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 首頁 校園文化

【學子風采】 突出重圍摘得“山花”——葛招龍喜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

簡介:葛招龍,寧海電大2020秋國家開放大學建設工程管理專科學員,寧波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寧海傳統(tǒng)戲臺建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寧波最美古建筑守護人。從事古戲臺、古建筑修復、保護和建造工作20余年,始終致力于古戲臺和古建筑的保護、弘揚及傳承工作。先后主持修繕了古戲臺、古建筑群160余處,是寧波市古戲臺、古建筑修繕保護業(yè)界的中堅力量和引領者。創(chuàng)作的作品《人生?戲臺》,先后代表寧波、浙江參加了“浙江工藝美術雙年展”“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等文藝展出,獲得第八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他的事跡、他的作品先后被央視《探索發(fā)現(xiàn)》和《地理中國》欄目、《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浙江日報》等各級媒體深度跟蹤報道30余次,在社會各個層面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深刻的反響。

近日,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評獎結果正式揭曉,國家開放大學寧海電大學員葛招龍的《人生?戲臺》摘得“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yōu)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經(jīng)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的全國性民間文藝獎。作為全國民間文藝最高獎,本屆“山花獎”共評出獲獎作品20部(件、套),其中優(yōu)秀民間文藝·學術著作4部(套),優(yōu)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5部,優(yōu)秀民間文學作品3部,優(yōu)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8件(套)。

葛招龍的作品《人生?戲臺》是按照寧海傳統(tǒng)戲臺縮小一半比例克隆出來的“古戲臺”,歷時五年完成,2021年12月15日參加第八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評選,如愿以償獲得了“映山紅獎”并入圍“山花獎”。于2021年12月25日與2022年1月17日,先后碾轉徐州與杭州參加“山花獎”的初評、終評,從全國各地選送的80件民間工藝美術作品中突出重圍,脫穎而出,喜摘“山花“歸。

大手筆

葛招龍克隆的“古戲臺”是本屆參評“山花獎”所有作品中體量最大的一件,在省評、初評、終評過程中都是用集裝箱運載,且在每次評展過程中需要10余個專業(yè)工匠花費五六天時間跟班拆卸拼裝。

作品《人生?戲臺》是按照清中期寧海傳統(tǒng)戲臺建造技藝創(chuàng)制的。該“古戲臺”形制為四翹角歇山式,整體框架遵循“天圓地方” 的設計理念,四面按照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方位設計布局。四根鼓形臺柱置于四個同一水平線的石磉子之上形成“四平”,上下八根額枋與四根鼓形臺柱以四方的“井”字形相互連接形成“八穩(wěn)”,呈“四平八穩(wěn)”之勢。下四根額枋承托臺面,上四根額枋支撐三層如意網(wǎng)格拱,承托穹形藻井。戲臺外形高6.6M,長、寬各5.3M,臺面離地0.6M,總體只有現(xiàn)存古戲臺的一半大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觀又可演。

該作品建造形制與組成構件集寧海眾多古戲臺之長。其選料嚴格,甄選有年份的香樟木、烏楮木、老柏木、老杉木及本地松五種木材,寓意“五世其昌”。其工藝復雜,整個戲臺構件達9000余個,不用一顆釘子,完全利用榫卯和斗拱對接交疊而成。其雕刻精細,所有構件的圖案飾紋都是雕匠們精心繪制、一刀一鑿雕刻而出,圓雕、鏤雕、深浮雕、淺浮雕手法具顯,龍鳳麒麟朱雀諸種神獸,梅蘭竹菊荷花牡丹各式花卉,才子佳人帝王將相各身份,福祿壽八仙神話人物各神靈,封神榜三國演義水滸傳各戲劇,篆、隸、楷、行、草各字體……每一構件雕刻栩栩如生,形狀各異,寓意不同。一個小小的藻井圈護欄喜鵲構件就因一個微小變化又分喜得蓮藕、喜中三元,一般人根本不會留意到。尤其是螺旋式藻井, 由16行16列雕刻精細的龍鳳昂層層堆疊,層層出挑,自左向右盤旋而上,昂與昂之間由升斗、榫卯和吸音板、消音板、放音板連接,每個昂身外掛一個如意瓜果拱,形似龍爪鳳翅,昂尾歸于明鏡,猶如盤龍歸于頂部,因此又稱盤龍頂。

大情懷

古戲臺是鄉(xiāng)土建筑,也是歷史文化,承載著厚重的地域文化記憶,寄托著人們心靈深處的鄉(xiāng)愁。歲月總被雨打風吹去,20世紀50年代全國尚遺存古戲臺約10萬余座,而2008年調查統(tǒng)計時僅剩下了1萬余座,古戲臺的消亡速度之快,使得它的保護性修復工作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葛招龍出生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五匠之鄉(xiāng)”寧海,18歲開始拜師學藝,3年后出師,靠著一手精湛的木作技藝走南闖北。隨著古村落保護的重視,葛招龍發(fā)現(xiàn)古建筑修復需求不斷增大,于是他喊上四鄉(xiāng)八里的能工巧匠聚在一起,于2011年組建了一支古建筑修復隊,開始接收各種各樣的古建筑修復項目。2014年,浙江三門東屏古村慕名邀請葛招龍的古建筑修復隊修繕他們的古戲臺。第一次接觸古戲臺修復項目,雖然是局部修復,但其中奧妙無窮,葛招龍感到興趣無窮,從此一頭“鉆”進了飛檐翹角、雕梁畫棟的古戲臺。

古戲臺營造技藝濃縮了諸多文化元素,是民間鄉(xiāng)土建筑中一項重要的傳統(tǒng)技藝,集木作、雕刻、泥水、彩繪、油漆等多種綜合技藝,相比其他古建筑修復工藝更為復雜,技術難度更高,系統(tǒng)性更強。別看葛招龍斯斯文文,但有一種天生不服輸?shù)男愿瘢y度越大越想鉆研越想挑戰(zhàn)。寧海是中國唯一的“古戲臺文化之鄉(xiāng)”,現(xiàn)存也只有120余座,其中十座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戲臺保護任重道遠。作為寧波市級古戲臺非遺傳承人、寧波最美古建筑守護人的葛招龍,倍感責任重大,他希望以自己的綿薄之力承托起一份保護古戲臺的責任,這是一種鄉(xiāng)愁情結,也是一份文化情懷。從2014年起至今,葛招龍已帶領其團隊修復了寧海及周邊縣市的幾十座古戲臺。

2016年,葛招龍團隊接下了一市鎮(zhèn)里岙村南一臺的整體修復項目。南一臺是寧海出南門最好的古戲臺,因其戲臺螺旋藻井的復雜建筑工藝被稱為“寧海一絕”。該戲臺建成于康熙年間,已有300年左右的歷史,由于年久失修,古戲臺出現(xiàn)了腐朽、脫落、漏水等現(xiàn)象。之前,他們搞古戲臺修復都是局部修復,哪里壞了修哪里,可這一次不一樣,需要整體拆卸修復,不然有坍塌之憂。他們對整個戲臺進行立體解剖,把每個部件一個一個拆卸下來,然后一個一個標上序號,把立體的戲臺變成一個個平面的構件排列。再通過現(xiàn)代技術對原有的構件進行防腐、防蛀、防火處理,部分損壞的進行修補,完全損壞的進行仿制補充。最后把平面的構件一個一個榫卯拼接組裝回立體的戲臺。葛招龍和他的團隊歷時三個月成功修復了南一臺。中央電視臺“探索發(fā)現(xiàn)”欄目組曾以《戲臺藻井》為題,專門紀錄了南一臺藻井修復全過程。

南一臺整體修復的成功,使得葛招龍團隊更為全面地掌握了古戲臺營造技藝,同時更加堅定了他對古戲臺修復的執(zhí)著追求,也使葛招龍萌發(fā)了克隆“古戲臺”的想法。2017年,他去素有“中國古戲臺博物館”之稱的樂平采風,看到有宅院臺,便有了“家中有個古戲臺”念頭,揮之不去。于是,葛招龍在勞作之余奔波考察縣內各個古戲臺,2017年僅城隍廟古戲臺他就跑了20多趟,而且一呆就是半天,細心地研究每一個組件的構造,如癡似狂。同時,他還向有關古戲臺文化研究專家學習取經(jīng),特別是從寧海古戲臺保護“第一人”徐培良先生那學到了許多東西。

大工程

要在家中建造一個“古戲臺”成了葛招龍心心念念的愿望,但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建造一個古戲臺談何容易。

首先是資金問題。克隆“古戲臺”投資不是一般的大,葛招龍這些年雖然賺了一些錢,但與之相去甚遠。葛招龍覺得這個理想太遙遠,都不敢說出口,但心中有念想,最終還是沒忍住與志同道合的朋友隊友說道說道。想不到話一說出,眾人云集響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葛招龍一咬牙就干了起來。

其次是圖紙問題。修復古戲臺可以一層一層地把構件拆下來,把損壞的部分找來同年代的木頭進行修補或替換,再按原樣一個一個拼裝回去。但“克隆”一座比例縮小一半的古戲臺,又能融寧海古戲臺之長,是難上加難,是一種創(chuàng)新,也是一種挑戰(zhàn)。無論是樣式還是比例,沒有現(xiàn)成的書籍可參考,都是“白紙一張”。葛招龍沉下心來,細細琢磨祖輩口口相傳的技藝口訣,結合多年修復古戲臺的實踐經(jīng)驗,按照寧海現(xiàn)存古戲臺的形制和尺寸,在薄木板上按比例描摹、切割出戲臺的每一個部件。這個“圖紙”實際上就是一個實物模型,以工匠的術語來說就是打樣。然后把一個一個部件式樣拼接起來看效果,不行再推倒重來。如此反復,一改再改,畫圖紙就耗時整整一年。

然后是工時問題。克隆“古戲臺”是項費力又費時的工程。作品《人生?戲臺》是以寧海城隍廟古戲臺為基本外型,并集合寧海多個古戲臺的精華,按比例縮小,深度創(chuàng)作,雖然這個“古戲臺”小了近半,但是工時和構件一樣都不能少,反倒對雕刻的精細度要求更高。為此,葛招龍帶領團隊足足花了兩年多時間,精雕細刻了約9000余個構件,并準備了一批預備件,逐一標上編號,于2020年12月30日才真正開始在老家岔路鎮(zhèn)湖頭村“楓湖廬“院子里開工搭臺。然后他們是搭了拆,拆了搭,在搭建中不斷地修改完善,整整又花費一年時間才完工。從采風到設計,從構件制作到整體搭建,再到改進完善,這個純手工打造的“古戲臺”前前后后歷時五年,差不多花費近萬工人力,古代的“千工床”“萬工轎”不欺后人。

在家克隆“古戲臺”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重視,縣領導和專家專程到“楓湖廬“考察指導。““古戲臺”也引起了眾多媒體的關注,《浙江日報》、中國藍新聞客戶端、《光明日報》相繼報道了《寧海巧匠:“克隆“國寶戲臺》、《葛招龍:把古戲臺“搬“回家》、《葛招龍:讓國寶戲臺重現(xiàn)古韻》。

葛招龍說,領導的關懷、專家的指導、媒體的宣傳增添了團隊的信心和動力,《人生?戲臺》的創(chuàng)作過程也是團隊自身修養(yǎng)的提升過程。葛招龍深知自身對古建文化和建筑專業(yè)系統(tǒng)知識有短板,于是在2020秋到寧海電大參加建設工程管理專科學習,同時他還鼓勵他的團隊其他成員葛主勇、葛民部、葛子恒、李恒產(chǎn)等分別報讀了國家開放大學建設工程管理、工商企業(yè)管理等本、專科專業(yè),并包攬了他們所有的學費和教材費。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獲獎之后的葛招龍謙遜如初,他說獲獎不是他的終極目標,修舊如舊是他的執(zhí)著理念,從事古建筑修復事業(yè)是他永遠不變的初心,“山花獎”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他會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更長。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百乐坊百家乐娱乐城| 迪威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 A8娱乐城官网| 百家乐官网赌场破解方法| 青铜峡市| 百家乐官网技巧玩法技巧| 百家乐必赢术| 电子百家乐官网博彩正网| 什么百家乐官网平注法| 百盛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钱柜娱乐城怎么样| 在线百家乐大家赢| 百家乐官网保单详图| 玩百家乐出千方法| 百家乐官网赌博机假在哪里| 博彩网皇冠| 博彩百家乐在线| 扎鲁特旗| 战神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干洗店| 百家乐分| 百家乐官网必胜方程式| 德州扑克 比赛| 百家乐娱乐送白菜| 大发888娱乐场and| 百家乐网站排行| 澳门博彩娱乐有限公司| 棋牌英雄传| 至尊百家乐奇热| 新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推筒子| 大发888网址是什么| 百家乐官网五湖四海娱乐网|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iypu| 百家乐官网娱乐礼金| 龙江县| 百家乐平玩法可以吗| 同乐城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长玩必输| 玩百家乐官网犯法| 永利高投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