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2017讀書征文】深入理解“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以問題為導向 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這一論斷寓意深刻、振聾發聵,體現了我們黨對現實復雜情況的準確判斷和對自身存在突出問題的清醒認識,體現了我們黨勇于自我革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政治本色,體現了我們黨堅持標本兼治,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必勝信心,體現了我們黨帶領十三億多中國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決心。
一、深入理解“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黨提出的要求,作為基層黨務工作者,必須深入理解其豐富內涵,準確把握其核心要義,牢固樹立“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理念。
1.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全面”既體現在對象上,也體現在內容上。在對象上,就是管全黨、治全黨,面向8700多萬黨員、430多萬個黨組織,既針對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又涵蓋基層每一名普通黨員,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黨內決不允許存在不受紀律約束的特殊黨員和特殊組織。在內容上,就是要覆蓋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各個方面,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2.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嚴”。“嚴”就是要真管真嚴,要堅決維護黨規黨紀的嚴肅性,真正把紀律和規矩立起來、嚴起來,使黨紀黨規成為管黨治黨的戒尺和黨員的行為底線。“嚴”就是要敢管敢嚴,堅持紀律面前人人平等,打“虎”無禁區,拍“蠅”無死角,對違規違紀踩踏“紅線”的,堅決嚴肅查處,決不手軟。“嚴”就是要長管長嚴,從嚴治黨決不是一陣風,不能熱一陣冷一陣,要建立切實有效的黨內法規,并嚴格執行,逐步形成和不斷完善長效機制,抓常抓細抓長。
3.全面從嚴治黨,要害在“治”。“治”要明確責任主體,各級黨組織要切實肩負起主體責任,各級紀委要擔負起監督責任。“治”要堅持標本兼治,要強化不敢腐的震懾,保持高壓態勢,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加大懲治力度;要扎牢不能腐的籠子,把制度建設貫穿于黨的建設全過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增強不想腐的自覺,不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從思想深處筑牢抵制腐朽思想的“防火墻”。
4.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永遠在路上”,意味著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起點就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從成立開始,就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永遠在路上”,意味著我們要克服種種困難和風險,深刻認識黨面臨“四大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深刻認識黨面臨“四種危險”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二、以問題為導向,扎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
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要牢固樹立“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理念,以問題為導向,從解決基層黨建面臨的突出問題出發,把“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精神實質,貫穿于自身的實際工作中,運用到基層黨建的工作中。
1.黨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與教育形式單一之間的矛盾
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黨員的學習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特別是青年黨員,更愿意接受形式多樣的教育形式,而反觀我們目前的宣傳教育形式仍然顯得比較單一,多數情況下,仍然停留著過去的思維模式和組織方式上,說教的味道濃一些,分享交流的感覺少一點,安排布置的活動多一些,而真正有吸引力的活動少一點,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宣傳教育的效果和影響力。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不斷創新黨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斷豐富黨建活動的載體。比如“走出去”,組織黨員到紅色教育基地學習參觀,在實地觀摩過程中組織學習,往往效果更好。比如“請進來”,邀請校內其他支部黨員,甚至是校外的專家,給支部黨員做報告或講黨課。比如“活起來”,組織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通過觀看紅色經典劇目和影視作品,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比如“深下去”,考慮到學校黨員普遍都是高學歷的情況,可以適當組織一些黨建方面的學術研討交流活動,引導黨員多思考、深思考,不斷強化理論武裝。
2.基層黨務干部自身能力不足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之間的矛盾
基層黨務干部承擔著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監督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的重要責任,基層黨務干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但實際情況是,基層絕大多數黨務干部是兼職,即使少數的專職黨務干部,也缺乏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背景,而黨務工作是政策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基層黨務干部自身能力不足的問題還是十分突出。
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加強對基層黨務干部的培訓,特別是系統性的培訓。近幾年,教育部加大了對黨支部書記的培訓力度,僅2017年,教育部就針對黨支部書記,組織了“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示范培訓班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輪訓班,產生了很好的實際效果。學校每年也定期組織黨支部書記的培訓班,通過有針對性、系統性的培訓,幫助基層黨務干部提升履職能力。同時,也優先安排黨支部書記參加教育部黨校班、黨性與國情教育培訓班等培訓。
3.黨務工作與業務改革發展之間的矛盾
當前,教育領域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各個單位、各個部門改革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特別是面臨市場競爭的單位和部門,改革發展的壓力非常大。面對指標考核很重的業務工作,如果處理不好黨務工作與業務工作的關系,就往往會出現重業務、輕黨建,業務工作和黨建工作“兩張皮”的問題。當前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的,特別是遇到業務部門主要負責人不是黨員,支部書記由黨員副職擔任的情況,落實“一崗雙責”“黨政同責”就會遇到實際的問題和困難。
針對這樣的問題,首先還是要從思想上加以解決,要讓部門主要負責人、黨支部書記正確認識黨務工作與業務工作之間的關系,認識到黨務工作與業務工作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促進關系,黨務工作開展的好,會給業務工作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其次還要從制度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責任體系,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并加強監督和考核,確保黨務工作和業務工作真正做到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央將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教育部把2018年確定為黨建工作質量年,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我要牢固樹立“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理念,努力解決基層黨建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履職能力,認真完成黨建工作各項任務,為推進學校黨建工作和事業發展貢獻新的力量。(此文獲國家開放大學2017年讀書征文活動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