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筆談】胡洋:改革進取明方向,乘風破浪再啟航
編者按:近期,國家開放大學黨員干部對照“五找”,通過自學、領學、聯學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日前召開的國家開放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研學擴大會上,教育教學部、實驗學院、終身教育研究院、社會教育部、學習資源部、黨政辦公室、組織部、紀檢監察部8個部門主要負責人按照“五找”要求,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交流學習體會和貫徹落實的思路舉措。國開之聲陸續刊登8位負責人的發言,展示聯學成果。
教育部黨組指出,學習貫徹落實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系統的首要任務和主要任務,也是最重要的政治任務。近一段時間以來,按照學校黨委部署,通過對全會精神的學習,對照“五找”要求,結合本職工作,談三點學習體會??偟膩碚f可以歸納為:一個回歸、兩個堅持和三個“板子”。
回歸初心使命——把個人發展置身于國家單位發展大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刻回答了我們黨、我們國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現在,逐漸發展壯大、走向復興的歷史性問題,重點研究了“十四五”規劃,描繪了國家未來的發展藍圖,清晰闡述了今后十五年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目標藍圖、重點任務和戰略舉措。這些目標、任務、舉措將深刻影響社會進程,也與我們每個單位、每個人的發展息息相關。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面臨新形勢、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新要求,每位國開人特別是每位黨員干部,都要服從服務于新時代教育發展大局,回歸初心使命,堅定工作的出發點,自覺把自己置身于“終身教育、在線教育、靈活教育、開放教育”的主戰場,助力學校盡快實現4個轉變,即從“以量謀大”向“以質圖強”轉變,從“學歷補償”向“知識補充”轉變,從“文憑提升”向“技能發展”轉變,從“重視線上”向“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轉變,深刻把握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問題,在“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的歷史使命中傳播職業正能量、增強工作新效能。
堅持實事求是,堅持與時俱進——推動全會精神持續深化、久久為功
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共提到“教育”32次。其中,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擺在教育戰線面前的主要目標任務,是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建成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落實全會精神,我們正在做和持續做的事,就是要聚焦“五找”落實目標。一是實事求是,把自己擺進來。從認識上找差距,從工作上找短板,緊緊圍繞學校高質量發展的認知要求、工作要求,解決制約學校非學歷教育發展的短板,解決理論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助力“十四五”期間學校改革發展起好步、開好局。二是與時俱進,把發展擺進去。進一步從措施上找弱項,從落實上找問題,從安全上找盲點,緊密圍繞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期待,圍繞學校十四五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堅持主動擔當,樹立精準理念,排查薄弱環節,做深做細做實每一項分內工作,為國家開放大學的教育改革發展保駕護航。
筑長板、補短板、做樣板——立起國開的形象與實力
圍繞學校的“1233工程”,社會培訓要實現開疆拓土戰略目標,一是筑長板,要主攻“戰略融入”,發揮體系辦學優勢,突出學歷非學歷協同特色,做強發展平臺長板,推動優質項目在體系內大循環,體系內外實現雙循環的大格局;二是補短板,主攻“市場融入”,著力補齊品牌項目、運行機制的短板,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做樣板,主攻“品質融入”,要打造一流的產品和一流的服務,讓每一位社會成員總能在國家開放大學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產品,讓社區教育成為居民學習的新渠道,讓社會培訓成為開放教育的新品牌,展現國開的形象與實力。
不把結果當效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學校綜合改革方案明確的發展路徑,我和社教部全體同仁們不會隨隨便便走過場,而要實實在在顯成效,一定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以明確的航道和奮進的姿態,努力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擦亮國家開放大學的牌子,創建世界一流開放大學貢獻力量。(作者為國家開放大學社會教育部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