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征文】王國鵬:領航定向 踏浪前行——以“五個堅持”引領開放教育高質量快速發展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開放大學近期開展了“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主題征文活動?;顒庸彩盏?8個黨(總)支部提交的征文180篇,并評選出一等獎6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15名。本網刊發獲得一、二等獎的部分征文,展現學校教職工深入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成果,同時引導廣大教職工繼續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結合崗位深入思考,為建設世界一流開放大學,推動《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落實落地,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貢獻力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繪制了我國未來5年以及15 年的發展新藍圖,提出了“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目標,為我們落實《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加快實現全國“一盤棋”的開放教育大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的開放教育,必須以“五個堅持”為引領,牢牢把握新時代開放教育的內涵和使命,統籌推進一體化辦學治理體系構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快速發展。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
黨的全面領導是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是開放教育在新時代蓬勃發展的力量源泉。新時代加強黨對開放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要集中體現在統一思想、統一目標、統一發展以及開放教育全體系綜合改革發展的各個方面。
一是要注重黨的領導內容全面性。黨在開放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領導作用體現在政治、思想、作風、組織等各個方面,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思想引領地位,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切實增強國家開放大學黨委在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各級分部及學生群體中得到貫徹落實。
二是要加強黨的領導范圍全覆蓋。黨對開放教育事業的領導要覆蓋全體系各級各類教育。國家開放大學有著全國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遍布31個省市的45個分部,4000多個學習中心、行業學院等,各級分部(學院)在辦學方式、組織結構、運行模式上可以各有特色,不盡相同,但是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育人方向上必須保持一致。因此,要發揮開放大學黨委作為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治核心作用,確保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全覆蓋。
三是構建一體化黨建新格局。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組織力是黨的領導力和戰斗力的重要體現,堅強和健全的一體化黨建領導體制是開放教育整體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開放教育全國一體化辦學離不開黨的全面領導,高質量發展更需要建設科學化、一體化黨建發展的新局面。因此,必須統籌開放教育各基層力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保證黨的教育方針及時有效地、全面貫徹到學校工作各個方面,確保黨的領導堅強有力。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價值追求
習近平同志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開放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體系的支柱,必須以學校高質量發展為遵循,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以提升教職工職業素養為中心,始終做到一切發展為了人民、一切發展依靠人民、一切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展望“十四五”,開放教育必須有更高站位、更高追求、更高視野,努力把學校打造成為我國終身教育的主要平臺、在線教育的主要平臺、靈活教育的平臺和對外合作的平臺。
一是注重內涵建設。目前,國家開放大學辦學規模已居世界首位,但規模擴大不意味著質量增長,必須始終堅持創優提質,注重內涵建設,通過構建服務全民學習的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學習平臺,著力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擴大優質資源供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國家放心的教育、民族振興的教育。
二是力推教育公平政策。當好“互聯網+大學”的排頭兵,建好“互聯網+教育”的國家隊,集國家開放大學全體系辦學力量,著力實施“1233”工程,大力推進教育公平政策,加大貧困地區教育扶持力度,均衡教育資源分配,縮小城鄉教育發展差距,培養全民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
三是做到“師生有所呼,學校有所應”。“十四五”期間,以學歷教育、社會培訓、老年大學“三駕馬車”為抓手,建設服務范圍更廣、更靈活的開放教育辦學模式,進一步提升國民素質,增強人民獲得優質教育的幸福感,讓人民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師生發展為核心,加快構建更全面、更優質、更科學的終身教育體系,是建設世界一流開放大學的必由之路。
三、堅持新發展理念,是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的,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堅持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對于開放大學來說,更是立足《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的總體要求,理性分析開放大學新發展方向的持續動力。
一是切實轉變開放教育的發展方式。傳統開放教育在廣播電視大學基礎上組建而成,解決了幾代人的學歷補償問題。新時代新形勢下,開放教育必須要有勇氣摒棄不適合新時代發展的老觀念、舊思想,堅定不移地實現由以量謀大轉向以質圖強、由學歷補償轉向知識補充、由文憑提升轉向技能發展、由重視線上轉向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以新發展理念推動形成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二是打造新時代開放教育特色區域發展中心。面對經濟增長對人才資源的需求和教育均衡發展的呼聲,開放教育應努力提高開放大學體系化治理能力,建設全體系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打造一支聚焦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的一流專家隊伍,增強全體系教職工科學研究及決策能力。探索建立長三角、珠三角、振興東北、服務西北等開放教育區域化辦學共同體,推動理念新、技術新的校企特色課程共建,建設符合地方發展實際需求的專業課程集群,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加快提升開放教育高質量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能力。
四、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是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新時代的重要法寶。深化教育改革,實現教育現代化目標,構建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放教育體系,是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人民的迫切需要。
一是開放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的客觀需要?;厮葸^往,一張改革路線圖清晰可見,教育改革從百姓最關切的問題入手,從最難改的地方入手,改革力度之大、舉措之深入,令人倍受鼓舞、充滿期待。作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開放教育,必須勇于改革,敢于變化,把開放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自覺融入國家戰略和民族振興的事業中。
二是推進《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的客觀需要。方案是在總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的基礎上,著力把握世界教育發展格局的背景下形成的,反映了國家對開放教育事業特別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工作的高度重視,從根本上闡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放教育改革發展中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開放教育的發展格局和境界。
三是統籌推進開放教育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開放教育全國一體化的改革要堅持開放、共享、融合的發展理念,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并舉、協同性和聯動性并重、傳統辦學與新型辦學模式并進,統籌解決“一盤棋”辦學的動力問題和不同分部發展的平衡問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厚植新發展根基,加大創新力度,為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澎湃的內生動力。
五、堅持系統觀念,是開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統辦學一直以來都是開放教育的獨特優勢與寶貴財富。在波瀾壯闊的發展改革歷史進程中,開放教育辦學規模穩步增長,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社會聲譽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正是得益于系統辦學的強大支撐。面向“十四五”,國家開放大學總部應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全國一盤棋”發展理念,發揮兩級統籌、四級辦學優勢,從系統理念出發,統籌全國開放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和社會培訓,加快普及服務終身學習的公共教育服務平臺,加快推進集團化辦學,加快構建全方位、全階段的教育服務體系,努力建好新時代社會主義新型大學。
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開放教育的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新時期,全體“國開人”應以“十四五”為新起點,在學校領導班子的團結帶領下,主動應對變局、做好開局,加快轉型發展的動力結構轉換;主動融入格局,加快破局,加速推進一體化辦學建設進程;主動胸懷全局,科學布局,積極構建開放大學命運共同體,深刻把握蘊藏在新發展理念中的啟示與經驗,由此建立根植內心深處的道路自信與文化自信,進而堅持清醒、準確、全面的判斷,并在更為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乘風破浪走向未來。(本文獲“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主題征文一等獎,作者為教務部黨支部王國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