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深度觀察

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看國外怎么做

   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是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和專業水平的有效途徑。當前我國國家層面出臺相關政策和具體措施保障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但是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國家層面的培訓覆蓋面小、培訓時間集中、內容針對性不強;職業院校由于經費不足、人員緊張和政策操作性不強等原因,不能保障教師去企業實踐;教師因缺乏有效激勵機制,去企業實踐的動力不強;企業因生產和追逐利潤的需要,不歡迎教師來企業實踐,出現了學校熱、企業冷、工學矛盾突出、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放眼德國、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新加坡和日本等職業教育發達國家,雖然各國在發展職業教育外部環境、職業教育體系和職業教師培養上存在差別,但是各國在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的理念、制度、機制和措施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值得我們借鑒。

新教師必須去企業實踐

以上各國均將教師實踐能力作為各國選聘和新任教師培養的重要參考和內容。在選聘職業院校教師方面,有些國家甚至將工作經驗作為錄用的第一條件。在澳大利亞,要想成為職業院校的教師,必須有3-5年的行業經驗,職業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TAFE)教師全部從行業或企業中選聘。新加坡職業教育在起步階段,就選擇有企業背景的人才擔任職業學校教師。

在對新任教師的培養中,各國大都將企業實踐作為新任教師入職培訓的重要內容。日本重視新任教師進修,新任教師參加校外進修,實地考察相關企業。英國教師實行新任教師入職輔導制度,職業學校新教師必須去企業實踐一段時間。美國為新教師提供了解其工作環境的機會,有高中利用暑假讓新教師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工作幾周,或采用短途參觀的方式,幫助教師了解產業、工業需求和崗位要求,為學生就業和技能學習提供指導。

法規為實踐提供保障

各國紛紛對教師在職進修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并規定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的時間與周期。

英國政府有明確規定,教師工作滿7年后有半年時間帶薪進修。1983年英國出臺的《職業技術教育方案》中還提出,為在職教師提供到企業接受在職培訓的機會。德國巴符州法律規定,參加職后進修培訓是職業院校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德國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包括專業教師和企業教師,他們都要參加相關的在職培訓活動。

職業學校教師不僅去企業培訓中心學習,還給企業工人授課,并取得豐厚報酬。澳大利亞規定,職業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的每個教師每學年有兩周時間回到企業工作,甚至有職業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規定,教師工作一段時間后必須辭職去企業工作若干年,獲得最新技術和經驗后返校任教,則可獲得終身教職。美國職業教育教師每年假期必須到企業一線工作,并將企業實踐作為教師晉級的主要依據之一。新加坡規定,理工學院教師一般每5年必須回到企業實踐3個月,接觸最前沿的技術和企業管理。

職業標準有力引導

澳大利亞實行職業教育資格框架制度,教師資格標準培訓包——“培訓與鑒定”由8個能力模塊和兩個資格等級組成。第三個能力模塊對教師課堂授課與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做出規定,要求教師采用工作本位教學,即將工作內容、過程和環境融入教學中。這就需要教師與企業保持聯系,經常去一線學習和實踐。

日本采用動態的教師資格證書制度,教師資格證書每10年更新一次,更新的條件是教師在職進修中知識更新情況。這一規定適用于所有類型學校教師,也包括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這就要求職教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術,與企業一線保持緊密聯系。

優惠政策鼓勵實踐

德國職業教育教師培訓經費以項目形式撥付,培訓經費充足,一般由政府和企業支付,對進修的教師實行免費。英國政府大力支持教師企業實踐,鼓勵企業為教師提供工作崗位;政府與其他組織共同出資,資助教師在職教育與培訓。新加坡職業院校教師有很好的待遇,政府給予他們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薪酬。因此,來自生產一線和科技前沿的高水平技術工人都愿意去職業院校任教。

政府鼓勵職業院校教師去企業實踐,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工作經歷和職稱等級可以互認。澳大利亞規定,企業承擔教師企業實踐的費用,并為學校提供教師培訓基地。教師去企業實踐期間,工資正常發放。職業院校從時間上予以保證,并減輕教師教學工作量。

行業與學校良性互動

校企合作是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的基礎和依托,職業學校教師實踐受企業歡迎。新加坡政府打通企業與院校在人事聘任、職稱和薪酬上的障礙,教師和企業人員自由轉換。例如,理工學院的教師可以先工作,簽訂短期協議,合同期滿可以回到企業工作一段時間,再回到學校中工作,帶回當前技術發展的最新信息和技術,傳授給學生。

在德國,企業非常樂意接受教師來企業培訓中心培訓。主要原因是,企業是職業教育的主體,自覺承擔培訓任務。企業教師也去高等院校參加培訓,或參加行業協會舉辦的專題進修班,培訓費用由企業或地方政府承擔。

澳大利亞行業、企業和學校之間建立了良性互動關系,行業通過制定與修訂培訓包(TP),提出人才技能需求標準,學校圍繞培訓包開展教育和培訓。為了跟上行業中科技創新的需求,去企業實踐是教師們提高和更新實踐能力的最好選擇。澳大利亞企業樂意接受教師來企業實踐,主要是因為職業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教師入職門檻高、要求嚴,素質和水平都比較高,對企業發展能發揮咨詢顧問或培訓指導作用。企業對教師實踐行為和結果進行考核,評價結果是教師繼續聘任的依據之一。

鑒于當前我國職業學校教師企業實踐存在的問題,借鑒國外經驗,我們應從社會輿論氛圍的營造、相關制度的完善和措施的改進3個方面進行改革,讓終身學習的理念深入職業學校教師的心中,將教師企業實踐納入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入職培訓,完善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制度標準,建立動態管理的職業院校教師資格證書制度,并將約束與激勵措施相結合。

此外,國家還須從規范和約束的角度對這項工作進行規范,將教師企業實踐作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和教師考核的一項內容。在發揮企業積極性方面,政府需要從稅收減免、政府購買和表彰獎勵等方面入手;職業院校應從人才輸送、員工培訓、咨詢服務和技術支持等方面服務企業。

(作者佛朝暉,單位:國家教育行政學院)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百家乐官网论坛| 网上百家乐官网公| 大发888娱乐城网址| 中山水果机定位器| 大发888充值 在线| 百家乐官网推锅| 榆中县|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杀祖玛| 百家乐官网存在千术吗| 百家乐官网现金网信誉排名| 金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新时代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澳门百家乐玩法| 大发888设置|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新澳博| 百家乐官网怎么打啊| 百家乐官网赌博外挂| 威尼斯人娱乐场色| 金冠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网上玩百家乐技巧| 天津太阳城橙翠园| 百家乐官网出千手法| 至尊百家乐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场老品牌| pc百家乐官网模拟游戏| 亿酷棋牌世界下载| 旅游赌博景点lydb| 澳门百家乐官网如何算| 三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红桃K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佳豪娱乐| 百家乐新台第二局| 达州市| 大发888提款之后多久到账| 现场百家乐百家乐| 百家乐官网打水论坛| 大发888大赢家| 吕百家乐官网赢钱律| 百家乐官网现场新全讯网| 澳门百家乐娱乐注册| 现金百家乐官网人气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