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深度觀察

國際終身學習戰略推展的現狀

   楊?維什指出:“為了學習型社會的形成和發展,為了學習型社會的成員能以靈活的方式參與學習并且與學習社會互動,我們需要定義一個完整的概念,而這些有限的學習環境只是其中一部分”。終身學習作為一個整體,需要通過戰略的有效統整,構建一個全覆蓋的學習環境。從21世紀前10年各國終身學習戰略文本看,呈現出某些共同的美好理想。

   1.希翼戰略愿景為本國發展服務

   人類學家克里斯托弗?萊特指出:“外部事物一開始變化,內部事物將會有相應的變化,將考驗我們在迄今為止人類和社會的參數中的生活能力……考驗人的持續學習能力”。在當今社會,人們迫切地回歸到學習洪流中,以應對劇烈的變化,并逐漸演繹成一種社會運動,正如諾曼?朗沃斯等所預測的那樣:“終身學習將成為未來的一種意識形態和愿景”。在終身學習作為一種社會運動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意識到“學習能力是一種重要的生產力”,并把培養公民的終身學習能力上升到戰略高度。為此,基于本國社會發展需要,各國在戰略文本中明確了自身的發展愿景。

   戰略愿景應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就像生物物種通過變異和“DNA”實驗建立未來選擇的“文件夾”一樣,戰略制訂者需要通過積極搜尋合理的新頂點來確立終身學習戰略的“文件夾”,以便終身學習戰略服務于本國的社會發展目標。從各國終身學習戰略愿景看,已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有些國家的終身學習戰略服務于經濟發展國情,例如,立陶宛的終身學習戰略愿景與國家經濟發展長期規劃(到2020年)的重點相匹配:“通過把就業政策和投資政策滲透到人力資本領域、物質領域、金融、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科學、技術和創新發展,從而確保微觀經濟的穩定”。有的國家終身學習戰略服務于人口國情,例如,拉托維亞有7.4%(甚至有可能超過10%,其中男性2.9%,女性4.5%)的成人仍然沒有獲得基礎教育,為此,拉托維亞的終身學習戰略愿景更多地關注其最薄弱環節——成人教育。

   終身學習戰略愿景的功效,猶如彼得?圣吉的論斷:“共同愿景不是一個想法,甚至像‘自由’這樣一個重要的想法,也不是一項共同愿景。它是在人們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剛開始可能只是被一個想法所激發,然而一旦感召了一群人的支持時,就不再是個抽象的東西,人們開始會把它看成是具體的存在。在人類群體活動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能激發出這樣強大的力量”。在邁向終身學習的過程中,各類教育和學習應該在追求社會公正和公平,維護民主和人的尊嚴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這些原則應該是全球終身學習和教育議題的核心,從而使得人們能夠對他們生活中所遇到的社會、政治、文化和技術挑戰進行反思,并作出恰當的應對。然而,從現有諸多國家的終身學習戰略愿景看,工具性價值強于賦權性價值,更多的是考慮單一領域的價值目標,例如經濟領域,這樣往往容易使個體成為戰略實施的被動參與者。

   2.希翼戰略部門的有效聯結

   戰略愿景的實現需要組織部門的通力配合,如果缺乏,那么戰略愿景猶如“空中樓閣”。戰略愿景勾勒出組織發展目標,而組織部門是實現愿景的核心要素。格里斯?約翰遜指出,“一個組織的形態既可以促進、也可以妨礙戰略的實施”。可以說,組織結構的組合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在目標和政策制定中扮演著核心角色。組織結構方式規定了資源配置方式,而資源配置科學與否將決定戰略是否能夠成功推展。終身學習戰略的制定與推展將對戰略系統產生新訴求,戰略部門應該服務戰略并追隨戰略。可以說,許多國家終身學習戰略文本的出臺彰顯出部門聯結精神。例如,立陶宛終身學習戰略覆蓋了教育與科學部、社會勞動保障部等14家機構;捷克共和國在終身學習戰略制定過程中倡導建立社會合作伙伴關系,并指出:“通過與社會合作伙伴的合作,使得教育機會的提供與經濟、環境與社會發展需求相和諧”,為此,捷克共和國在終身學習戰略制定過程中聯結了人力資源開發委員、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從事經濟領域研究的高等學術機構、環境保護部門等。

   可以說,終身學習戰略只有在不同部門之間形成一個利益相關者集團并且擁有共同愿景時,其影響力才能發揮出來。利益相關者的聯結確保了國家終身學習戰略制定與推展的科學性、創新性、可行性和普適性。終身學習戰略的本質就是運用權威對社會利益進行公正的協調,因此,戰略制定與執行過程實質上就是戰略執行主體與目標群體在相互作用中對利益加以選擇的過程。為此,在終身學習戰略制定的過程中,需要協調相關部門以及參與群體之間的利益,從而避免各方由于利益受損而產生“退出意念”。終身學習戰略在推展過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協調利益,不同部門之間的聯結就容易出現“形合而神散”的局面。

   3.希翼培育自下而上的學習文化

   文化被認為是遍布社會的一個符號關系網絡,一個與機構、經濟或政治網絡有著不同形態和不同空間狀態的網絡,滿載著它在眾多其他社會實踐場合中的用法,形成行動自覺。文化作為一種“靈魂”,能夠使終身學習戰略有效嵌入到公民的心里,使其對戰略愿景能夠遵從,甚至皈依,并積極實現戰略目標。2013年的《建設學習型城市北京宣言》倡導“培育終身學習文化”,并指出:“如今大部分人涉足各種學習環境。當學習的結果得到城市的認可、獎勵和慶祝時,就會提高學習者的社會地位,并激勵他們進一步學習。這種學習動機應當獲得支持,為其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建議,幫助人們了解學習機會,并且知道非正規和非正式場合所獲得的學習能力和結果”。一項成功的戰略必須和主導文化在長時間內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這樣有利于形成共同的價值偏好,降低每一個人的“談判”和討價還價的成本,從而在最大范圍內實現協同行為。也就是說,如果想讓終身學習戰略要素變得理所當然,就有必要通過各種途徑培育終身文化網。

   為此,許多國家在戰略文本中強調把終身學習文化培育視作戰略精髓,希望通過積極培育終身學習文化,使得學習從“自上而下”的推動行為向“自下而上”的行為自覺轉變。保加利亞的《終身學習國家戰略》提出,“通過在學校、大學和工作場所開發終身咨詢與指導項目,從而建立學習激勵機制與培育終身學習文化”;丹麥的《終身學習戰略——為了所有人的教育和終身技能提升》倡導教育機構和企業走上培育終身學習文化之路;聯邦德國的《終身學習戰略》在文本里出現了21次“新學習文化”術語,可見其對學習文化培育的重視程度。終身學習具有非常廣闊的領域,使其魅力無窮,也讓其暗流潮涌。因此,終身學習從正規的、結構化的教育活動到非正式的、默會的思維探索,包括不同學習層次、目的、內容、結果和動機,以及導致其范圍變化多端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正是基于此,終身學習也伴隨著一種危險,即由于本身的包羅萬象,使得其難于聚焦。為此,通過對終身學習文化的培育,使其“靈魂”附體,并作為必要補充引入到組織功能之中,使得各類教育與學習活動能夠多元匯聚,并被學習者有效接納。

   4.希翼建立連貫的財政支持體系

   終身學習涉及整個生命過程的學習活動,成人學習被視作終身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諸多國家在終身學習戰略文本中明確意識到成人教育對本國整體發展的重要性。成人教育對經濟和社會潛在發展的、無所不在的影響力,應該作為一個核心因素納入到每個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中。從國際終身學習推展行動看,加大成人教育與學習領域內的投資已然成為“風向標”。特別是《貝倫行動框架》揭示了國家達成的共同行動綱領:“尋求6%的國民生產總值投入到教育中去,并不斷增加成人學習和教育的投資;……在堅持公平和包容的原則基礎上,建立新的激勵機制,擴大資金渠道來源;優先投資到終身學習中的婦女、農村人口、殘障人群”。

   可喜的是,從大部分國家的戰略文本看,它們把財政投入作為一項重要的舉措,特別是在關注傳統教育投入之外,承諾加強成人教育的投入,希望縮減傳統教育與成人教育之間的差距。例如,愛沙尼亞宣稱:“成人教育財政制度是透明的,為所有需要培訓的人提供便利,包括特殊需要……成人教育的投資每年以0.8%的速度增長”;斯洛文尼亞的戰略文本則規定:“財政支持系統應該確保可持續發展,特別是成人教育財政作為終身學習重要領域需要得到嚴格規范,公共財政需要鼓勵雇主允許那些低水平教育的人參與學習,因為作為一項規則,雇主是不愿意投資諸如此類的群體”;土耳其雖然最近幾年投入到教育的公共財政支出逐年上升,但是其在文本中著重強調,構建一個正確、有效和連貫的財政體系是終身學習戰略推展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梢哉f,財政支持體系是終身學習戰略愿景實現的“生命線”。然而,從歷史發展看,長期經費不足削弱了成人教育提供公平項目的能力,幾乎沒有一個政府的投資達到甚至在當時已經公認為必要的水平,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的投資意愿不足等,這讓建立連貫的財政支持體系目標蒙上一層陰影。

二、現實鴻溝——終身學習戰略推展的樣態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講,終身學習已經被諸多國家從政策上升到戰略的角度,并積極行動起來,希望從理想變為現實。然而,現實有時候是無情的,有些國家在戰略推展過程中表現出虛弱、參差不齊,甚至缺乏堅定承諾的現實樣態。終身學習戰略推展緩慢、步伐不均衡等“微光”背后所呈現的鴻溝也許因國家而異,但都共同呈現出以下幾個問題:

   1.戰略效果評估:愿景與結果的鴻溝

   戰略愿景是具體領域內的規劃者或參與方在宏觀戰略層面上就期望達成的單個或諸多目標而進行的綜合設想。這種綜合設想是否從“理想”轉化為“現實”,就需要對戰略效果進行有效評估。關于戰略評估的價值,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如是描述:“除非戰略評價被認真地和系統地實施,也除非戰略制定者決意致力于取得好的經營成果,否則一切精力將被用于昨日辯護,沒有人會有時間和精力開拓今天,更不用說去創造明天”。終身學習戰略效果評估能夠對戰略愿景進行衡量,増強政府、社會組織、民眾等利益相關者對現有戰略愿景實現的信心,或者是發現戰略設計和實施中的某些問題,例如,戰略投入不足引發未來的糾偏行動。在諸多場合中,終身學習戰略評估將產生較為深遠的意義,因為該評估過程有可能會孕育一個持續或者更新的發展戰略。

   早在20世紀末期,OECD就開始開發終身學習戰略的評估指標,試圖評估終身學習領域不同教育系統的目標和參與率,在PISA的基礎上,開發出PIAAC。在此影響下,部分國家重視對終身學習戰略實施效果的評估,例如,立陶宛教育科學部成立了專門的效果監測和政策評議小組,小組成員調查了終身學習的各個方面,并形成效果評估藍皮書,教育科學部和社會保障與勞動部下屬機構開展國家和部門監測層面的調研,教育科學部組織調查確認被評估者在受教育層次連續上的狀態,最后將調查結果在互聯網上公開。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分國家缺乏終身學習戰略的評估意識,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從諸多國家的終身學習戰略文本看,難以尋覓到效果評估的政策痕跡。大多數國家政策的戰略文本明確了戰略目標、具體舉措和重點關注領域,但是沒有對戰略評估的方式、機構等進行規定,從而導致現實的評估行動無章可循;二是即使注重效果評估,也是一種割裂式的評估,即注重傳統學校內教育的效果評估,而學校外的學習效果評估缺乏有效主體,從而不能全面衡量終身學習戰略推展的效果。

   由于缺乏對終身學習戰略效果的有效評估,相關問題在推展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1)終身學習戰略愿景的實現程度難以得到有效檢驗,這樣容易使得戰略制定的科學性遭受質疑;(2)終身學習戰略推展過程中暴露的問題難以及時地呈現,無法快速進行有效控制,導致終身學習戰略推展成本不斷地提升,造成相關資源的浪費;(3)由于終身學習戰略推展效果難以有效呈現,導致民眾對終身學習戰略推展的未來產生質疑,使得持續推展終身學習戰略蒙上了“陰影”。

   2.戰略推展部門:整合與割裂的鴻溝

   戰略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組織系統去貫徹和執行。如果沒有按任務設置的高效率機構,那么國家的戰略和計劃職能將導致平庸的結局。事實上,正如戰略的實現取決于開拓性部門或領域,假如無力和失效的組織系統無法勝任開拓性指導,則必將給戰略的實施帶來災難性的結果。因此,終身學習戰略如此宏大的規劃和行動需要解決垂直系統的問題,即教育系統不同要素需要辨識與完成其獨特目標,以便為終身學習戰略做出貢獻,這些獨特目標包括滿足學習者在她/他生命周期中所需的學習要求。為此,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幫助個體在其生活圈中能夠持續獲得學習的機會,從而提升個體的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

   雖然,在終身學習戰略推展過程中,部分國家的人力資本増長效果讓人印象深刻(例如,拉托維亞、保加利亞、南非等國家),然而,其二次學習機會并沒有因為戰略的推展得到有效改觀。例如,拉托維亞在終身學習戰略推展的將近10年時間里,其國家的某些群體(例如,農村群體、50歲以上群體、新媽媽群體等)在不同生活階段和領域并沒有獲得必須的正規或非正規二次教育機會,這也暴露了國家不同教育要素的功能“缺位”問題。同時,如此宏大的規劃和行動需要解決水平系統的問題,即終身學習戰略推展需要教育、經濟、勞工和社會事務等相關部門積極參加,因為,個體在生活中學習會受到這些部門的政策影響。

   許多國家非常重視部門的參與和聯結(例如,馬來西亞、立陶宛等),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部門整合問題逐步暴露出來。例如,韓國總結了《第一次終身學習戰略促進計劃》存在的問題:“在實施過程中缺乏整合和系統的方法,不同政府機構在信息分享和政策協調性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例如,人力資源開發部門、文化與事務部門等”。立陶宛雖然鼓勵諸多部門參與到終身學習戰略實施過程中,但是由于缺乏相關利益分配機制和責任機制,使得推展的效率較低。每個組織場域都有自己的特征,即都有比較獨特的治理系統,這些治理系統由公共或私人行動者構成;同時,這些行動者又會通過規制性、規范性制度要素之間的某種場合,來控制場域中的各種行動者及其行動。為此,只有發揮公共與私人機構不同的規制性和制度,才能彌補某一行為的缺憾,從而幫助組織場域的共同目標有效實現。雖然,不同機構和部門在終身學習戰略推展過程中有著共同目標,但是存在不同利益訴求,如果各部門、機構和群體利益訴求難以滿足,它們在終身學習戰略推展過程中容易出現“貌合神離”,缺乏合力,最終影響戰略目標的實現。

   3.戰略財政投入:承諾與行動的鴻溝

   終身學習能夠創建更加民主、和平、包容、高效和健康的社會。為了實現終身學習的價值,我們的教育政策就必須備份適當的資源,從而滿足終身學習者的消費訴求。終身學習獲得是一個民族參與社會的先決條件,任何人不能因為經費的問題而被排斥在教育與學習的過程之外。隨著終身學習戰略的推展,許多國家公共教育財政支出占GNP比例逐步提升,以2009-2010年為例,有些國家成人教育投入比例獲得大幅提升。例如,拉托維亞(321.5%)、斯洛伐克(149.3%)、保加利亞(80.2%)等,然而,成人教育占公共支出、教育支出比例偏低的現狀依然沒有得到切實改善。雖然,許多國家相關政策較為關注終身學習的財政,但是更多地局限于正規教育范圍。例如,韓國學齡人口逐年下降,其教育支出應該向成人教育傾斜,然而,通過對《第二次終身學習推動計劃》的評估發現,其教育支出依然主要覆蓋小學、中學和高等教育。奧地利每年允許扣除的寬帶服務費用被限制在500歐元,并且每年用于書本的僅僅是1000歐元,同時每年允許扣除的繼續教育費用被限制在5000歐元,而這些僅僅被用于傳統的正規教育。

   雖然,教育公平和機會均等已被各個國家重視,構建一個容納各類教育形式、連貫的財政支持體系成為國家終身學習戰略致力實現的一個美好目標。然而,在終身學習領域內,由于全球在成人教育領域的數據較為不足,導致成人教育投資的社會效益變得模糊或無人所知,特別是政府無法全景式地評價其為社會帶來的效益,建立一個連貫的財政支持體系將無疑困難重重。

   4.戰略文化培育:精英與大眾的鴻溝

   文化可以被理解為生活秩序,人類在其中通過象征性的再現實踐來建構意義。這種“象征性的再現實踐”讓人類具有許多感受,而這些感受使得生活充滿了意義。為此,許多國家為了培育終身學習文化,積極地通過許多“象征性的再現實踐”讓他們感知學習的意義。

斯洛文尼亞是歐洲中東部地區第一個開展“成人教育周”的國家,國家和地方政府通過工作坊、展覽、圓桌會議、項目啟動、頒獎典禮等活動形式,利用各類媒介激發成人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英國舉辦的“學習型家庭周活動”頗具特色:“報紙、電視和電臺在特別節目中傳播這一理念,為公眾熟知的名人也在傳播思想和踐行行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足球倶樂部、博物館、畫廊和圖書館也參與其中……這些活動不僅具有教育意義,它們也給學習者提供需要的幫助和慶祝的一種手段”。在挪威,通過展示和呈現成人學習領域內的各類活動、方法、供應商和參與者,“國家成人教育周”希望達到一個目標-無論如何出身,都能提升他們參與學習的權利、動機和可能性。馬耳他積極倡導構建“開放教育資源區”,希望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和高速互聯網的連接,不僅僅是對高等教育產生影響,更要覆蓋到各類成人的學習活動中。越南積極鼓勵遠程教育、在線學習形式的發展,加強個人終身學習計劃的信息基礎建設。愛沙尼亞、拉托維亞、德國、芬蘭、南非、奧地利、韓國等國家通過開展“終身學習周”、“成人學習周”的形式培育終身學習文化。

   雖然,諸多國家的終身學習文化培育實踐日益增多,形成了一種蔚然成風的學習氛圍。然而,這些實踐依然沒有逼近“文化”的中心地位,因為它們在培育過程中更多的是政治性語言,或是市場中的技術性語言,缺乏個體認同的心理語言。政治性語言或技術性語言往往容易造成“文化的精英感”,即把學習文化視為生活的一種純化了的“特殊”形式,依靠“培養”某些情感,但僅僅適用于少數人。從各國教育統計數據看,依然有許多人被排斥在終身學習的主流圈外。以愛沙尼亞為例,雖然其終身學習參與率從2006年的6.5%上升到2013年的12.6%。然而,55歲以上群體終身學習參與率只有3.9%,外國出生群體只有4.6%。在韓國,2014年終身學習參與率達到了36.8%,然而,55歲以上群體終身學習參與率只有29.2%,相對于城市人群的高參與率,農村參與率依然偏低。終身學習文化的培育不能僅僅依賴于文本的正式規定,也不能完全決定于我們賦予其的符號網,還要取決于它們先前的物理屬性、空間關系、權力關系和經濟價值,也要取決于行動者建構的符號意義。

          為此,諸多要素的存在使得終身學習文化不斷在實踐中被置于危險境遇,并因此而屈從于變革。這種屈從于變革的無奈,使得終身學習的資源、服務等更多地傾向于精英分子,導致理想與現實之間尚有一定差距。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百家乐小型抽水泵| 澳门百家乐网上直赌| 百家乐官网路单走势图| 百家乐真人投注网站| 吕百家乐赢钱律| 百家乐官网销售视频| 百家乐投注技巧公式| 百家乐官网真人荷官| 菲律宾百家乐娱乐| 百家乐官网平注赢钱法| 威尼斯人娱乐场55556| 百家乐官网双龙出海| sp全讯网新2| 百家乐官网大路小路三珠路| 大发888官网黄金版| 百家乐棋牌游戏皇冠网| 老虎机 | 百家乐最保险的方法| 百家乐官网稳赢玩法| 真人百家乐什么平台| 百家乐官网投注网站是多少| 大发888官网客户端| 澳门百家乐官网群代理| 95博彩通| 7人百家乐桌布| 百家乐官网搏牌| 新澳博| 大发888游戏下载投注| 大发888中文版| 尊龙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乐享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荣昌县| 大发888游戏平台hgx2dafa888gw| 龙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凯斯线上娱乐| 百家乐官网威尼斯人| 澳门玩大小| 威尼斯人娱乐电子游戏| 百家乐去澳门| 百家乐官网专用桌子| 揭秘百家乐官网百分之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