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考試,怎樣考出水平(微議錄)
不久前,蘭州交通大學3名學生給校領導寫信,表達對學??荚嚨睦Щ螅岢鲈黾与y度、變換題型等訴求,讓考試真正體現(xiàn)學生實際水平。據(jù)報道,校方高度重視,已部署整改方案。
大學考試關乎教學質(zhì)量評估與學生個人評價。那么,衡量一所大學考試水平的標準何在?如何完善相關制度,做到貼近實際、科學命題?又該怎樣優(yōu)化成績評定、改進考核方式,更科學地考查學生?本期微議錄,我們摘編幾篇網(wǎng)友來論,以饗讀者。
——編者
試題當有個性
我上的是師范大學中文系,各科考試基本上采取平時考試、期末考試按比例計分。期末考試主要考學科基礎知識,題型比較單一,主要考察平時上課的聽記,以及課后消化吸收。平時考試,教師出題大多頗具個性,正是這種個性讓我們學到了“真東西”。
例如,教中國文學史的教授出的題是:找出《史記》中五首歌,并分析司馬遷將其寫入著作的用意。這樣的題目逼得大家不得不翻開原著,去從文本中研究分析。再如,教古代漢語的教授出的題目是:對《論語》中“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襲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一句進行句讀,并闡述理由。這基本上就是一篇小論文了,很考驗學生搜集材料、分析論述的本領??傊?,大學考試目的不僅在成績,還在于督促學生真正學進去。
——@何亞兵
讓“學霸”顯出來
高考之前使勁學、考上大學拼命玩,這是一些在校大學生的客觀現(xiàn)狀。有的學生在步入大學校園后無所事事,滿足于“60分萬歲”;有的甚至感到不適應,懷念起高中時代充實的學習生活。
無論處在什么教育階段,考試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有效方式。如果大學的課程考試失之于寬或疏于創(chuàng)新,題目設置陳舊、簡單,體現(xiàn)不出所謂“學渣”與“學霸”的差別,就會讓考試的公平性打折扣。因此,一些高校應認真審視并改革既有考試方式、內(nèi)容,保障考試公平,讓一些平時不學、全靠突擊的學生吃點虧。
——@陳真
走出應試窠臼
我大學讀的是新聞專業(yè),有一次考試印象很深。上午,老師讓同學們?nèi)セ疖囌緩V場逛逛;下午,考題出來了,要求寫一篇見聞?;疖囌緩V場可謂社會的縮影,如何觀察、記錄,就看有沒有一雙“新聞眼”了。這樣的考試,既是一種創(chuàng)新,又非常接地氣,能夠檢驗出考生的專業(yè)能力。
如今,一些考試還沒開始,內(nèi)容已猜個八九不離十,讓人五味雜陳,這反映了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機制缺乏創(chuàng)新。大學考試應考出個性、考出特色,圍繞專業(yè)知識,重點考核學生的思辨能力,讓有扎實功底者脫穎而出,讓習慣于“猜題者”無用武之地。這才是負責任的考試。
——@耿寶文
做好“頂層”設計
每臨考試周,高校圖書館、自習室往往人滿為患、燈火通明,甚至食堂、咖啡廳等也成了占座圣地。期末考試與學分、獎學金等緊密相關,其公平性事關校園學風,關鍵要做好“頂層”設計。
可以從制度、人兩方面考慮。在制度上,應切實維護教學公平,既可以多措并舉,強化對教學諸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又需要加強高校教師的隊伍建設,提高“裁判員”的素質(zhì)。在人的方面,應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的努力得到應有回報。因課制宜、貼近實際、科學命題,細化成績評定,強化教學全過程全面考核的導向。由此,才能避免試卷簡單、評判不公等諸多爭議,守護教育公平。
——@小海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