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新局】教務部:“創優提質”重塑開放教育辦學新生態
十年來,教務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學校黨委確定的“三步走”戰略和“1233”工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規范辦學、深化改革、創優提質,持續推進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
強化頂層設計,教務制度流程不斷健全
全面梳理1999年以來的教務管理制度文件,啟動專業與課程、教學過程、招生、學籍、考試等各環節制度文件的制定、修訂,出臺制度性文件共20余項,規范辦學體系的辦學和教學行為。2020年,印發《關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對教育教學各環節的深化改革進行總體設計,極大地凝聚了全體系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共識。
優化專業結構,專業建設水平大幅提升
2012年,學校實際招生專業(方向)150個,其中專科起點本科層次專業(方向)44個,高中起點專科層次專業(方向)106個。2022年,學校具有招生資格的專業(方向)239個,實際招生專業(方向)180個,其中高中起點本科層次專業12個,專科起點本科層次專業(方向)57個,高中起點專科層次專業(方向)111個。自2015年學校獲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以來,累計35個本科專業獲得授予權,共計20805名畢業生獲得國家開放大學學士學位。印發《專業設置與管理辦法》,成立國開專業設置委員會。進一步嚴格專業準入,構建動態調整機制,對104個非總部牽頭建設專業(方向)進行驗收,督促整改并對部分專業實施關停并轉。對總部牽頭建設專業(方向)進行優化調整,促進學校整體專業質量提升。積極推進學前教育、廣告學2個北京市高等繼續教育特色專業建設。推動32個重點建設專業和特色專業研制專業標準。
落實教學過程,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改善
積極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把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有機融合。2021年,組織開放大學體系參與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項目推選,共獲15項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和團隊獎項。出臺《開放教育教學過程管理規范》,明確教學模式與各級職責,落實線上和線下教學過程。完成“智慧云教室”升級改造。以學習者為中心開展晚間直播教學,至今已面向社會打造國開公開課達259場。策劃制作的每學期“開學第一課”頗具社會影響力,5次開學第一課累計觀看人數346萬人。2015年開始推進網絡教學團隊建設,辦學體系團隊規模已達5903個。
強化管理優化服務,辦學量質同升同進
十年來,學校招生人數、在籍生人數逐年遞增,累計招生1206.7萬人、畢業891.6萬人,在籍生近500萬。以學生需求為導向,推出微信在線報讀、發放電子入學通知書及學生證等創新服務,累計為160余萬新生頒發電子入學通知書、電子學生證。依托公眾號探索新媒體招生宣傳,拍攝“我是國開人”招生宣傳片,加強正面宣傳。開展“清網行動”,對辦學體系外的社會機構進行清查,維護學校合法權益。加強學習中心動態管理,清理1132個連續三季不招生的學習中心。截至目前,學校在全國設置學習中心3707個、考點3894個,較2012年同期分別增長了約20%、30%。2020年春起開展新增學習中心、考點一體化設置改革,至今293個新增學習中心獲批。全面梳理學生學籍,完善學籍8年有效及到期公示制度;完成“冒名頂替上大學問題專項清查處置行動”,對規定期限的1600萬名學生進行清查。控制完全形成性考核和開卷考試的課程數量,推行統設必修課程“雙及格”規定;強化先學后考,促成學習行為有效發生;建設一體化考試平臺,探索手機考試、“統一時間、不限地點”的網絡考試形式;實現考點設置、學生報考等環節的信息化;采用遠程監控、抽查考試錄像等方式強化考試紀律。開展“治三亂”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規辦學行為,建立與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聯動機制。
拓展合作,服務全民終身學習能力顯著增強
圍繞現代工業、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先后合作建設了16個行業學院、11個專門學院。2020年,出臺《行業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提高合作單位準入條件,完善優化學院管理及專業建設要求等。先后派出42組次230人次專家,實地檢查14個行業學院及其21個學習中心的教育教學管理情況,并突擊檢查7家學院日常辦學狀態,形成行業學院檢查報告和整改意見。通過實地檢查、評估和整頓,較好地規范了行業學院辦學行為。服務特定人群發展提升,十年來,面向軍隊士官開展遠程教育,累計為軍隊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近40萬名;面向農民工和新型產業工人開展“助力計劃”“求學圓夢行動”等項目,累計培養高素質工人50多萬名;立足鄉村,累計為鄉村振興培養了近60萬名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關切殘障人群教育需求,累計培養殘疾學生萬余名。啟動并穩步擴大“單科課程注冊學習”試點,支持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截至2022年5月,共提供107門開放課程,累計招收學生3萬人。推進“產業工人求學圓夢行動”,開展“春風網上教學輔導志愿者行動”“春雨鄉村教師學歷能力提升資助行動”,實施“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等。
砥礪奮進十年路,擎旗勇進新征程。未來,教務部將繼續把脈學校改革發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深耕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服務效能,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新的貢獻。
凝聚體系力量,提升辦學水平。明確國家開放大學辦學和教學過程中總部、分部、學院、學習中心的責權利。加強學習中心設置,做強辦學體系基層辦學組織,建立學習中心退出機制。在辦學體系內充分發揮引領、支撐和服務作用,壓實各級主體責任,提升整體辦學水平。
完善制度體系,規范教學管理。根據新形勢、新要求、新情況,完善相關制度,確保各環節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控制招生規模,調整生源結構,規范招生行為。加強對線上教學、線下教學、實踐教學的管理。圍繞人才培養方案落實不力、辦學條件不足、教學和考試管理不規范、教學過程落實不到位、教學質量不高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
深化教學改革,著力提升質量。印發《國家開放大學教學改革方案》,聚焦教學中的難點、痛點、堵點立項教改項目,全面推進教學改革。推進專業和課程改革,做強重點建設專業。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改革和完善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加強網絡教學團隊建設和運行改革。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推進實踐教學改革。加快考試改革,建設數字化題庫,擴大網絡考試規模,全面推進網絡考試一體化平臺應用。
強化技術支撐,提升工作效能。協助推進“一網一平臺”建設,實現教務管理業務一站式管理和數據融通。提升教務管理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工作效能,同時甄別、校驗、深入挖掘海量教學數據,為教學質量提升提供數據支撐,為學生、教師提供主動推送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