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課堂”如何轉(zhuǎn)變?yōu)椤爸腔壅n堂”?
核心提示:何為“智慧課堂”?通俗地說,就是充滿生命活力和智力活動的課堂,就是讓學生越學越有趣、越學越聰明的課堂,而不是讓學生越學越麻木、越學越遲鈍的課堂。
過去強調(diào)“雙基目標”,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倡導“三維目標”,這一改變印證了知識與技能學習并不是教學的唯一目標。因為學生求知的過程是一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過程,非智力因素為學生求知提供動力,使學生想學、樂學;智力因素為學生求知提供方法和策略,使學生會學、善學、學得好。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使得知識課堂逐步向智慧課堂轉(zhuǎn)變。
智慧課堂需要教師智慧的教學設計。單一的、講授式的教學或者無目的、放任自流式的學生自學都不能達到智慧課堂的目的。智慧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學生、教學內(nèi)容、教學環(huán)境,尤其是對教學內(nèi)容(即教材)深刻把握的基礎之上,教師要掙脫教學參考書或者名師教案的束縛,走進文本和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以自己對教材的獨特理解和感受,沿著學生求知的線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同時,智慧的教學設計還要求教師設計一系列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和充滿趣味性、生活化、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而不是“一問一答”式的缺少思維含量的簡單問題,以開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智慧課堂更需要教師教學的智慧。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要以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智慧潛能為目的,靈活多變。凡是學生自學能夠解決的問題,教師堅決不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能夠解答的問題,教師要進行科學指導,并精心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學生求知過程中遇到的群體性困惑以及難以把握的規(guī)律性、方法性問題,教師當講則講,并且要講出智慧。同時課堂教學要活潑開放,圍繞教學目標的達成,允許學生多提問題,鼓勵學生挑戰(zhàn)教材、挑戰(zhàn)權威、挑戰(zhàn)教師。當然,也不能把課堂教學的表面熱鬧作為一種追求,有時候課堂教學的“靜悄悄”可能更利于學生智慧潛能的開發(fā)。
智慧課堂還需要學校管理者的智慧推動。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不僅要看課堂上學生學到了哪些知識,還要看學生學會了哪些方法,形成了哪些技能,培養(yǎng)了哪些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思維習慣。對于教師教學質(zhì)量的評價,不僅要看教學成績,還要看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升學率是學校的主要甚至唯一考核標準的當下,這樣的評價改革需要學校管理者的膽魄和智慧。事實上,管理者也可以反過來思考:學生的聯(lián)想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升了,升學率的提高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