建設作為部門重點工作持續深入推進。除參加學校組織的首期課程思政專項培訓外,2022年共組織9人次參加“全國高等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暨示范課打造與實踐專題培訓會”和清華大學“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能力提升研修項目”;組織“國家開放大學首屆農醫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技能大賽”,共有總部和33個分部129名教師的100個作品參賽,充分調動了農醫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
黨建和教育教學工作的同頻共振,使得教師教學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教學成果。相繼獲得2020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化獎、2021年湖南省職業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021年度國家開放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等獎勵。1名黨員獲得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獎;2名黨員參加國家開放大學教學技能大賽,分別獲一等獎和三等獎;1名黨員被評為國家開放大學“網上教學之星”;2門課程入選教育部繼續教育類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2項以課程思政為主題的教學實踐獲國家開放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入選中國獸醫協會“鄉村振興 獸醫力行”優秀案例1項;主持編寫的2本教材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4本教材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22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近兩年晉升教授3位、副教授2位、中級職稱1位;1位教師在職獲得博士學位,1位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三、守正創新,做優科學研究。
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教學與科研對高校而言,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這要求教師既要做好教學,又要深耕科研。黨支部高度重視黨建和教師科研能力提升深度融合,組織開展了系列學術沙龍3次、教師科研能力提升研討會6次,著力提升教師科研素養,營造良好科研氛圍。近兩年,學部教師共立項科研課題24項,其中省部級課題6項。王燕博士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開創了農林醫藥教學部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先河。學部教師共發表論文48篇,其中SCI收錄17篇,EI 收錄2篇,CSSCI收錄1篇,中文核心期刊13篇,論文發表的質量和數量都邁上了新臺階。出版學術專著、文集及教材39部。青年科研后備人才不斷涌現,3位教師被評為國家開放大學2022年度科研優秀教職工,占全校37.5%。
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務。農林醫藥教學部黨支部將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一如既往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引領事業發展,堅守教育報國初心,勇擔立德樹人使命,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持續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助力數字化大學建設和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而團結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