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深度觀察

【這十年·新局】農林醫藥教學部(鄉村振興學院):以高質量發展服務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

農林醫藥教學部(鄉村振興學院)前身是農林醫藥學院(中國燎原廣播電視學校、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試點辦公室),2021年國家開放大學成立鄉村振興學院,掛靠農林醫藥教學部。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十八屆、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勠力同心,在國家開放大學戰略轉型十年間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獲得了顯著的成效。

黨建能力持續提升

以學習型黨支部建設為切入點,創新學習方式,黨建與業務融合,深入開展系列主題學習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012年,原支部書記郭曉霞被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2018年和2021年,李廣德被評為教育部直屬機關“黨員先鋒崗”、中央和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李瑞富主動報名并被選派到河北省威縣魏家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2021年,黨支部被評為教育部直屬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獲校黨史知識競賽三等獎;2022年,黨支部被評為國家開放大學標桿黨支部。2014年,部門獲評直屬機關文明處室;2022年,分工會被評為學校先進基層工會組織。

專業結構逐步優化

聚焦學歷教育創優提質,探索農醫類專業人才培養“三對接”模式,立體化實踐教學范式,以專業結構調整促提質增效,以有用易學的學習資源建設、網絡教學團隊建設、課程思政等為抓手不斷強化教學。

2012年和2022年,負責的專業(方向)均為25個,但專業結構有了顯著變化,2012年本科專業僅3個,2022年增加到12個,專業結構得到優化,本科專業(方向)占比48%。2012年以來,暫停專科專業8個,專業建設責任單位調整到其他教學部2個,新開專科專業1個、本科專業9個(高起本5個),獲得了園藝、護理學等5個本科專業學士學位授予權,授予學位609人。

2012年學部各專業招生96891人,本科生占14.10%;2021年,在將“一村一”招生量最大的兩個專業調整后,招生達98459人,增長了1.62%,本科生占22.25%;2021年較2012年,本科生招生增長了60.31%。2012年~2021年,累計招生62.29萬人,本科生占23.15%;目前在籍生26.09萬人,本科生占23.39%

資源建設日趨完善

2012年有網絡課程4門,2022年增長至139門,增長了3375%;2012年有教學團隊1支,2022年增長至45支,增長了4400%。共24支教學團隊的年終考核為優秀,2個團隊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在做好系統和專題講授類視頻資源建設的同時,完成了17 門課程4100 余分鐘的實驗實習類視頻資源建設。

體系辦學能力大幅增強

2012年以來,成立6個教學研究中心組,共有135人次參與;開展12期骨干教師培訓,共733人次參加;組織12次答辯主持人培訓,共465人次通過考核;每年開展1次教學集中研討,每次約120人;2次綜合實踐環節培訓,約2000人;舉辦兩屆“學習進取 服務患者”護理病例大賽,共有28個分部178份病例參加決賽;1次“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優秀創新創業案例評選,17個分部112個作品進入決賽。

隊伍建設不斷夯實 專任教師隊伍結構得以優化

2012年副高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的43.75%,2022年達到54.17%。實現了部門教授零的突破,1位教師在職獲得博士學位,4位晉升教授,10位晉升副教授。郭曉霞獲評201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唐已婷和趙婷婷分別于2018和2021年榮獲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獎。

教師教學技能進一步提升

2020年以來,精心設計開展“糧?食安全大家談”、“保護種質資源,保障糧食安全”、“健康土壤?健康生活”、“專業抗疫,硬核出擊”、“公眾健康素養提升”等公開課,回應熱點,提升能力,服務公眾。“能減重的新型降糖藥”和“保護土壤從保護性耕作開始”的觀看量分別達44.6萬和47.5萬人次。趙婷婷、曹欽政2位教師在2021年學校教學技能大賽中獲一、三等獎。

教師隊伍的建設,有力支撐了教學和科研的提升,確保了高質量學習資源的建設。《護理學基礎》和《園林設計》獲全國優秀教材獎,人體生理學獲評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動物常見病防治和社區護理學(本)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現代農業概論》及《護理科研方法》獲評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科研產出實現突破

本著教研相長的原則,以科研促進教學、支撐教學,鼓勵和支持教師在做好教學的基礎上,多途徑開展研究。在科研課題、科研產出的數量和質量上,2021年較2012年有了長足發展,開創性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實現了高水平學科科研項目零的突破。

2012年~2021年,主編/參編教材60部,出版專著、研究報告等17部;發表論文179篇,其中中文144篇(核心期刊以上85篇、CSSCI13篇、EI6篇),外文35篇(占比19.55%,SCI32篇);獲專利授權4項;主辦學術論壇/沙龍8次;開展“百校名師進國開”活動6場次。2021年和2012年相比,論文發表數量及質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2012年~2021年,榮獲校級及以上獎勵或榮譽共107項,其中省部級及以上27項。

深化教育扶貧 助力鄉村振興

積極主動響應國家和教育部有關教育扶貧、鄉村振興等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守正創新,用真心,真幫扶。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持續培養鄉村振興本土人才,被國家領導人點贊

推進“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創優提質,持續服務“三農”。2012年有專科專業(方向)20個,經過十年來的調整優化,2022年20個專業(方向)中有本科專業(方向)6個,占比30%。項目2012年招生57863人,2021年招生79904人(其中本科生6124人,占比7.66%),增長了38.09%;2012~2021年,累計招生581243人(其中本科生26391人,占比4.54%);培養畢業生472257人(其中本科生6900人,占比1.46%);2022年5月在籍生207588人(其中本科生15837人,占比7.63%)。

2021年4月,項目獲得聯合國教育信息化最高獎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同志批示指出:“‘一村一’是有中國特色的落實總書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項具體舉措”。

2021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實現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指出,打造升級版“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實施“開放教育—鄉村振興支持計劃”。

十八大以來,通過系列幫扶項目開展教育幫扶,累計資助8900余萬元,直接受益近人口7萬人。2021年4月,成立鄉村振興學院,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學院(濱州)(重點幫扶縣)實體辦學;2022年3月,成立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學校鄉村振興工作。主要項目有:對口聯系四川省布拖縣、甘肅省禮縣,定點幫扶河北省青龍、威縣,對口支援江西省上猶縣;推進“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春雨鄉村教師學歷能力提升資助行動,“鄉村教師學歷提升計劃”;面向1113個村開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學生資助,教育援藏、援疆(含兵團)、援青和援助通遼等。相關工作贏得了教育部、辦學組織體系、社會各界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成果于2016年和2018年獲評教育部直屬機關“優秀創新工作案例”,2020年入選全國教育扶貧典型案例,2021年獲AAOU最佳實踐獎銀獎等。

農林醫藥教學部(鄉村振興學院)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撲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不斷創新實踐,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一是深深扎根中國大地,扎根基層,做好充分的調研和論證。二是加強頂層設計,有序銜接,穩步推進,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貢獻國開力量。三是學科、專業的建設和發展與產業、行業的發展和需求相對接,探索開放教育農醫類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四是以農醫類專業線上、線下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為抓手,教師深入教學一線,深入學生,進一步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五是進一步為教師“松綁”,營造潛心教學、潛心科研、潛心服務的良好氛圍,鼓勵高水平教學和科研創新,努力培養胸懷“國之大者”的大先生。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佳豪国际| 赌场百家乐官网图片| 广发娱乐城| 二爷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百家乐海星王娱乐城| 永利百家乐娱乐场| 稳赢百家乐的玩法技巧| 威尼斯人娱乐场老品牌| 威尼斯人娱乐城官方地址| 桐乡市| 累积式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松溪县| 百家乐注册18元体验金| 百家乐官网软件编辑原理| 大发888斗地主| 百家乐官网这样赢保单分析 | 百家乐摇色子网站| 机械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太阳城大酒店| 打百家乐官网的技术| 网上百家乐大赢家筹码| 即时比分直播| 百家乐博弈指| 百家乐投注双赢技巧| 澳门百家乐官网心得玩博| bet365娱乐场注册| 百家乐趋势图怎么看| 皇冠网文学网址| 大发888注册开户| 百家乐官网单机版的| 百家乐官网大赢家客户端| 真人百家乐官网来博| 筠连县| 大发888游戏官方网站| 在线百家乐博彩网| 夹江县| 台南县| 德州扑克教程| 基础百家乐规则| 金海岸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