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學子】 黃志麗:老百姓的“知心法官”
扎根基層審判一線18年
辦結5000多件民商事案件
40%的案件立案7天內調解結案
服判息訴率高達99.7%
……
這些數據的背后是一位法官忠誠履職、堅守法律底線、詮釋法律莊嚴和溫暖的真實寫照。她用一個個實際行動為自己贏得了“時代楷模”“最美奮斗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本期,我們將帶您認識這位畢業于國家開放大學的優秀學子、老百姓心中的“知心法官”——黃志麗。
懷揣“俠女夢”的基層法官
出生于福建省南靖縣普通家庭的黃志麗,從小便有一個“俠女夢”。
年少時,同齡女孩迷戀的是言情小說,黃志麗卻癡迷于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行俠仗義”“救民水火”的思想也漸漸在她心中生根發芽。
1992年,高中畢業的黃志麗考入福建廣播電視大學文秘專業。大學畢業后,她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順利入職漳州薌城區人民法院。從此,便開啟了她的“俠女征程”。
作為一名基層法官,她深知法官辦的不只是案,更是心,只有與老百姓真正交心,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司法需求。
為了理清案件,她跑上跑下,挖地三尺尋找關鍵檔案;為了化解矛盾,她不顧臟臭,照料全身癱瘓的農民工。此外,她還自掏腰包給民工買快餐,連續3年照顧因交通事故致殘的耄耋老人……
“我總相信,一次行動勝過多次空談,只要真心替老百姓著想,堅冰也能被融化。”樁樁件件,黃志麗以切實的行動,努力減少錯案發生率,實現法律規范與道德人情的互釋交融。
此后的二十余年,黃志麗繼續在審判臺上踐行著俠女道義。正如她在黨的十九大期間介紹自己時所說:“少女時代我有個‘俠女夢’,一心想匡扶正義、扶弱濟貧。很幸運的是我成為了一名人民法官,我的‘俠女夢’在法官生涯里得到了實現。”
百姓身邊的知心法官
在人們的認知中,身披法袍、手持法槌的法官往往莊嚴肅穆,讓人望而生畏。黃志麗似乎有些特殊。
在她與群眾的相處中,大家常常以“丫頭、閨女、妹子……”等稱呼,見面亦是熱情問候。對此,黃志麗頗為驕傲:“這多親切呀!這是百姓把我當成他們的親人、朋友。”
多年來,黃志麗調解辦案都是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緊貼當事人的心聲。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巨額財產,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因此,她被親切地稱為“知心法官”。
2012年6月,“黃志麗法官工作室”設立,這是福建省首個以優秀法官名字命名的社區法官工作室。黃志麗帶領年輕的法官團隊,深入社區、鄉村開展巡回辦案、現場調解、法律咨詢等工作,化解矛盾、消解隔閡,為群眾零距離提供法律服務,將司法為民進行到底。
以終身學習更好地踐行為民初心
永遠保持一顆求知之心,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是黃志麗多年來始終奉行的準則。
工作后,她深感自己的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提升自己的專業度和工作效率,黃志麗選擇繼續深造。2001年9月,她進入國家開放大學漳州電大進修法學專業。回憶起進修時的校園時光,黃志麗感觸頗深,她說,此次進修對對她的工作轉型和更快適應工作環境提供了很大幫助。
此外,她還自學醫藥學、會計學、心理學等知識,考取了婚姻分析師資格證書……
辦案過程中,兢兢業業的黃志麗還摸索總結出一套“三個貫穿始終”的工作方法,即“調查研究貫穿始終,減少錯案發生概率;親和調解貫穿始終,彌補剛性司法不足;釋法析理貫穿始終,實現法律規范與道德人情的互釋交融,充分體現法院工作的定紛止爭效能”,努力夯實公正司法的基石。
光陰荏苒,當年那個懷揣女俠夢的小姑娘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如今,身居審判臺的她,緊握法槌,始終把追求公平正義當成人生目標,用她的專業、敬業,為人民筑起一道堅實的法治文明之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