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深度觀察

【五中全會征文】賀媛婧:建設智慧教育示范中心 助推教育信息化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開放大學近期開展了“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主題征文活動?;顒庸彩盏?8個黨(總)支部提交的征文180篇,并評選出一等獎6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15名。本網刊發獲得一、二等獎的部分征文,展現學校教職工深入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成果,同時引導廣大教職工繼續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結合崗位深入思考,為建設世界一流開放大學,推動《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落實落地,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貢獻力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體現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義。《建議》32次提及“教育”,15次提及“信息”,可見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督ㄗh》對教育領域提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總體要求,明確指出“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實現信息服務全覆蓋”的具體要求,推動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中國乃至全球都經歷了一場大規模的教育信息化考驗,教育發展已經被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引發教育界重新審視信息化給教育帶來的影響和改變。信息技術不僅改變著現在的教育,同時也在塑造未來更加現代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教育。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5G、AR/VR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要創建線上線下教育相融合的精準教學模式,為不同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智慧學習空間,實現任何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開展有效學習,探索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遠程開放教育也必將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促進教育信息化高質量發展

教育信息化對提高教學質量、深化教學改革具有革命性影響,教育信息化已經從1.0時代邁向了2.0時代。國家開放大學的教育信息化經歷了以應用系統建設為主,轉向智能互通、一站式一體化為主的“一路一網一平臺”新發展階段。2.0時代的教育信息化應該從“應用驅動”轉向“數據驅動”,從“分散新建”轉向“科學統籌”,從“管理信息化”轉向“服務信息化”,逐步將教育信息化推向數據融通、智慧引領、服務體驗良好的更高質量發展階段。

(一)數據驅動教育信息化

教育大數據研究和應用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視,教育大數據匯聚了教育領域寶貴的信息資產,是發展更高質量教育的基礎。傳統的教育信息化是新建符合業務流程的應用系統,將線下的業務流程搬到線上通過信息系統實現。新時代教育信息化應取代以應用驅動為主的建設思路,建立從數據出發的管理體系。用數據驅動教學管理業務的規則制定,以數據流全生命周期驅動業務流程的重構、再造和優化,將業務模型建成數據模型,集成、共享、挖掘數據,用沉淀的數據指導更多的業務場景,構建數據驅動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通過數據驅動發現教學、管理業務背后的規律和事實,堅持數據驅動教學融合發展,通過數據驅動綜合治理,發現問題并為如何解決問題提供數據決策支持。應用大數據技術,海量教育數據被采集、分析、應用,實現智能決策分析、精準學情診斷、個性化推薦學習,提升教育品質,優化教育治理,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

(二)科學統籌信息化綜合治理

教育信息化綜合治理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高級形態,集中解決了信息化存在的若干問題,包括信息系統數量多、信息數據孤島嚴重等問題。一是加強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教、學、管、研、服各類信息化項目建設,避免多頭建設、重復建設,打破部門限制,實現教育信息系統的整合和互聯互通,建設一套系統實用、數據通用、信息共享的信息化管理標準,戰略布局一體化,繪制全校信息化一張圖。二是堅持教學導向優先。教育信息化不僅是技術問題,更多的是教育教學問題。要充分發揮教學業務部門的積極主動性,尊重業務的復雜性和可變性,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模式和方法,實現信息化發展和教學發展相輔相成,構建教育信息化共同體。

(三)創新信息化服務

堅持“以師生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提高師生的信息化體驗,推進“互聯網+服務”新模式。采用微服務架構設計,將原本單一的應用,通過定義良好的接口,清晰表述服務邊界,分解成一系列可獨立部署的微服務,確保當某個微服務發生變更時不影響整個部署應用。根據自身服務需求發展,可靈活進行技術選型,降低技術風險,提高整體應用擴展性。持續推進服務流程改造和優化,構建信息門戶一站式服務新模式。

二、智慧教育示范中心賦能教學

堅持“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思路,以建設智慧教育示范中心為抓手,積極探索現代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有力推動開放大學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高可靠網絡全覆蓋

5G新技術賦能智慧教育示范中心建設,提升教學環境的用戶體驗。依托5G網絡的覆蓋廣域、高容量、低時延、高可靠等特點,構建“云+端”一體化基礎設施架構,解決教學環境訪問速度慢、資源優質共享體驗差等問題。實現校校連接的快速打通、遠程教學活動的靈活開展和4K高清教學直播視頻數據的低時延傳輸,讓更多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智能移動設備接入到直播課堂,增強遠程直播教學和泛在移動學習場景的流暢體驗。

(二)重構教學空間

重構教學空間,集中解決傳統教學環境空間布局固定式、標準化,對不同教學模式支持不足的問題,構建融合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技術裝備于一體的智能學習環境。建設5G超高清視頻互動教室、5G全息教學互動教室、虛擬現實實訓室等多功能智慧學習空間,打造場景化、沉浸式、互動式的創新示范學習空間??臻g具有靈活的功能組合、真實的情境模擬、智能的技術裝備等特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和多樣性學習需求,探索5G+X新技術支持下教學的深化改革和教學模式創新應用,為開放大學辦學轉型提供示范引領。

(三)創建直播+錄播互動教學模式

應用5G+4K、5G+全息等現代技術,打造直播教學、互動交流和錄播課程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兼顧“異步與實時”,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助力提升學習效率。通過建設滿足個人錄課直播、教師課堂錄課直播、虛擬演播室直播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直播場景,教學直錄播終端能夠對教室內師生教學活動全程紀錄,實時分析學生學習狀況,動態管理、分析和評價學生學習過程,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學生學習效果為導向,始終把保證和提升教學質量放在首要位置,探索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

三、保障教育信息化高質量發展

(一)合理評價信息化建設

高質量的信息化建設離不開規范合理的信息化評價。過去缺乏對信息化建設各要素的客觀評價,存在重建設、輕應用、重數據、輕內涵的現象,夸大信息化建設的技術全能和工具作用,出現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傳統教學管理理念不匹配的問題?,F代技術確實為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和助推作用,但核心要義要靠教育管理深化改革和創新。埃森哲的“IT價值戰略”強調以業務價值最大化為導向,建立企業信息化建設評價標準體系。教育信息化也同理需要把教育教學作為信息化出發點,集中力量研究、設計和應用好信息化軟硬件環境,從教育根本發揮信息化應有的作用。通過對比教育信息化建設前后的應用成效,提高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和教學業務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

(二)健全信息化實施機制

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已經逐步從解決問題上升到戰略規劃,信息化部門也從單純的技術服務部門轉變為跨信息化和教學管理業務的技術研究部門、業務創新部門。提升教育信息化質量需要加強教學管理業務部門與信息技術的協同合作,要將二者緊密結合融為一體。一是建設信息化領導小組,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合理決策、公平分配教育信息化的人、財、物等資源,合理評價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成效和應用成效,推動教育信息化工作提質創優、快速發展。二是建設信息化實施小組,涉及教學管理業務的職能部門指派專人深度參與,減少信息化實施中的阻力,提高信息化運作的執行效率,構建責權統一、目標一致、健康協作的信息化實施環境。

(三)優化配置信息化資源

加大教育信息化人才培養投入,全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信息化組織團隊,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信息化技術帶頭人,提升全員教師的信息化綜合素養和信息化教學應用技能。發揮數字化學習技術集成與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價值,深化校企、校校合作、產學研聯動,借助各方研究力量,通過建立教育信息化示范區、實驗實訓基地等,深化教育信息化理論與方法的研究及推廣應用。(本文獲“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主題征文二等獎,作者為信息化部黨支部賀媛婧)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六合彩结果| 百家乐官网前四手下注之观点| TT娱乐城开户,| 九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账号| e世博百家乐官网攻略| 百家乐合| 百家乐网上技巧| 澳门百家乐官网下注最低| 太阳城莱迪广场| 百家乐官网百家乐官网群| 百家乐心得分享| 535娱乐城下载| 百家乐官网有没有破解之法| 博彩e族首页| 免邮百家乐官网布桌|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 zhldu| 百家乐娱乐城怎么样| 阳城县| 大发888赌场 游戏平台| 百家乐相对策略| 百家乐官网发牌靴遥控| 五湖四海娱乐城| 百家乐双峰县| 皇冠足球投| 大发888娱乐城开户| 风水24山走水| 百家乐官网游戏看路| 六合彩| 威尼斯人娱乐上网导航| 钱隆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18皇宝| 百家乐园qq群| 百家乐官网新规则| 比如县| 宝马会| 华球网| 华硕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百家乐视频游戏世界| 汇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九州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