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學習之星】屈蕊:眼里有光、心中有夢
編者按:日前,國家開放大學實驗學院10名學生獲評“在線學習之星”稱號,并獲得北京國家開放大學教育基金會“2022年教師節獎教獎學”項目資助。作為北京國家開放大學教育基金會成立后首個資助項目,“2022年教師節獎教獎學”項目踐行“促進教育事業發展”宗旨,豐富了國家開放大學資助體系,發揮了獎教獎學激勵導向作用。即日起,國開之聲將陸續刊登10名“在線學習之星”先進事跡,以發揮榜樣在學生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營造向上奮進、堅忍不拔的學風,樹立實驗學院全網辦學品牌形象。
從高考失利到圓夢大學,從客服專員到大客戶經理,這一路走來所經歷的心酸,只有屈蕊自己知道,但她從未有過任何怨言。因為,農村長大的她,打小便深知“唯有靠知識和努力才能改變命運”。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她的每一步都堅定且踏實。
山村姑娘有個大學夢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屈蕊,吃盡了下地種菜的苦,但她從不抱怨生活的操勞。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之外,她夢想有一天能去更廣袤的世界看一看,一直渴望自己能考上大學,走出農村。高考的失利讓她的夢破碎。
貧困的家庭狀況難以支撐她繼續求學,屈蕊不得不帶著遺憾早早踏入社會。雖說憑借外出打工,她也走出了農村,但多年以來未圓的大學夢一直是她心中的隱痛。一顆不知疲倦的求學之心,讓屈蕊在為工作和生活忙碌、奔波的同時,利用碎片時間堅持學習,上班的路上、出差的高鐵上、吃飯的間隙……隨處可見她充實自己的身影。
自2008年參加工作至今,屈蕊從當初的行業小白到今天的資深從業者,從曾經的普通客服專員到如今的大客戶經理,從早期的普通基層職員到現在的部門中層管理人員……努力過程中的艱辛可想而知,但她從不認為只要努力工作就夠了,她認定:成長離不開學習。
2022年春,屈蕊等到了圓夢大學的機會,并毫不猶豫地抓住了——她報考了國家開放大學實驗學院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并成功入學!
積極參加網絡課堂學習,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學習資料,主動在微信/QQ學習群以及課程學習論壇中與老師和同學交流溝通……屈蕊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而刻苦努力的學習讓她不僅自身的知識素養越來越高,眼界也不斷擴寬,工作能力越來越強。
山村姑娘,終于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裹緊“大白”,奔赴“抗疫”前線
雖然會為了努力提高自己而廢寢忘食,但屈蕊可不是一個“書呆子”,在日常生活中,她還是一個心懷大愛的善良姑娘。
2022年,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的第三年。看到一批批醫護人員、志愿者奔赴抗“疫”前線,屈蕊深受觸動,果斷選擇投身社區志愿活動。幫居民拿快遞、倒垃圾、代購生活物資,為鄰居發測管、做采集、宣傳防疫知識……她有時是物資“運輸員”,有時是信息“采集員”,有時是單元“守門員”,有時是政策“宣導員”……屈蕊奔波在每一個需要人手的地方。
雖然所做皆為小事,可每當完成工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時,屈蕊都很幸福。因為電影《志愿者》里的臺詞“一個人一輩子有70年,如果把七十分之一的時間拿出來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那么人生將更加美好”一直深深影響著她。
然而屈蕊的善舉不是心血來潮,其實2019年9月,她就成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的第1104312位志愿者。“我覺得器官捐獻延續的是生命,詮釋的是大愛。”善良的她堅信,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施比受更有福。
眼里有光,心中有夢
學習、工作、做公益,每一步……在很多同齡人還在聆聽父母教誨、處處被督促時,屈蕊已經能獨當一面、享受挑戰了。
盡管從小家里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屈蕊的父母總是樂呵呵笑對生活。因此,她從兒時起便明白,與其抱怨不滿,用自雙手和智慧改變現狀,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清代詩人鄭板橋《竹石》詩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這也是屈蕊非常喜歡的詩,而她就像詩中那堅韌不拔的綠竹一樣,無論風吹日曬,不懼前路坎坷,始終勇敢向前。
她堅信,如果每個人都帶著滿滿的正能量迎接每一天,用最積極的情緒去面對和自己相遇的人,這個世界將更加美好,因為只要心中有夢、有愛,眼里就會透出堅毅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