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電大:為鄉村振興造就更多鄉土人才
湖南郴州,3000多農民圓了大學夢。他們像春天里播下的金色種子,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撒播著希望。
2015年10月,郴州市全面實施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招生工作由郴州電大負責。截至目前,全市電大共招收農民大學生3693人,其中2015年招生867人,招生人數位列全省前茅;2016年招生1189人,招生人數位列全省第二;2017年招生1637人,招生人數位列全省第一。
當地農民朋友如是說: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好了農村、惠了農民,農村人才難培、人才難留的現象大幅改觀,真正為鄉村振興造就了更多鄉土人才。
農民大學生成鄉村振興“香餑餑”
“農村要發展,鄉村要振興,需要有思想、有文化、想干事、能成事的人才。實施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人才難求、人才難留的迫切問題。”郴州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前不久,郴州電大的老師到桂東縣寨前鎮槐林村調研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實施工作。當地村干部向他們抱怨:現在,農民大學生報考指標太少,報考農民大學生的村民太多。
臨武縣職業中等專科學校校長袁金武感觸更深:2015年秋季招生,報名僅 43人,后來有9人退學。現在截然不同。為了要一個農民大學生指標,農民朋友甚至鄉鎮干部都托熟人、找關系上了門。
從最初的“門可羅雀”到如今的“門庭若市”,就是因為農民大學生嘗到了甜頭。他們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本領,更兌現了他們回報鄉親的人生理想。
宜章電大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農民大學生鄧關友初中畢業后四處打工,因為文化程度低,找不到好事做,每年打工收入少得可憐,是一名名副其實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秋季,他幸運地參加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掌握了種養實用技術,不僅發展了牛羊養殖業,還發展了高山茶葉種植。至此,鄧關友摘掉了窮帽,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火。
農村需要什么,農民想學什么,教學要教什么?郴州電大以特色實用課程為主干、網絡空間教學為手段、嚴格過程管理為保證、方便課程考核為路徑,在課程設計、教學管理、考核評價等方面,找準需求、緊貼實際,真正使農民大學生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蝸牛一寸寸地爬,每一寸都是突破。雄鷹一里里地飛,每一里都是奮進。
臨武縣舜峰鎮深井坪村農民大學生胡吉哥告訴記者,實施鄉村振興,農民沒有文化不行。初中畢業后,他到北京打工。2015年,他北漂回鄉,決心闖出一番事業,并報考了臨武電大農民大學生行政管理專業。通過學習,他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發展了“月子雞”養殖項目。目前,他帶動周邊數十戶村民發展“月子雞”養殖共10000多羽。
桂東縣341名農民大學生中有216人是基層黨員干部,其中村支書、村主任59人,村級后備干部47人。特別是在全縣“三類”人員招考中,李首中等4名學員還從村干部崗位考取了鄉鎮副鄉鎮,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轉身。
桂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周建成說:農民大學生之所以成為“香餑餑”,是因為通過農民大學生平臺,眾多人或在農村基層干部選任中占據了優勢,或在發展農村經濟中搶得了先機,或在公務員招考中實現了目標。
農民大學生成鄉村振興主力軍
一場春雨過后,桂東縣漚江鎮寒口村貧困戶陳祖金老人種植的七葉一枝花又長高了很多,讓老人對脫貧有了更多盼頭。老人說要感謝農民大學生李福珍。
七葉一枝花是陳祖金老人的“致富花”。3年前,在李福珍的幫助下,今年73歲的陳祖金將家里的七分地種上了七葉一枝花。不久的將來,陳祖金老人種植的七葉一枝花能有三四十萬元的收入。
桂東是郴州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李福珍在當地被譽為“脫貧路上一枝花”。
李福珍,桂東縣漚江鎮寒口村人,桂東縣珍源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作為一個農民大學生,她學到的不只是知識,更懂得了什么是責任。目前,她發展直營管理名貴藥材種植基地1390畝,帶動貧困戶近400戶種植中藥材并邁上致富路。
在宜章電大黨支部書記彭胡雄看來,農民大學生就是農村不走的脫貧工作隊。
宜章縣天塘鎮羅軫村村委會會計、農民大學生段發喜是一名80后。當看到家鄉的土地日漸荒蕪,他毅然將多年在外打工的積蓄全部拿了出來,流轉旱土260多畝,種植“英紅九號紅茶”,解決了上百村民的就業問題,其中幫扶貧困人口近40多人。近兩年,僅村民租金和誤工費,他就支付了80多萬元。
“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圓了我的大學夢。現在,我就想帶領更多村民走上脫貧致富路。”段發喜說。
鄉村振興,需要的是“留得住、用得上、想干事、能干事”的農村人才。
北湖區保和瑤族鄉頂上村村干部陳峰慶幸能成為一名農民大學生。通過“平臺學習+工作實踐+交流總結”,他有力推動了農業強村、農業富民。目前,頂上村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合作社,每年產量達70萬斤左右,銷售收入400余萬元。發展油茶種植500余畝,冬種油菜種植近300畝,形成了“湖光山色、花團錦簇”的頂上村春季迷人景色,推動了鄉村旅游發展。
借力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一大批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履職盡責的農民大學生成為農村基層黨建的強大助推器。
永興縣便江鎮周家村黨總支書記周才旺,是永興電大2016年秋季經濟管理本科專業的學生。作為一名村支書及農民大學生,他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心全意謀發展,讓村民的口袋一天比一天鼓。目前,在他的帶領下,周家村已開辦3家集體公司,吸引經濟能力30多人。
“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的實施,使農村黨組織建設有了更多‘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優秀黨員干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周才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