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考點管理信息化初探
一、考點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考點管理現狀
國家開放大學課程全國統一考試考點(以下簡稱考點)是考生考試的場所,每學期審批、審核一次,包括對新申報考點資質的審批和往期正式考點信息更動的審核。目前考點的屬性包括:教學點名稱、教學點編碼、教學點層次、考點名稱、考點編碼、考點類型、考點地址、考點人數(本科人數、專科人數)、主考姓名、主考電話、紙筆考場情況(考場數、安裝監控屏蔽設備考場數、容納考生數)、機考考場情況(考場數、安裝監控屏蔽考場數、機考位數)、申報考點層次、申報理由等14項。如此多項目的考點屬性在省級分部申報考點時,完全是以word的形式填寫申報表,以紙質版寄送總部審批、審核,總部手工將信息錄入excel表格中管理,然后在紙質版中標注審批結果,留存備案。
國家開放大學現有4059個考點,且每學期都有幾十個新的考點在申報、審批,以目前審核、審批的方式進行管理,至少需要30個工作日完成,嚴重影響工作效率,這也與國家開放大學信息化管理理念嚴重不符。
2.考點管理存在的問題
(1)信息化系統功能缺失
目前的教務管理系統雖然包含有信息化的考點管理系統,但是不能實現考點審批、審核的功能。首先是考點屬性信息的不完全,只有一些基本屬性,考點的關鍵屬性,特別是現在關注的考點所屬教學點資質、考生信息、考場情況、申報理由等諸多屬性缺失。其次是屬性信息錯誤,現在系統中僅有的一些屬性信息,諸如考點編碼信息是錯誤的,僅代表了單位順序碼,而沒有體現實操中的編碼規則(紙質化考點編碼中體現)。因此現在的考點信息管理系統發揮的實際作用不大,不能用于考點資質的審批和信息更正的審核,反而造成了重復工作。
(2)紙質化與信息化系統信息不對應
目前的考點管理系統的作用在于省級分部根據審批的考點編排考場,但是問題在于屬性的缺失導致考場編排的不可監督。例如:紙質化考點信息表中申報了考生人數,且區分開本科人數和專科人數,也附有考場情況說明,包括可容納考生數、機考位數等,但這些屬性在信息化系統中不存在,因此總部不能了解省級分部在編排考場時的實際情況,考場是否能夠容納或者考場的實際數量等。其次紙質化考點信息和信息化系統考點信息不能對應造成了考點管理的盲區。國家開放大學4059個全國統一考點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總部僅僅依靠巡考、考點檢查等實地檢查是不可能全面覆蓋的,有些考點慢慢會出現軟硬件設備老化、管理松散等現象。只有通過現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才能準確了解每一個考點的資質和信息,隨時抽調每一個考點的情況,針對信息化管理中發現問題的考點,有重點的開展考點布控和檢查,這樣可極大的減少人力、物力、財力,也可高效管理考點的龐大信息。
二、建立完善的考點管理系統的必要性
1.及時掌握考點信息變更,細化考場編排
國家開放大學考點數量多,分布廣,并且每學期考點數量都在變化,而且,總會有一些考點會發生不可抗拒的突發情況,諸如自然災害導致的考點無法正常啟用、教室裝修造成的部分考場不能使用或者是機考設備損壞造成的機考位數不夠等,另外隨著考試改革不斷深化引起的留考壓力大、考場不足等情況也會發生。這些突發緊急情況經常會造成考務管理人員的措手不及并給考生帶來不便,也會嚴重影響考試的嚴肅性。深究原因,考點信息變更不及時是最主要的,而考點信息變更不及時是由于上報傳達信息緩慢影響了解決問題的進程。只有建立完善的考點管理系統,從頂層管理逐步下沿到省級管理、市級管理、縣級管理,形成有效的考點信息上傳下達渠道,且簡單、快捷、易操作,才能細化考場編排,進一步為考生考試提供便利。
2.動態管理考點屬性信息,為監管提供依據
考點屬性信息在管理上是動態的,諸如考點所屬教學點層次、考點層次、考點地址、主考信息等都有可能變動。有些考點明明早已變更了地址或升級了層次,但因為現有信息化系統的可操作性差,沒有及時的信息更正,一旦被發現原地址沒有組織考試而在新地址組織了考試或是跨層次組織了考試,那么嚴格意義上說屬于私設考點,應予以撤銷,發生這種情況時,考點負責人往往會覺得冤枉。舉一個真實案例:某分部因為考點屬性信息的管理混亂,與公示表中嚴重不符而多次被舉報,而且總部信息中記載的也是其原始信息,這種現象說明此分部脫離了總部監管,出現了監管盲區。因此只有所有的考點屬性信息實時動態管理,使信息及時、公開、透明,才能確保考試的公信力,也能為加強監管提供有力依據。
3.簡單便捷操作信息化系統,為有效溝通搭建平臺
眾所周知,國家開放大學辦學體系是非常龐大的,目前已有分部44家、學院10家,管理起來千頭萬緒,瑣碎復雜,但是就教育管理工作來說卻需要格外謹慎。現在考點管理系統信息量已如此之大,溝通已存在一定滯后性,何況整個辦學體系的信息化管理了。鑒于整個辦學體系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復雜和瑣碎,因此對工作人員的要求就非常高,需要多年熟悉專項工作的人員。以考點管理系統來說,每個省級或下屬辦學單位考務工作人員都需要培訓且經歷幾期考點申報工作后才能無紕漏地勝任此項工作,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工作流動性較大,如果僅依靠對考點信息的熟記及多年經驗才能完成工作的話,每當流失一個考點管理人員,那么后期的工作就會帶來很大的困難。況且整個系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一個分部或學院出現問題,其他分部或學院也會隨之受到影響,尤其是考試工作,有很強的時效性和關聯性。所以建立一整套信息化管理系統,從系統中可以了解每一項工作的全局和細節,依靠現代化手段簡單便捷地管理系統中的數據及相關信息,從人管升級到機管,既能提升系統內——哪怕到縣級管理層的有效溝通,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且保證辦學的嚴謹。
三、考點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構建
1.構建完整準確的信息平臺
構建考點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基礎是構建完整的、準確的考點信息數據庫。首先,教學點編碼、考點編碼要有統一的編碼規則,目前招生管理系統和教務管理系統中慣用的教學點編碼所代表的名稱、資質是不統一的,隨之考點代碼也不統一,分部在管理時也不確定以哪一個為準,而且現在的人工編碼也存在著管理漏洞。第二,教學點對應考點是一對多的形式,應將多個考點對應一個教學點的隸屬關系表示準確,方便查詢考點的組考單位。第三,考點地址上報時應有統一的格式,如郵寄地址一樣:省、市、區(縣)、街道等,且按照就近區域劃分,以確定考點的分布情況和密集程度。第四,考場情況尤其需要細化,每個考點的物理考場數、機考考場數、考場規模、機考位數等要準確量化,還有屏蔽、監控設備安裝數量要與每個考場逐一對應,要記錄其運行情況和自然損耗程度。這樣通過系統即可知曉考點的軟硬件設備情況、地理位置、規模大小等。
2.構建與多項業務互通的共享平臺
考點管理系統不能是一個孤立的信息平臺,孤立的信息存在片面性,不能全局宏觀管理,應和招生、學籍、考試安排、試卷征訂、成績登錄等緊密聯系。從招生信息上可以知曉教學點所在地,教學點資質,包括師資隊伍,因為師資隊伍的情況也可反映考試管理隊伍的情況,還可了解生源的規模、增減情況,以確定考生的規模、分布等。從學籍信息可以知曉考生的歸屬及管理,國家開放大學是不允許異地考試和跨層次考試的,考生的學籍情況也和試卷征訂情況緊密相連,因為試卷征訂是以教學點為單位,通過教學點考生的在籍數量、報考數量征訂試卷,可是現在信息不通的情況下,只能按照分部上報情況征訂試卷,這里面存在一定的試卷流向不明的隱患。而且平臺數據達到互通,對于做考試安排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可以了解在籍考生的學習專業科目情況,將人數多、密度大的報考科目編排集中,減少考生考試的時間及經濟負擔,進一步提升考生服務。考點管理是考試各環節的基礎和前端,后期與考生成績登錄也是緊密相關的。現在有一些舉報是關于成績登錄錯誤或違紀登錄錯誤的,如果系統信息互通,將來可以擴展精確到每一名考生當時考試所在的考場考座號、試卷保存位置,方便追溯當時的考試情況和答卷情況,方便查詢責任歸屬,也能及時的糾正成績登錄錯誤。
3.構建可遠程交流指揮的交互平臺
信息化系統平臺如果只是單純的上傳下達數據信息的平臺,恐怕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將來的信息化平臺應該是可以交互、交流的,應該具備視頻、音頻輸入、輸出功能,可以與分部的考試工作人員遠程交流并進行遠程指揮操作,這樣就解決了考點申報、審核、審批過程中出現的不會操作、錯誤操作等問題。對于不熟悉考點管理的分部考試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遠程視頻、音頻交流、遠程協助操作進行指導,對于操作失誤也可進行遠程指揮更正,解決了目前通過電話交流不具可視性和實時性的問題,交互平臺猶如現場面對面交流一般,順暢易懂。而且利用這樣的信息化系統,還可直觀的看到考點考場情況,現在通過上傳照片、錄像的形式匯報考點的情況其真實性和實際效果不得而知,以后總部通過信息化系統,可以在考試期間隨時抽檢考點某個考場的實時情況,也可在開考前統一檢查考場環境及軟硬件情況,還可遠程監控監考員培訓、考務工作室工作情況,甚至可以監控試卷保密、教師閱卷、成績登錄等現場情況。雖然這種交流、指揮、監控不能全面的、完全意義上的代替監控系統,但和監控系統不沖突,可以輔助其發揮作用,尤其可以在不具備安裝監控系統的邊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起到重要作用,而且簡單易實現,總部人員在辦公電腦前即可操作,考點工作人員在配備筆記本電腦和攝像頭的情況下也可操作,真正實現了開放式大學,遠程教育、管理的辦學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