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榜樣 | 董彩云:永葆從教初心 勇擔育人使命
編者按:弦歌育棟,風帆新揚。近日,國家開放大學杰出校友評選結果出爐,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328名校友獲此殊榮。他們以素養為軀、技術為翼,堅韌自信、求實進取,書寫獨屬于國開人的奮進詩篇。即日起,“國開之聲”將精選部分校友故事,通過回顧他們的杰出事跡,傾聽他們的人生感悟,感受學校辦學45年來的人才培養成果。
董彩云,女,1970年生,中共黨員,2000年秋就讀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現國家開放大學)小學師資教育專業專科班。現任甘肅省臨夏開放大學副校長(兼臨夏州教師培訓中心副主任)。曾獲評全國模范教師、甘肅省“園丁獎”等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第十三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出生于一個教育世家的董彩云,從小受到祖輩們的熏陶,立志要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初中畢業后,她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師范學校,并在1989年8月光榮加入人民教師隊伍,使夢想變成了現實。隨著終身學習理念的普及,為了提高自身教育教學能力,2000年秋季,董彩云報讀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現國家開放大學)小學師資教育專業專科班,并于2002年順利畢業。通過系統學習,她掌握了更多專業知識,教育觀也隨著學習不斷改進。
牢記使命 堅持教學研究并重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董彩云時刻銘記這句話,并把它作為座右銘,始終不忘從教初心,牢記育人使命。從教三十年多年來,她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她淡泊名利、樂于奉獻,深受學生、家長愛戴及同行認可,在教育領域和社會上都享有較高聲譽。
董彩云愛崗敬業、團結合作、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可貴品質一直感染著身邊的同事和學生。她還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把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了教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教書育人神圣使命。
一邊教學,一邊從事教育研究是董彩云多年來的習慣。在教學中,她始終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課堂上,堅持“問題即課題”的理念,認真收集資料,把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并歸類整理,加以研究、總結。她先后主持完成《民族地區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實效性的研究》等多個省級課題;出版專著《參與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主編《讓研究成為一種習慣》等教育書籍;參與編寫《特殊兒童教育》等6本校長培訓教材……這些教學研究成果得到了教育界同行的一致好評和大力推廣。
董彩云還承擔了甘肅省40個縣的校長培訓工作、臨夏州新招錄教師培訓工作及全州“師德師風”專題培訓工作。她也是全國教師資格省級考官、全國名師優課的評委。董彩云提倡的參與式教學理念,創新了教學操作模式和實踐方法,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能力,為更多學校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了可借鑒的教學模板,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其研究成果顯著。
潛心業務 助力教師能力提升
2021年,董彩云調任臨夏開放大學副校長一職,分管學校教育教學、教師培訓等工作。調任后的董彩云迅速轉變角色,投身開放大學各項工作,潛心研究業務,穩步推進開放教育教學工作。在職期間,她牢固樹立“生源就是生命線”的思想,切實落實招生工作在學校發展“重中之重”的地位,組織召開系統招生工作會議,確保“個個肩上有擔子、人人身上有任務”。
為了更好地調動教職工招生工作積極性,董彩云提前謀劃,親自帶隊深入機關單位、醫療機構、政法系統、金融系統、各縣市中小學幼兒園、社區鄉鎮開展招生宣傳工作。在國家開放大學系統辦學評估期間,她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對系統評估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根據學校自評及甘肅開放大學預評估專家組的反饋意見,凝心聚氣、勇擔重任,有針對性地細化工作,親自負責對賬銷號等工作,認真學習落實甘肅開放大學“12355”思政育人模式和線上線下融合、導學助學自學一體化模式,并積極開展推廣工作。
作為臨夏州教師培訓中心副主任,為提高州級教師培訓質量,更好地掌握一線教師對培訓的需求,了解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董彩云帶領相關科室人員深入各縣市、校,通過問卷調查、座談交流、現場訪談等形式開展教師培訓調研活動,完成教師培訓需求調研,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為轉變培訓方式、實施有效培訓、提高培訓質量提供了科學依據。2021年12月至今,董彩云共組織開展全州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專題培訓、骨干教師培訓,中小學校長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等專題培訓46期,共19041人次參與,有效提升了各級各類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書育人本領。
示范引領 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作為全國模范教師、特級教師,董彩云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和培養工作,助力鄉村振興。2015年,經甘肅省教育廳批準,董彩云成立隴原名師董彩云工作室,2017年,她在東鄉縣又成立了二級工作室,助力鄉村骨干教師培訓工作,為東鄉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東鄉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特級教師,董彩云在語文教學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指導多位青年教師參加省州賽課活動并獲獎。董彩云每年都會帶領教學名師,走進偏遠山區學校送教送培,幫助教學能力相對薄弱的學校提升教學能力,搭建城鄉教育聯系的橋梁,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董彩云以高尚的師德、優良的作風、扎實的學識當選第十三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她時刻踐行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經常走訪村戶,聽取人民心聲。她深刻懂得全國人大代表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份責任,不僅是一個稱號,更是一種使命,她始終不忘“教育工作者”和“群眾代言人”的雙重身份,大膽為教育發聲,積極為教師代言,提出“增加教師隊伍編制、加大培養培訓鄉村教師力度、加大民族地區教育幫扶力度”等建議,為臨夏教育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每年兩會結束,她都會把宣講兩會精神作為重要工作之一,第一時間深入機關、企業、學校、社區等,將兩會精神傳遞到大山深處,2018年至2023年,累計宣講90多場次,并獲得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2019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審議。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董彩云提議修建臨大高速公路,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現場回應,2023年11月,總投資98.5億元的臨大高速公路正式通車,結束了當地保安族聚居區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大大提振了當地老百姓的致富信心和生活幸福感。2023年12月,臨夏州積石山縣突發地震,臨大高速公路成為連通震區的“生命通道”。
董彩云一片丹心為人民,滿腔熱血為教育,在教育戰線上默默無聞、辛勤耕耘,譜寫了一曲動人的教育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