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談黨史】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永葆革命軍人本色
編者按:在國家開放大學黨史學習教育中,各黨支部(黨總支)通過多種方式組織黨員積極學習黨史,并撰寫學習感悟。本網陸續擇優發布,展示自學成果,營造黨史學習教育濃烈氛圍,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學習意識,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時光流逝,精神永存。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永遠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通過觀看電視劇《跨過鴨綠江》,結合黨史學習,我全面回顧了抗美援朝那場波瀾壯闊的偉大戰爭。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抗美援朝戰爭,是由中國共產黨人獨立自主領導的第一次在境外進行的反侵略戰爭,是美帝國主義逼出來的。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杜魯門政府悍然派兵進行武裝干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派第七艦隊駛入我國基隆、高雄兩個港口,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收復臺灣,并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和鄉村。從10月起,美國還派飛機襲擾山東半島的青島、煙臺等地,把戰火燒到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之上。在此危急關頭,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中共中央和毛主席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毅然決然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果敢承擔起保衛和平的歷史使命。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肩負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最終迫使美國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國志愿軍取得了無可爭辯的偉大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頂住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新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有力地向世人證明了一個真理,就是毛澤東主席所說的,“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抗美援朝精神就是,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崇高風范的生動寫照,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這種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
“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抗美援朝戰爭的硝煙已散去了。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向強起來邁進。這里有抗美援朝英雄們打下的堅實基礎,立下的豐功偉績,我們要永遠銘記。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上,我們高唱《英雄贊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改革創新,奮勇前進。
作為一名傳承著紅色基因的退役軍人,通過觀看電視劇,不僅要學習志愿軍不怕犧牲、英勇戰斗、敢于沖鋒、敢于勝利的革命戰斗精神,更要始終保持部隊的優良作風,把部隊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永葆人民軍隊的本色。在這個新的偉大的歷史時期,把握住歷史機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立足崗位做貢獻,擼起袖子加油干,為國開事業發展,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