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報告(2015)》發布
近日,由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報告(2015)》《北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發展報告(2015)》新書發布會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討會”在京舉行。
發布會上,兩本《發展報告》的主編艾四林和吳潛濤兩位教授分別介紹了報告編寫情況。與會專家對兩份報告的出版表示祝賀,并對兩份報告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報告(2015)》全面系統深入分析了2015年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狀況,并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基本做到調研對象全覆蓋,98.8%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點高校參與了調研;二是調研方法科學多樣,除網上調研外還采用了文獻調研、實地考察、個別訪談、問卷調查、跟蹤調查等調研方法;三是增強了對科學研究新進展的分析,使得科學研究發展報告更加全面系統深入;四是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參與調研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報告數據扎實可靠。
與會專家指出,《北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發展報告(2015)》反映了作為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排頭兵的首都高校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教師隊伍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首先,學科建設成績居全國首位。在首批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9所高校中,北京地區共有3所,數量居于全國首位。調研顯示,在參加調研的60所高校中,有33所高校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點,占被調研高校總數的55%,在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中排在首位:其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共有7所,占11.67%;具有二級學科博士點的有5所,占8.33%。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參加調研的60所高校中,將獨立的直屬學校領導的二級機構設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共計30所,占調研總數的一半,比2014年增加10所;將獨立的直屬學校領導的二級機構設為思政部的高校共計22所,占調研總數的36.67%。
其次,教師隊伍政治素質和學歷層次不斷提高。北京各高校普遍遵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素養:通過營造良好的政治理論研究學術氛圍提升教師的政治素質;培養自己的學術帶頭人;新任教師原則上須為中共黨員。調研結果表明,參加調研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中有1170人為中共黨員,占專職教師總數的88.50%,比2014年增加1.39%。北京各高校普遍重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學歷結構的改善。在教師的選任上,嚴格準入制度,普遍要求新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具有博士學歷,同時注重對現任教師學歷層次的提升,從政策上給予傾斜,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學位。在參加調研高校中,擁有博士學位教師為796人,占專職教師總數的60.21%,擁有博士學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成為被調研專職教師的主體。
再次,教學方法改革穩步推進,實踐育人效果成績明顯。2015年,北京各高校繼續采用多樣化的方法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除繼續采用啟發式、專題式、參與式、互動式、案例式、研究式、情境體驗式、對話式、“問題”導入式、“因材施教”式等教學方法外,傳統的講授方式,即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教學方式仍占主體。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法中,案例式教學法和參與互動式教學法受到師生青睞。2015年,北京各高校普遍重視發揮“第二課堂”實踐功能,不斷豐富活動載體,如主題沙龍、讀書活動、公益活動、志愿者活動、專題講座等,達到了教育學生和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此外,48所高校根據自身辦學特色、學生專業背景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特色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
據介紹,這兩本發展報告,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受教育部社科司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托組編而成。《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報告(2015)》是自2013年以來,第三次在系統采集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大型數據基礎上,形成的第三本較為全面系統深入反映我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年度發展狀況的報告。《北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發展報告(2015)》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托,組織北京有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青年骨干教師編寫而成。此書是第二本較為全面系統深入反映北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年度發展狀況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