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和我的成長路】曹玥:以青春譜育人之樂章,以螢火凝民族之希望
編者按: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展現廣大教職工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學校黨委宣傳部舉辦了“黨的二十大和我的成長路”主題征文活動,共收到參賽作品481篇。經組織認真評審,評選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1名、三等獎 33名。即日起,國開之聲陸續對獲評一等獎的征文進行展示。希望廣大教職工以獲獎同志為榜樣,凝心聚力,馳而不息,立足崗位,為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貢獻堅實力量。
以青春譜育人之樂章 以螢火凝民族之希望
中職教學部(中專部) 曹玥
魯迅先生曾說過“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時代總是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擁有無比廣闊的舞臺與無比光明的前景。作為一名青年人,我又應該以何種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未來又能為國家和社會作出多少貢獻呢?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青年要勇于承擔使命。百年前,一群“熱血青年”在歷史的召喚下,點燃希望的火種,于南湖小船上發出了劃破天際、響徹大地的最強吶喊,肩負起自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使命,這是青年在面對民族危亡的生死關頭給出的回答。70年前,一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隱姓埋名,自力更生,發奮圖強,以身許國,突破了核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是青年在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時給出的回答。現在,一批“逆行者”迎難而上,他們不問歸期、不懼兇險、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懷著對生命的尊重與救助,為社會傳遞著休戚與共、守望相助的力量與溫情,這是青年在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時給出的回答。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使命和召喚,每個時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作為教育青年,我們承擔了人民群眾對于教育的期盼,更要緊握民族復興的接力棒,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自覺把黨的政治思想、教育方針貫徹到教學管理工作中,嚴肅認真對待自己的責任。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青年要樂于奮斗奉獻。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奮斗奉獻是新時代青年積極進取的內驅力。從脫貧攻堅舞臺上貢獻青春力量的黃文秀,再到北京冬奧會上默默奉獻和傳遞正能量的青年志愿者,無不彰顯新時代青年不懈奮斗和甘于奉獻的精神面貌。新時代青年在平凡崗位上奮斗奉獻,在急難險重中沖鋒在前,在基層一線經受磨礪,在創業創新中走在前列,在社會文明建設中引風氣之先……在新時代譜寫更加精彩的青春之歌,用青春奮斗匯聚起實現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作為國開青年,我們要腳踏實地、拼搏進取,無論工作崗位是需要沖鋒陷陣、摧城拔寨,還是需要嚴謹細致、高效有序,抑或是需要默默無聞、潤物無聲,都要實干篤定前行。要基于國開學生的學情和技術應用實際,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加強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支持。在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中不斷理解奮斗奉獻、實踐奮斗奉獻、詮釋奮斗奉獻,為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開放大學貢獻青春力量。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青年要敢于無畏向前。實踐證明,偉大夢想從來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而是奮斗出來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全黨和全國人民以苦干實干、無畏向前的姿態披荊斬棘,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青年如朝日、如猛虎,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骨,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不勝枚舉的青年,正在不遺余力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譜寫富強輝煌的贊歌。從在體能極限的情況下憑借超強意志獲得冬奧冠軍的武大靖,到即使面臨生命危險也勇敢無懼,沖鋒在前的甘肅藍天救援隊隊長於若飛,再到“全心全意為群眾、一心一意謀發展”,扎根苗寨帶領村民脫貧的大學生村官楊寧……當代青年正以拼搏者無畏、自強者無畏、奮斗者無是、赤誠者無畏的實際行動書寫青年無畏的華章。在重大風險、困難和挑戰面前,青年要以踔厲奮發的精神狀態,奉獻時代新人的青春力量。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青年要著于開拓創新。新時代是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時代,青年應立鴻鵠之志。日新月異的今天,科學已然成為國際競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國芯事件、中興事件令人捶胸頓足,這些都是我國的短板痛處,但這也正是青年人摩拳擦掌的大好時機。
回首成就,從中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人造小太陽”的研制,到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安全返回,再到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的研發調試……這些偉大的創新成就和創造性成果都凝聚著青春的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要求我們順應時代趨勢,成為時代的開拓者,要勇于自我革新,始終做到自我完善與提高;要不斷增強創新意識與創新本領,做好教師應盡的教學、科研、服務等各項工作;要勇于破除教條,展示銳意創新的勇氣與蓬勃向上的朝氣。
一畔青春,一路奉獻,要能發熱,讓周圍的人感受溫暖。一株螢火,一束希望,要有勇氣,去做混沌里的一點光亮。在這朝氣蓬勃和熱血沸騰的時代,在這最具創新熱情和創新動力的年華,我們要用初心和勵志譜寫育人的樂章,用昂揚與奮斗凝聚民族的希望。當代青年已經覺醒,必將以勇于承擔重任、敢于無畏向前、善于開拓創新的姿態承民族復興之志、擔世界文明之責,以青春之我創造無愧于黨和人民的偉大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