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談黨史】溯百年征程 做時代青年
編者按:在國家開放大學黨史學習教育中,各黨支部(黨總支)通過多種方式組織黨員積極學習黨史,并撰寫學習感悟。本網陸續擇優發布,展示自學成果,營造黨史學習教育濃烈氛圍,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學習意識,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馬克思說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歷史本身就是一面鏡子,它映照了過去與現實,也將照亮未來。只有通過學習黨史,才能使我們了解過去,反思問題,貫徹主張,堅持前進的方向。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以后,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顛覆與威脅,維護了中國的安全與獨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應用于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這充分證明我們的黨與時俱進。
雖然我們黨在歷史上,由于對國際國內形勢的認識偏差,導致了指導思想發生偏差,發生過“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嚴重錯誤。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道路探索,仍舊為我們繼續探索新路提供了重要啟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探索和實踐中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在這條道路的指導下,創造出前無古人的發展成就,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個方面全面推進社會進步。這也正說明了,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和基本路線,堅持走自己的路的正確性。
學習黨史使我們明白要愛國、愛黨。孫中山先生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和職責,是當代青年的立身之本和成才之基。對于新時代的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擁黨、立志、向黨,堅持愛國和愛黨以及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學習黨史使我們明白要擔當時代責任,勇于砥礪奮斗。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征程上,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斗目標,并為實現目標而積極努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身肩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這不僅要求我們具備過硬的本領,同時要有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思想認識。作為青年黨員,更要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在努力提升黨性修養的同時,也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文武兼備之才,立足本職崗位發光發熱。學習黨史使我們明白要鍛煉品德修為,并做到自省、自查。品德是為人之本,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止于至善,是中華民族始終不變的人格追求。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我們要善于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力量,從英雄榜樣身上感受道德風范。同時,要不斷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從自身內省中提升道德修為。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百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這段歷史值得我們反復琢磨,并從中汲取精神和力量。身為當代中國青年,不僅應該學習黨史、國史,更應該把學習歷史當作必修課,而且必須修好。回望歷史,我們應緬懷革命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繼承百年光輝歲月里不懈奮斗形成的優良傳統,總結黨和人民探索實現民族復興百年來的寶貴經驗,以便于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走向更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