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談黨史】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奮斗前行的力量——學習閩西革命精神感悟
編者按:在國家開放大學黨史學習教育中,各黨支部(黨總支)通過多種方式組織黨員積極學習黨史,并撰寫學習感悟。本網陸續擇優發布,展示自學成果,營造黨史學習教育濃烈氛圍,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學習意識,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讓我備受啟發、倍感鼓舞。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極其不平凡的一百年,留下來蕩氣回腸的感人故事,形成了永世流傳的革命精神。結合參加教育部直屬機關組織開展的黨員干部“四史”專題實踐教育,我對中國共產黨人在閩西進行革命斗爭的彪炳史冊的歷史再一次進行了深入學習,對閩西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吳楚閩西是一片被紅色文化浸潤的土地,播撒著理想信念的火種,傳遞著紅色革命的基因。閩西革命精神是老一輩革命家堅定信念、追求真理、浴血奮戰、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這種精神一直激勵我們奮斗前行。
走進紅色古田,古田會議會址莊重古樸,“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紅色大字綠樹灰瓦映襯下熠熠生輝。這座四合院式宗祠建筑的庭院見證了中國革命一段篳路藍縷、苦難輝煌的歲月。毛澤東同志在這里主持召開的古田會議探索出思想建黨和政治建軍的光輝道路,這是紅軍初創時期召開的一次歷史性重要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事業的成功需要理想信念的堅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需要密切聯系群眾,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才溪鄉調查》是一部獨特的教科書。毛澤東同志先后三次來到中央蘇區模范鄉才溪鄉,進行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為農村革命根據地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才溪鄉調查的偉大實踐,為我們樹立了深入開展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堅持實事求是的光輝典范。
閩西是將軍的故鄉,將帥的搖籃。閩西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閩西是紅軍長征的重要出發地。穿上紅軍服,飲碗壯行酒,踏上紅軍橋,重走紅軍路。瞻仰中共蘇區松毛嶺戰役紀念碑,聆聽紅軍后代講述松毛嶺那場慘烈戰役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更加對這片熱土充滿無限的敬仰之情。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7次到古田調研,2014年,在古田會議召開85周年之際,他再次來到這里,是為了“尋根溯源,深入思考當初是從哪里出發的、為什么出發的。”10月30日在這片紅色土地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確立了新時代軍隊政治工作的主題,重整了軍隊政治生態,開創軍隊政治工作新局面。
回望歷史,汲取智慧營養。面向未來,探索前行之路。這次紅色教育實踐活動是一次尋找初心之旅,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思想受到了洗禮,讓我不禁思考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歷程中,自己如何堅守初心、奮進前行,不負大有可為的新時代。
一是要提高政治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將提高政治能力作為解決實際問題的七種能力中的首要能力,他強調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它關乎舉什么旗、走什么路、走向哪里的根本性問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任何時候都應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永葆黨員先進性。
二是要密切聯系群眾,加強調查研究。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毛澤東思想靈魂之一。只有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汲取實踐的養分,滋補真理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年輕干部要提高調查研究能力。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痹趯嶋H工作中,要帶著問題做調研,真去看,看真情,去解決實際問題。
三是要干事創業,勇于擔當。江山是打出來的,事業是干出來的。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鮮血為我們打下了江山,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延續老一輩革命家的堅守擔當,立足本職工作,敢于干事、樂于干事、精于干事,在干事創業中實現人生夢想,在責任擔當中彰顯黨員黨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