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校園文化

【學習風采】吳玉梅:代言新昌大佛龍井,90后茶二代改變人生

“十四五”之際,浙江的80、90后鄉村青年們,在“共富”的道路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錢江晚報《有風景的思政課》欄目聯手浙江開放大學,走入浙江各市縣鄉鎮農村,從浙開大培養的農民大學生的創業故事中,感受他們對共同富裕的全新理解。

第一站,我們走進紹興市新昌縣西山茶園。清明將至,作為盛產大佛龍井的產地,新昌正處于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而如今,新昌縣不僅有采茶炒茶的傳統茶農和茶廠,還有一群“茶藝西施”,為家鄉的龍井大力宣傳。

1993年出生的吳玉梅就是縣里最有名的“形象代言人”,這個茶農孩子的人生,因回歸家鄉,投入鄉村振興事業而騰飛。

吳玉梅

舞臺夢意外受挫 茶藝培訓開啟新人生

10年前,在嵊州越劇藝術學校畢業大戲上,吳玉梅演了一出《黛玉葬花》。作為一個花旦,祝英臺、林黛玉都是她擅長的角色。畢業后順利進入樂清越劇團,老師們都夸她有天賦,誰知道舞臺夢才剛起步,就因為意外中斷了。

原來,吳玉梅的皮膚竟然對油彩過敏,根本扛不住天天上妝演出。“以前在藝校里都在練基本功,不會頻繁上妝,沒有發現這個致命的問題。”玉梅說。

她從小的越劇夢就此葬送。被迫轉行的吳玉梅,拿著一張中專文憑著實迷茫了。回到新昌老家,她對著家門口的茶山發呆,“往后的路該怎么走?”

那時吳玉梅不知道,眼前這片從小喝到大的大佛龍井,會讓她收獲新的人生。在十字路口,她幸運地遇上了領路人——浙江開放大學新昌學院院長呂美萍。

那是2013年,呂美萍正在學校里開辦茶藝培訓班。這個培訓班主要是面向普通市民的,因為新昌盛產大佛龍井,有許多茶農和茶產業相關從業人員。在人群中,吳玉梅引起了呂美萍的注意,“當時就覺得這個小姑娘氣質很好,很有培養潛質。”

了解到她是戲曲演員出身,正在事業轉型迷茫期,呂美萍向吳玉梅拋出橄欖枝,“想不想成為茶藝師?”

吳玉梅和呂美萍

8年煉成國家一級茶藝師 家鄉的大佛龍井由她代言

其實,吳玉梅的父親就是個茶農,她家也有茶園。但她以前從沒想過“繼承家業”。“茶對我來說實在太平常了。”吳玉梅坦言,像她這樣的90后一代年輕人,并不想要重復父輩的人生。“因為茶農太苦了。小時候經常看到父母炒茶到深夜,茶鍋特別燙,爸爸手上都是繭子。”

浙江開放大學新昌學院給她打開了全新的舞臺。在這里,她不僅完成了大專和本科學業,還通過茶藝師的培訓和比賽,迅速成為新昌縣的“明星”。

茶藝師的技能培訓,從初級開始走到國家一級,通常來說需要20年,但吳玉梅只用了8年。“因為年輕人有一個迅速成才的‘綠色通道’,就是參加省級和全國的茶藝職業技能比賽。”呂美萍告訴記者。

2016年,浙江省要舉辦茶藝師職業技能競賽,浙江開大新昌學院重點培養吳玉梅參賽,拿到第一名。同年,她代表浙江省參加第三屆全國茶藝師職業技能總決賽。

比賽中,選手不僅要能區分四大產區六大茶類,不同種類茶葉的不同沖泡方法,還要審評茶葉的品質。為此,呂美萍帶著學生到茶山、茶廠,向茶農們學習,觀察采摘和炒制過程,再把這些茶帶回家開湯審評。

在這個過程中,吳玉梅掌握了茶葉甘苦的秘密。

以綠茶為例,殺青是綠茶工藝中最重要的一步,但有些茶農趕著賣,攤青不到位,殺青不足。“急著做出來的茶,干茶外形似乎差異不大,但沖泡之后就容易有青澀感,帶青草味。”吳玉梅說。

準備比賽的日子很難忘,集訓的時候,師生們日夜相伴,“老師每天早上還要給我做飯,變著法兒換花樣。臨賽前,晚上我要學理論知識,老師就陪我到半夜。”吳玉梅說。

在自創茶藝環節,呂美萍專門為吳玉梅打造了一個小短劇《戲緣茶情》,表現傳統戲曲文化和傳統茶文化的結合。當玉梅用越劇吟唱出場,一下子把評委們吸引住了。最終,她一舉拿到國家銀獎。

2021年,吳玉梅被評為“浙江工匠”,她的身影頻繁出現在當地媒體和政府、企業宣傳片中,成為大佛龍井形象代言人。

新昌紅旗茶廠

更多90后00后回鄉 接手父輩的茶園

在新昌紅旗茶廠,手工炒茶的師傅們和全自動的機器同時繁忙運作。這家茶廠是大佛龍井的創始企業,墻上掛滿金燦燦的獎狀,幾十年如一日追求最好品質。

據了解,2021年,新昌縣茶葉產量5860噸,全產業鏈產值達到92億元,約占全省龍井茶產量、產值的20%以上,可謂“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大佛龍井進入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十強也十多年了,如何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依然值得探索。”紅旗茶廠負責人石志輝說,“我們需要更多像玉梅這樣的茶藝師來挖掘茶文化的價值。”

就在新昌縣里的“中國茶市”內,吳玉梅開設了自己的“梅苑茶工作室”,開設習茶課程。她的個人視頻號里,有許多美如大片的視頻,風景如畫的鄉村里,精致的妝容,飄逸的服飾,優美的動作,吸引眾多點贊轉發評論。

“實際上,視頻里并不是我每天的生活。”玉梅笑道,“茶藝師要泡好一杯茶,需要去了解從選育、種植、加工、審評、沖泡每一個環節。但如果想讓更多年輕人回歸到茶園里來,我們就要傳播茶的美。”

梅苑茶工作室現在是新昌縣農業農村局的定點培訓點,把茶藝和茶專業知識帶到機關、企業、校園、社區里,也送進偏遠的山居和鄉村。在紹興、上虞、嵊州、嘉興、麗水等地合作辦學開展培訓,目前已經培訓了茶藝師、評茶學員近6000名。

“10年前,傳統茶行業還不被年輕人看好。”呂美萍說,“如今,通過學校不斷地培養,像玉梅這樣的90后,甚至00后的茶二代、茶三代已經開始回到家鄉,接手父輩的茶園,我很高興看到這樣的轉變。”

什么是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在90后的吳玉梅看來,“共富”并不單純是提高茶葉的產量和茶農的收入,“共富”是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幸福感。”

師說

張建國 浙江開放大學校長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主戰場在農村地區,關鍵在人才。自2004年以來,浙江開放大學已經累計培養農民大學生9萬余名。去年,浙江開發大學啟動了助力山區26縣建設終身學習型社會行動,建立開放大學服務山區建設、地方支持開放大學發展,協同邁向共同富裕的協作機制。學校計劃未來5年培養涉農專業農民大學生5萬人,培訓農民學員100萬人次,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輸送更多致富帶頭人和實用人才。

呂美萍 浙江開放大學新昌學院院長

新昌縣是茶道之源、禪茶之鄉。學院抓住契機,開辦了從初級、中級、高級等級別的茶藝師培訓,培養出一大批技藝精湛的茶藝師,不僅在浙江省茶藝師職業技能競賽大獲豐收,還拿到過全國大學生雙創比賽金獎。這些專業人才在新昌縣的茶產業領域中發揮自己的才能,為傳承發揚新昌茶文化努力。而面向市民開展的茶文化培訓,也讓普通百姓的生活過得充滿詩意。“大佛茶藝”成為省級成人教育品牌。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三穗县| 黄金会百家乐赌城| 百家乐娱乐城足球盘网| 寿阳县| 皇马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东乡县| 海立方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bet365网址b365etbyty| 百家乐官网3式打法微笑心法| 玉门市| 全讯网sp| 博E百百家乐娱乐城| 至尊百家乐官网20130201| 百家乐官网园sun811| 大发888舍出同线牌| 宝马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发牌规| 百家乐官网德州扑克轮盘| 亿博娱乐城| 大发888娱| 好用百家乐软件| 娱乐百家乐官网下载| 最好的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鸿运国际| 美高梅娱乐城网址| 老虎机遥控器多少钱| 法拉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投注程式| 百家乐官网波音独家注册送彩| 破解百家乐官网游戏机| 百家乐官网一直下注庄家| 百家乐官网路纸表格| 百家乐梅花图标| 24山风水发几房| 大连百家乐官网食品| 网上百家乐官网内| 百家乐官网衬衣| 新濠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真钱百家乐官网五湖四海全讯网 | 菲律百家乐官网太阳城| 金百亿百家乐官网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