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
慕課:與網絡公開課大不同
MOOC,意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相比于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慕課是一種全新的知識傳播模式和學習方式,具有規模大、在線、開放、免費等幾大特點。那么,慕課與傳統的網絡公開課究竟有什么區別呢?
edX創始人之一AnantAgarwal教授曾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闡述傳統在線教育與慕課的區別,那就是前者是“書本搬家”,后者是“課程搬家”,過去網絡公開課只提供課程資源,而慕課則重視教學活動的滲入和學習者的互動學習體驗。從微視頻學習到線上討論、在線作業、在線互動反饋、師生互評到課程考核,慕課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模式和課程標準。
此外,有些慕課開始嘗試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即線上網絡學習和線下面對面教學相結合,從而打造更適合教與學規律的體驗。強交互、個性化指導、混合式學習等特質,讓慕課在“互聯網+教育”的大潮中脫穎而出。
慕課:漲知識,還能拿證書和學位
edX創始人之一AnantAgarwal曾說:“MOOC的出發點是讓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接觸高等教育,而且是高質量的教育。”除慕課自身質量外,實現這個美好愿景的另一個前提是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為了增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與課程之間的粘性,各大慕課平臺推出課程證書、學分互認、微學位等激勵措施。
課程證書是完成一門課程并通過考試后,由提供課程的學校頒發給學員的認證證書。目前社會上對此證書的認可度尚未可知,但是這個帶有名校標識和名師簽字的證書,至少可以證明自己學員投入到某門課程上的時間、精力、興趣和毅力。雖然目前它不一定會給就業和升職有太多幫助,但慕課與功利主義無關,其倡導的就是為自己而學,為興趣而學,是終身學習的體現。
學分互認則是指高校內部或高校之間具備考核標準的在線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機制。這意味著慕課從單純的網絡教學被劃入傳統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可以實現學分認定和跨校學分轉換。“獲得一流大學的學分,并不一定要考入一流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陳麗認為這是慕課最根本的創新點。
自2012年慕課元年以來,國內外慕課平臺不斷創新。據了解,edX近期推出“微碩士”概念,與傳統實體學校研讀碩士相比,“微碩士”學習成本幾乎為零,只需半年的時間就可取得證書,而且“微碩士”的證書對申請實體大學學習機會有幫助。學堂在線也于2015年推出全國第一個基于混合式教育模式的專業碩士學位項目——清華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
想知道慕課的味道,最好去品嘗它
目前國際和國內慕課平臺大致分為商業平臺和以高校為依托的平臺兩種,覆蓋了許多國內外知名學校。其中,國際最知名的慕課平臺當屬被比喻為慕課三駕馬車的Coursera、Udacity和edX,其中Coursera和edX都源自高校,前者是斯坦福大學教授開辦,后者是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共同創辦。
國內由高校發起成立的慕課平臺有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北京大學的華文慕課、上海交通大學的好大學在線等。
慕課發展至今,收獲了掌聲,也不乏質疑聲。焦建利教授曾在《給慕課學習者的 10 個建議》一文中說過,對每一位關心慕課和在線教育發展的人來說,眼下能做的和最應該做的事情,恐怕是要選擇一門慕課,一邊學習,一邊感受、體會和思考,畢竟要知道梨子的味道,都應該親口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