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科技東風 行智慧教育 惠全民學習——西安電大智慧學習的探索與實踐
互聯網時代為現代開放式教育的實踐提供了更加先進的社會和技術條件,而以信息科技為基礎的、順應現代教育的文化理念而應運而生的“智慧教育”和“智慧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為本,育人為目標的教育理念。西安廣播電視大學(以下簡稱“西安電大”)作為一所以遠程教育為特征的開放大學,為適應全民、全域、全時的開放教育需要,近年來結合自身實際,以“智慧教育”為抓手,按照“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打造開放式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實現智慧型的人才培養”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多措并舉,構建獨具特色的西安電大智慧學習體系
(一)以人為本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建立智慧理念,科技助力教學。西安電大堅持內涵發展,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注重教育供給側方式轉變,以滿足社會需求和學生需要為出發點,圍繞培養目標和培養質量,不斷優化教學設計,始終明確與普通高校錯位發展的定位,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應用型專業人才為發展目標。以信息化作為支撐,依托信息技術,建立智慧學習理念,積極實踐智慧學習模式,虛擬現實相結合,增強體驗式教學,為學生了提供隨時隨地可學的良好人文環境。注重學生在智慧學習中數據收集與分析,及時反饋到教學中。
改革課程體系,豐富教學資源。注重教學頂層設計,在教學模式上,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西安電大應用智慧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成效,實施智慧學習計劃,加速推進教學模式的變革。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系列精品微課程,系列名家講座等豐富多樣的優秀特色課程資源;開展基于信息技術的模擬仿真實踐教學課程,引進VR、AR等新技術,豐富實驗實訓教學資源;改善實踐教學環境,加強實踐教學設計,提升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積極推進單科課程注冊試點,建立開放課程體系,建設“土建類”“管理類”“財會類”“教育類”等多個精品課程群,突破專業限制,建設靈活、便捷的“課程超市”,不斷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內外兼修提升教師智慧教學水平
管理創新,加速教師專業成長。創新教師管理體制機制,建立了科學的考評體系,以質量考核為主,體現“優績優酬”,打破固有的職稱界限,實施合理的“準入退出”機制。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顯著提高,精神風貌煥然一新,形成了一支肯干、能干,素質、業務、作風過硬的師資隊伍。
凝聚共識,促進教師角色轉變。突出教師主力軍作用,不斷優化結構,加強教師研究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提升教師對轉型后人才培養目標及智慧教育內涵的認識,體現全新教師角色定位,推進教學的整體實施。教師逐步轉變角色,以智慧教育理念為指導,關注學習人群學習背景、職業特征、年齡階段的劃分,根據學生學習習慣、學習特點等,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
開展專題培訓,提升教師信息素養。近年來,學校先后邀請韓國國立開放大學鄭光植教授、北京大學郭文革副教授等專家進行專題講座與學習交流,大力培養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推動課程教學與信息資源的有機融合,滿足學生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加強教師智慧學習環境技術與教學的融合能力培養。學校通過名師培養計劃、教師互學互助促提高的觀摩教學等活動,以課堂為平臺,以教學為抓手,以評促教,提升教師專業學術與教學能力水平。
(三)科技引領,升級智慧學習硬件環境
通過“兩平臺一終端”實現學習便捷化。通過國開學習網和西安電大選修課云平臺,以及可移動輔助學習載體——“任我學”APP,實現教學教務管理系統數據互通,學生學習支持服務效能提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2017年春至2018年初,選修課云平臺累計注冊12萬余人次,“任我學”移動APP注冊使用萬余人。
建設互聯網+智慧學習環境,實現教學精準化。學校建設錄播教室1間、云教室3間、3D虛擬演播室2間、演播室1間、多媒體教室30余間、智慧教室5間、VR智慧教室1間、協同備課室1間。智慧教育環境能讓學習者充分感知學習情境,使之能夠在與教師充分溝通的(人機交互)狀態下完成學習過程。通過后臺大數據分析學習者特征,比如對到課人數、學生回答問題的數量、學生狀態、學習時段等數據的分析,更好地了解學生需求、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逐步實現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全方位做好支持服務,使教學模式更精準、更及時、更高效。通過“互聯網學習+移動學習+混合式特色學習+訂制課程學習”的方式,西安電大打造了電大系統獨一無二的智慧學習環境。
建設全民智慧學習體驗中心,推廣終身學習理念。學校精心打造全民智慧學習體驗中心,于2018年1月正式免費對外開放。該中心集學習、教育、文化、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由校情綜合展示室、教學資源展示室、智慧教室、VR/AR體驗室和閱讀交流吧五個區域組成。通過展示現代教育信息化技術,傳播全民終身學習理念。截至2018年6月6日,共接待來訪者1900余人。來訪者紛紛表示:“大開眼界,形式有趣新穎!科技感十足,互動效果逼真!”“教學理念先進,學習靈活,選課方便,真的可以使工作學習兩不誤!”從而有效推廣了智慧學習與終身學習理念。
(四)多元保障扎實推進智慧學習
應用大數據,支撐精準化服務。不斷深化教育技術的應用,注重個性化學習、大數據精準服務、多終端自主學習。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全面分析學生學習行為,為學習活動的預測與干預提供科學依據。建立大數據分析模型,開展過程性評價,全方位、智能化支持學生學習。
統籌精品直播課,實現教學共享。校本部統籌組織,面向全系統,匯集優秀師資,精選課程,統籌規劃課程教學。通過互聯網實現“一點播放、多點共享”,實現異地同步接收教學;多種移動終端同步收看,學習便捷;同步錄制資源,推送至網上“直播課堂”。
二、成效初顯,持續發力推進智慧教育
(一)學生內生動力不斷被激發
智慧教育使學習內容更多樣,教學形式更豐富,教學互動更充分,課堂效率更顯著。如教師在校本部進行統籌直播課授課,學生可就近在各分校智慧教室收看并參與互動;《事故管理與應急處置》《物業設備設施管理》《幼兒園班級管理實務》等多門課程已完成VR資源建設并投入使用,便捷靈活的學習方式,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斷增強。
(二)智慧型教師團隊日趨成熟
教師“以課堂為平臺,以教學為抓手”的支持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真正實現了師生互動零距離、自主探索零約束、指導學練零脫節、真實評價零差錯。理工教學部教學團隊打造了《安全技術與管理》自建專業所有課程。2017年春季啟動招生,目前在校生700余人,發展勢頭良好。
(三)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
管理隊伍利用大數據,以學生為中心的支持服務能力明顯提升。2018年春季西安電大首次啟動智慧教室進行統籌課直播,播課工作進展順利。共選取6門統籌課程在智慧教室授課。其中財經類、文法類、理工類課程各2門,共計選課人數為6270人次。
(四)教育與信息技術融合加深
學校組建了以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為主體的專業課程教學團隊,并不斷加強協作創新,提升專業水平和實踐技能,共同進行教學設計,制作國開精品課程7門,網絡課程36門,其中榮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10門;建設系列微課243個,系統講授4708節,統籌課631節,教育與信息技術進一步融合。
(五)智慧教育助力學習型社會建設
2013年7月,西安電大首批成為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成果認證中心(西安分中心),學校還承擔了“西安市市民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建設任務,現已開通西安電大學分銀行信息平臺,實現了電大學歷教育、社區教育、各類培訓課程學分的積累、存儲與轉換,極大地推進了學歷教育和各類培訓融合,有利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西安廣播電視大學將緊密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的智慧教育的建設目標,將先進技術融入教育,為不同學習者提供全新學習模式,讓學習真正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以更開放、優質的終身教育服務滿足市民更高品質的學習需求,適應國家和新時代發展需要,在學習型社會建設及人才培養上發揮重要的作用,建成立足本地域,輻射廣泛的,面向全民、全域、智慧化的一流開放大學。(攝影:姚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