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未來學校將變學習中心 有15個變革可能
核心提示:未來學校會成為學習共同體、開學和畢業沒有固定的時間、學習的時間彈性化、教師的來源和角色多樣化……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表示,未來學校有15個變革可能。
在今日舉行的2016騰訊網教育年度盛典上,朱永新作了題為《未來學校的15個變革可能》的演講。他說,美國有個著名的“喬布斯之問”,為什么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美國前教育部長鄧肯回答:一個重要原因是學校沒有發生變化。
“教育變化有三個階段:第一是技術的變革,其次是教育模式的變革,最后是教育結構的變革。”朱永新說,未來的學校將被打碎,表現在:
第一,學校會成為學習共同體,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存在。
第二,開學和畢業沒有固定的時間。
第三,學習的時間彈性化。
第四,教師的來源和角色多樣化。
第五,政府買單和學習者付費并存。
第六,學習機構一體化,學校主體機構與社會教育機構徹底打通。
第七,網絡學習更加重要。
第八,游戲在學習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第九,學習內容個性化、定制化。
第十,小規模化。
十一,文憑證書被課程證書取代。
十二,未來考試評價是診斷性的,而非選拔性。
十三,家庭在學習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十四,未來的課程為生命而存在。
十五,教育目標是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
朱永新表示,其實中國已經有數十萬父母用腳投票到國外去學習,選擇他們需要的教育。“我們為什么不能創造更符合現代教育精神、更符合未來學校理念的學習中心呢?我們為什么不能把最美好的東西進行整合、改造現在的學校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這樣做,讓學校更有特色、更有競爭力,同時讓學生更有彈性。”
(作者為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