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深度觀察

國家開放大學國際化發展的新戰略

   一、一流開放大學與國際化發展之需

(一)一流開放大學與高水平國際化

1.國際化之于一流開放大學的重要性

國際化是當今世界大學發展的一大重要特征,存在于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規模、不同地域、不同的宗旨的大多數大學中。對于一流開放大學的建設與發展而言,國際化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首先,一流的開放大學應該國際化。國際化發展道路是符合世界大學國際化發展趨勢、全面提高辦學水準、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必要手段。作為大學中的一種特定類型,開放大學因其開放的辦學理念和實踐,更應該將國際化作為自身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內容。

其次,一流的開放大學需要國際化。國際化能夠為開放大學提供更為廣闊的國際視野,吸收別家之長,在學生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資源共享、學分互認、技術應用等方面更加開放、更能融通。通過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開放大學可以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科研和服務水平,增強自身的能力建設,始終保持在國際舞臺上的強大競爭力和聲譽。

2.世界知名開放大學國際化建設的努力

縱觀世界知名開放大學,均將國際化作為重要的一個辦學理念和發展戰略。對當今國際開放與遠程教育理事會的六大執委所在開放大學進行調查后發現,這些開放大學均將國際化作為重要的辦學理念。其中有一些制定有專門的國際化政策,采取積極的國際化行動(設立專門的國際交流機構、招收留學生、招聘外國教師、師生國際交流、教學與課程的國際化、國際合作研究、國際合作辦學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英國開放大學為例。建立于1969年的英國開放大學,從成立之初,就將國際化作為其發展理念和任務,其在1977年,就設立了專門的國際部,制定有國際化政策,開發海外教育市場,在1982年開始向海外提供課程,并在海外建立學習中心,至1988年,其國外學生注冊數就已經達到2.5萬名,學生來自當時的歐共體、蘇聯、英聯邦、亞、非等諸國。截至201412月,英國開放大學共有8,353名海外學生在英開學習。全球范圍內80萬教師受益于其培訓項目。其擁有諸多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每一個專業的課程都包含國際化性,開展大量的國際合作研究,加入諸多專業性國際組織。其網站Futurelearn在歐洲承擔了共享開放教育資源的重要樞紐作用。

(二)國家開放大學國際化發展目標與現狀

1.國際化發展目標

國際化是國家開放大學自2012年揭牌成立后明確的辦學五大理念之一。在國家開放大學的建設方案中,明確指出了國際化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實現路徑。總體目標是“世界開放大學體系中富有中國特色的一流開放大學”,強調借鑒國際經驗,積極拓展國際空間,與相關國際組織、大學和機構開展針對性、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吸引力,促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其中,尤其重視辦學模式的國際化改革,致力于:(1)拓展國際發展空間,加入相關國際組織,共同面向全球開展遠程開放教育活動。(2)與相關國家的開放大學進行實質性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通過基于互聯網的網絡平臺,實施雙邊境外招生和遠程學習支持服務項目。(3)與分布于世界各國的孔子學院合作辦學,利用國家開放大學的海量數字化學習資源,支持中國文化傳播和漢語推廣,促進海外孔子學院的發展壯大。

2.國際化發展現狀

在發展目標確立后,歷經3年多的建設,國家開放大學的國際化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數據顯示,目前,國家開放大學在拓展國際空間、加入國際組織、開展國際活動、孔子學院合作辦學、教師交流與培訓、合作研究、對外漢語推廣等方面均有所開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擁有較好的國際聲譽,逐步推進國際化發展目標的實現。但與成為世界一流開放大學的目標相比,與世界一流開放大學的國際化實際相比,在國際化理念的貫徹與落實、國際化戰略的頂層設計、國際化策略的可持續性和豐富性、國際化的水平和程度、國際化的支持與保障等方面,我們仍有差距,可以做得更好。盡管彌補這些差距并不容易,有著諸多體制機制障礙,但若能把握當前國家的發展需求和政策利好,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彎道超車、加速發展。

二、新背景與新機遇

在當今社會、經濟、外交、科技發展新形勢下,為了推進大國崛起與中國夢的實現,國家在十三五期間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重大發展戰略予以制定和部署。在眾多的戰略中,可服務于國家開放大學國際化加速發展的有兩個突出的戰略,一是網絡強國戰略,二是“一帶一路”倡議。

(一)網絡強國戰略與互聯網+行動計劃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2013年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已達45.8%,網民數量世界第一,已成為網絡大國。2014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擔任組長。在第一次小組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中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實施網絡強國戰略”與“互聯網+”行動計劃,作為互聯網建設未來五年的戰略構想。在該戰略下,互聯網將與各行各業的發展日益密切,包括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互聯網工業,以及互聯網教育等。

(二)“一帶一路”倡議與教育對外開放行動

為了更好地促使我國發展上新臺階,體系化的對外戰略支持必不可少。“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的。20139月和10月,“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由習近平主席分別提出,之后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上升為國家戰略。該戰略強調與相關各國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在20153月發布的“一帶一路”倡議規劃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的根基,需要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等,擴大相互間留學生規模,開展合作辦學,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2015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強調,教育對外開放是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升教育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要增強服務中心工作能力,自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這對新時期我國教育機構尤其是大學的國際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我國已有許多大學積極響應,主動服務。例如,召開研討會、助推人才培養。201512月,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一帶一路”倡議與大型企業“走出去”國際工程人才培養研討會,助力“走出去”國際工程人才培養。再如,建立高校聯盟,全方位交流與合作。201510月,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蘭州大學和俄羅斯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韓國釜慶大學等46所中外高校在甘肅敦煌成立了“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探索跨國培養與跨境流動的人才培養新機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46所高校當日達成《敦煌共識》,聯合建設“一帶一路”高校國際聯盟智庫,共同打造“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三、國家開放大學國際化建設與發展的新戰略

(一)新戰略的可能性

1. 國家開放大學與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

一是網絡強國戰略和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對國家開放大學發展的助推可能。網絡強國是十三五期間的國家戰略。在該戰略下,網絡社會、網絡安全、網絡治理都將得到改善與發展。這將有助于國家開放大學的網絡環境與安全建設,信息化平臺的能力建設等。互聯網+教育的創新發展,為國家開放大學的建設與發展帶來了一些機遇,包括輿論的關注、資本的投入、政策的利好、教學模式的創新、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大數據的分析等。

二是國家開放大學對網絡強國戰略和互聯網+教育發展的貢獻可能。基于網絡是國家開放大學辦學的重要特征,其與互聯網的密切關系國內其他各所大學無法相比。在我國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辦好一所基于網絡開展教學、管理、科研與服務的開放大學無疑將推進我國互聯網+教育的實踐,推進互聯網+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辦學模式、管理模式、服務模式等的創新。

2. 國家開放大學與“一帶一路”倡議、教育對外開放行動

一是“一帶一路”倡議和教育對外開放行動對國家開放大學建設的助推可能。“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著眼于建設經濟帶,也著眼于文化帶與教育帶,強調要加強交流、擴大交往,建成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這為國家開放大學的國際化建設指引了新的方向,并創設了良好的輿論環境與政治條件,教育對外開放行動鼓勵我國大學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這有利于國家開放大學國際化新項目和業務的規劃與創新。

二是國家開放大學對一帶一路建設和教育對外開放的貢獻可能。國家開放大學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教育對外開放有著良好的基礎。首先,國家開放大學是最具開放理念的一所大學,以“開放”為核心辦學理念,其符合一帶一路建設、教育對外開放行動所強調的共享、開放、共同體的理念。其次,國家開放大學是以基于網絡為典型特征的大學,相較于其他傳統校園大學而言,少了很多實體辦學障礙,更容易形成跨國、跨地區的教育合作聯盟,教育交流合作的形式和組織方式也可以更加靈活和多樣化。再次,國家開放大學已具有一定的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的基礎。例如,國際化是國家開放大學辦學五大理念之一;國家開放大學在世界開放大學中具有較好的地位和影響,是ICDE執委單位和AAOU執委單位;國家開放大學已經與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沿線國家開展了一定的國際合作,例如與巴基斯坦阿拉瑪?伊克巴爾開放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致力于在漢語教學、合作研究、期刊和學術作品交流等多方面開展合作;與韓國國立開放大學、日本放送大學保持一定聯系,進行學者交流項目;與印度國立開放大學開展合作研究;與印度尼西亞TRAMPIL基金會就漢語語言和漢語教學培訓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等。

(二)新戰略的目標、內容與實施

結合當前我國互聯網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等相關政策利好,基于國家開放大學的國際化定位與已有工作基礎,服務國家開放大學實現建成世界一流開放大學的目標,建議國家開放大學制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速國際化發展的新戰略。

1.     戰略目標

經過十年努力,建立“一帶一路開放大學戰略聯盟”,實現與沿線開放大學的廣泛交流與合作,提升國家開放大學國際化的能力與水平,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2.     戰略內容

內容一:辦學體系合作。聯盟內能夠實現互設實體或虛擬的辦學點(或考試點),互相依托各自辦學力量,不斷提升國際化的辦學能力和水平。

內容二:人才培養合作。開發新的學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新的非學歷教育項目,合作培養人才,合作頒發證書。合作共建網上孔子學院。

內容三:項目合作。合作開發新課程或教材、共享在線學習資源、設立師生交流項目、實現網絡平臺和門戶網站的互聯互通等。

內容四:學分認證合作。通過校際協議,實現聯盟內開放大學學歷課程與非學歷課程的學分互認。

內容五:研究合作。聯盟內開放大學可就開放大學發展的重要主題開展集體的或個人的跨國合作研究,定期舉辦研究論壇和會議,建立開放大學研究合作聯盟。

3.     戰略實施

1——2年:(1)充分論證,完成一帶一路開放大學戰略聯盟的頂層設計;(2)確立戰略聯盟的框架與內容,制定10年為期的行動計劃。

3——5年:(1)與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的10所開放大學確立聯盟關系;(2通過舉辦論壇、召開會議、開發交流項目等推動盟內成員交流和合作。

6——8年:(1)增加聯盟成員數量,至20個左右;(2)多元化合作方式,如跨國人才培養、孔子學院合作、課程資源合作、科學研究合作、網絡平臺建設合作、學分互認、辦學體系合作等。(3)聯盟取得一定成效,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

9——10年:互利共贏,機制靈活、運轉有序、覆蓋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基于網絡的一帶一路開放大學戰略聯盟全面建成。

4.     戰略保障

一是組織領導。成立國家開放大學“一帶一路開放大學戰略聯盟”建設指導小組,下設若干工作小組,統籌協調和推進國家開放大學以聯盟助力國際化發展的各項建設工作。成立聯盟顧問委員會,聘請國內外知名開放大學國際化戰略專家擔任顧問。成立聯盟理事會,聘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放大學校長擔任常務理事,負責整體聯盟的戰略制定和重大事務決策。成立聯盟工作委員會,聘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放大學國際化事務負責人擔任委員會成員。

二是經費投入。加大對國家開放大學國際化建設的經費投入。前期師生項目交流、辦學項目合作等由國家開放大學自籌經費解決。建議向教育部或外交部爭取支持,納入到國家一帶一路教育與文化交流建設的整體戰略,作為重點項目予以經費支持。

三是政策支持。關注教育部國際司、外交部、文化部等出臺的相應政策和文件,積極利用國家相關司局一帶一路與教育文化發展相關政策或項目的利好,爭取更大的政策支持。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將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歐洲南部以及非洲東部的廣大地區聯系在一起,沿線有53個國家、94個城市,這是我國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機遇,也是我國大學加速國際化發展的機遇。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下,開放大學以一帶一路為機遇提升國際化能力建設,有著很好的基礎,符合國家開放大學開放和國際化的辦學理念,也有著便利的條件,基于網絡的大學能夠打破空間局限,使交流更加靈活和便利,更有著貼切的定位,符合國家開放大學的國字特性,自覺服務國家戰略發展,主動推動國家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需要的使命。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百家乐官网投注心态| 百家乐官网蓝盾有赢钱的吗| 大发888总结经验| 百家乐代理| 百家乐官网英皇娱乐场开户注册| 网站百家乐博彩| 澳门在线转盘| 做生意什么花风水好| 足球走地| 御匾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 大发888如何注册送58| 网上百家乐官网作弊法| 东京太阳城王子酒店| ez百家乐官网技巧| 免费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计划工具| 网上百家乐官网真的假| 中国百家乐软件| 百家乐官网必知技巧| 发中发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赌场百家乐官网打法| 西贡区| 宝马会娱乐城返水| 大发888娱乐下载网址| 做生意门朝东好吗| 乐山市| 和记国际娱乐| 百家乐英皇娱乐场开户注册| 永利高百家乐官网开户| 大发888体育注册| 百家乐大白菜| 百家乐官网正反投注| 7080棋牌| 威尼斯人娱乐网赌| 澳门百家乐海星王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棋| 百家乐官网视频造假| 海王星开户| 德州扑克底牌| 百家乐娱乐官网| 皇冠百家乐官网代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