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有新感悟 做要建新功】老年學院代表劉彩梅:開老年教育事業新局 建教育強國時代新功
編者按:追尋初心故事,展示赤子之情。在國家開放大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座談會上,多位黨員代表結合自身經歷,圍繞“學有新感悟 做要建新功”主題,分享了各自的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
開老年教育事業新局 建教育強國時代新功
老年學院 劉彩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并指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望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
今年3月3日,國家老年大學正式掛牌成立,揭開了中國老年教育的新篇章,也是國家開放大學事業開拓的重要里程碑。與此同時,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加快推進國家老年大學體系建設、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老年學院黨支部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圍繞這一重要命題,堅持高質量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堅持問題導向,要以發現問題為目標。老年學院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形式豐富的調研活動,在大興調查研究中夯實實干之基。我們開展“國家老年大學的建設和發展路徑”調研,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優勢,針對各級老年大學辦學實體及管理者和老年人群等相關人員,了解基層老年大學的基本辦學情況和老年人的實際學習需求。一方面充分發揮體系力量,通過45家分部線上調研全國各地市、縣老年大學辦學情況;一方面赴安徽、浙江、河北、貴州、吉林等地開展實地調研,從一線教學中摸底全國老年大學的管理情況、信息化平臺、課程設置、教學管理、社會服務、市場化項目、教師與學員需求等情況,為開展體系建設提供現實依據。
堅持問題導向,當以研究問題為重心。我們黨能夠帶領人民群眾走向勝利,是因為問題意識深埋在心,在每個階段和時期都將研究問題作為破解難題的重要途徑。當發展面臨新的戰略階段,只有正確地認識、科學地研究問題,才能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以及反映出的具體需求,我們開展專題研究,梳理問題清單,推動課程資源、師資隊伍、平臺功能及特色活動做優做強。一是擴大資源容量,按照緊缺優先、打造精品的原則,新匯聚課程資源近38萬分鐘;二是推進師資建設,面向辦學體系,試點組建任課教師、班主任、管理人員隊伍,針對性開展師資培訓,提升教學督導、教學評價、教學實踐和線上線下教學支持服務水平;三是優化平臺功能,提升招生注冊、線上教學、學習支持、教學活動等數字化服務水平,推動老年教育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目前平臺注冊用戶總數達91萬人;四是打造特色活動,聯合體系分部強力推出誦讀類和書畫類教學成果展,與社會機構合作開展健康科普、藝術盛典等主題活動,豐富辦學形式。
堅持問題導向,必以解決問題為根本。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集教育系統之力、聚全社會資源,搭建兩級統籌、多級辦學的國家老年大學體系。一是研制《國家老年大學體系建設方案(初稿)》,已征求12家體系分部和校內16個部門意見,梳理匯總60余條修改建議。二是推進組織系統、民政系統、教育系統共建辦學體系。與貴州老年大學、吉林省民政廳、吉林社區老年大學簽署合作協議。與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積極對接,召開全國民辦高校老年大學建設啟動會,確定首批30家試點民辦高校名單。我們將結合試點高校舉辦老年大學的實際情況,在課程專業共建、線上資源共享、師資隊伍共培、平臺服務互聯、科學研究共享、教學實踐共辦、成果展示共推等方面提供業務指導和公共服務。三是與教育部離退局共同推進國家老年大學教育部分校建設,吸收部機關和直屬單位老同志3300余人成為學員,為他們提供線上學習支持服務;同時以“制作精良、好學易用”為標準與教育部離退局共同制定了“好課”推薦實施方案,圍繞“德學康樂為”五大方面,對數字化課程資源進行了全面梳理與重點篩選,首批共選出57門課程進行推薦。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內容。主題教育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將繼續深刻把握國家老年大學建設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中的重要作用,聚焦調查研究中發現的問題,在推動落實上狠下功夫,以新氣象新作為更好服務老年教育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辦學模式創新、辦學結構合理、資源開放共享、學習方式靈活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走出一條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制度優勢的新時代老年大學辦學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