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貴州教育的“紅色答卷”
2015年、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貴州行,都對遵義會議和遵義會議精神作出重要論述。殷殷囑托,言猶在耳,回望貴州教育“來時路”,我們交出了辦人民滿意教育的“紅色答卷”。
以忠誠之心答好“政治卷”。“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黨建強基、德育固本、廉政關愛,全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堅強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切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以信仰之心答好“理論卷”。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恰是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強大的革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到貴州考察調研時指出,當年長征時,紅軍在貴州活動時間最長、活動范圍最廣,為我們留下寶貴精神財富。去年至今,貴州致力于在全省高校打造22個“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如遵義師范學院依托遵義豐厚的歷史文化特別是紅色文化資源,以學校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教育部“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課”集體行動三大平臺為支撐,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積極打造“長征課堂”,以紅色育人為特色的校園文化成效顯著、影響廣泛;貴州開放大學打造了融遵義會議紅色文化、廉政紅色文化、終身教育文化于一體的紅色教育基地。
以擔當之心答好“改革卷”。2021年初,貴州省委省政府為貴州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畫出了新跑道——實施高校提升行動,做強貴州大學、做大省屬高校、做特市(州)高校和職業院校。展望“十四五”,貴州教育戰線將弘揚遵義會議精神,以改革圖強,以特色求優,確保各項改革部署落得準、落得穩、落得好。如貴州大學牢牢把握部省合建和“雙一流”建設機遇、貴州理工學院聚焦工科專業和人才技術優勢、銅仁學院不斷強化“扎根山區、服務地方”的辦學特色,為貴州特色教育強省駛入快車道、跑出加速度凝聚了強大合力。
以為民之心答好“民生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啟示我們,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必須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十三五”時期,貴州切實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全省壓縮6%的行政經費用于教育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資助、應助盡助”;重點實施以“校農結合”為引領的“教育脫貧1+N計劃”,并通過紅色文化教育與旅游扶貧相融合,助力貴州撕下了千百年來絕對貧困的標簽。未來,貴州教育戰線將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持續實施教育精準資助政策,持續全覆蓋實施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教育“組團式”幫扶,著力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以仁愛之心答好“育人卷”。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貴州教育來說,必須立足貴州這片紅色圣土講好革命故事、英雄事跡,教育引導廣大教育工作者和莘莘學子自覺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當好紅色傳人,把偉大革命精神打造成為新時代最厚重、最鮮活的思政大課素材。貴州教育戰線以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等革命精神為源頭活水,認真組織上好“開學第一課”和講授“形勢政策報告”,通過云端連線直播形式,開展線上教學、云上班會,推出“輔導員戰‘疫’說”等系列專欄。全省形成了省領導帶頭,各級教育部門負責同志、各級各類學校書記、校長、社會英模人物等多級聯動講授形勢政策課的常態化機制。如具有百年悠久辦學歷史的遵義市文化小學,與聞名中外、彪炳史冊的遵義會議會址比鄰而居,與紅軍總政治部舊址隔巷相望,擁有得天獨厚的育人環境;學校以黨建為引領,傳承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創新開展“遵義小紅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弘揚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開啟新征程,當有新作為。當前,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貴州教育也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未來,貴州教育戰線將以遵義會議精神為不竭動力,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貴州特色教育強省從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為新時代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