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能否掀起教育改革風暴
摘要: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簡稱“慕課”,其出現曾被認為將掀起顛覆傳統大學的教育大風暴。其建設發展現狀如何?給教育帶來了哪些實質性改變?記者近日進行了一番探訪。
放上網就是慕課?
理解過于泛化
自2015年3月南京大學4門課上線國際慕課平臺coursera以來,該校已有11門課程上線,其中《心理學與生活》等兩門課程還曾登陸首頁成為中國學習者最歡迎的課程。
國內的慕課平臺,包括高校、教育組織、商業組織供應的各類平臺。在教育部“愛課程”中國大學慕課中,南京大學新上線5門課程,東南大學上線3門課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線1門課程。而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中,東大上線4門課程,蘇大上線2門,南大和南理工各上線1門。各高校都在有意識地推進慕課,去年省教育廳在品牌專業評審要求中明確提出,高校應完成若干門慕課建設任務。
“放上網的,不一定就是慕課”,南京大學電子系副教授王自強說,社會上對“慕課”的理解存在泛化。不少線上課程只是把老師上課過程錄像,跟過去的“電視大學”沒有太大差別,“質量不高,甚至有錯誤、矛盾之處。慕課推行過程中怕的不是數量少,而是質量低。”
據北京師范大學遠程教育研究中心對國內96個慕課平臺所做調查,幾乎每個大平臺都有100多門課程,但很少既提供課程資源又提供學習服務。所統計千余門課程80%基本無互動,只是傳統課堂搬家,與吸引幾十萬人同時上線學習討論的“慕課”相去甚遠。
課程制作不易,
知識產權等問題凸顯
“慕課學習者必須作為課堂的一部分,身臨其境,參與各種問題討論。”記者在王自強打開的南大慕課平臺看到,課程除了教學視頻外,還有討論區、互動區、資源庫等,在線學習者需隨時回答老師提問,參與討論,提交當日學習的作業。
“真正的慕課需要一個教學團隊打造,包括攝影師、IT專家等專業人士,每制作完一部分,還需要評審、打磨。南大有的慕課已制作一年多還在進行中。”王自強告訴記者。
知識產權也是大問題。江蘇省教學名師、南京農業大學植物科學系主任強勝教授說:“課堂上我們可以隨意搜尋使用教學素材,可放到網上,每一幅圖片都需尋找源頭,獲取版權。”在制作精品共享課時,強勝曾聯系一名教授,使用了其拍攝的100多幅植物圖片,商量出版時卻被一口回絕。后來他每到一地就跋山涉水去拍攝植物圖片,足足拍了10萬多張,分類、鑒定、標注,這才有了課程素材。而慕課本身的知識產權也讓人疑慮,其所有者是學校、教師還是平臺?目前尚無明確說法。
王自強今年曾到省內20多所學校,交流南大開展“慕課”嫁接“翻轉課堂”的經驗,不少學校躍躍欲試。但不少教師仍習慣傳統教學方法,學校相關配套政策還不完善,缺少經濟、知識產權方面的保障,怎么發動?
替代校內課程,
慕課推動教學改革
盡管與世界一流“慕課”尚有不小距離,但這并沒有妨礙各大高校鼓勵學生選擇慕課替代校內課程。
王自強說,慕課的教育理念革新,大學無法回避,課堂必須有深層次改變。“全球那么多名師在線學生為什么要聽你的課?老師的角色也正重新定位。”
南京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蔡穎蔚介紹,目前該校有近百門課程實現“翻轉課堂”,學校為此改造不少教室,3面是黑板,學生團團圍坐,出現了面紅耳赤的爭論、洋洋灑灑的板書推導、爭先恐后的操作演示、不時爆發的喝彩掌聲等傳統課堂罕見場景。其知識留存率達90%,而傳統課堂的學習留存率只有5%。
強勝告訴記者,從2015年起,南京農業大學面向全校25個班級開設的植物學課程不再有老師講授。學生課外自己聽課,老師負責監控、控制節奏。“一開始我也有點擔心,試驗下來發現效果很好,更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性、研究性學習。”強勝對利用“慕課”進行課程改革充滿信心。
建設慕課課程,
要有精品意識
業內人士表示,慕課有助于提高大學教學質量、促進高教改革,只是其功能的一方面。“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方,學到任何知識”,不僅是實現教育公平的一大利器,也將決定中國大學的世界影響力。
劉琳蔚2010年本科畢業,目前在南京一家公司工作。他去年也申請過一門有關財務的慕課課程,但最終沒能看完,“不夠有意思,討論區里也不熱烈,只是三兩個人留言。”對此,王自強認為,高校建設“慕課”要有精品意識,避免應付攤派、制作不達水準。
在強勝看來,與其各學校各自建設慕課平臺,不如打破校際壁壘,集中各專業具有優勢的多所學校力量,打造“精品”,實現課程共享、學分共認,“慕課對社會開放,體現高等教育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成本也得建立制度加以解決。”強勝建議,高校應提供完善的技術保障、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可將慕課課程納入教師原本考評體系中,打破與正常教學壁壘分明的局面,還需要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讓慕課在贏利基礎上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社會服務。
有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符合嚴格“慕課”定義和標準的課程,大概只有兩百多門。北京大學華文慕課總架構師張有明說,“如果學校在某些領域做不出來好的課程,那么把別人的課程資源利用好也不錯。一門好的慕課,或許抵得上100門平庸的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