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教師】孫志娟:守正創新 勇擔遠程教育使命
2007年,孫志娟進入國家開放大學理工教學部工作,現任國家開放大學理工教學部副部長、專職教師。她主要從事機械結構設計及分析、機械電子工程、工科遠程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負責國家開放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本科)專業,主持7門工科類課程的日常教學、資源建設和團隊運行等工作。
她就是來自國家開放大學理工教學部的優秀教師——孫志娟。
傳道受業,立德樹人
“身為教師,就要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正確的人生方向?!弊詮淖呱现v臺,孫志娟從未忘記“傳道受業,立德樹人”的初心與使命。她所負責的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本科)專業涌現了一批優秀畢業生,包括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萬君、全國勞動模范竺士杰等。
2020年,孫志娟指導北京分部學生張高峰設計了一種全密閉的垃圾分類收集車輛。設計方案經過無數次的調整和修改,最終進行了樣車的生產制造,成功申請了專利和商標。在孫志娟的幫助下,張高峰和同學合作參加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取得了北京市第三名的好成績。
守正創新,奮楫篤行
孫志娟擔任國家開放大學助力計劃試點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期間,參加全國總工會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研究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項目,參與研討和撰寫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文件。
她積極推進國家開放大學“新型產業工人培養和發展助力計劃”試點工作,立足于遠程教育,勇于創新,開展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試點工作,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平臺、課程開放、雙證結合、共享專業、行業學院、企業定制、學分銀行、學習中心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并與行業和企業積極合作,累計面向10萬多名一線在職職工開展學歷與非學歷繼續教育。
謀篇布局,建設專業
自從擔任國家開放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本科)專業負責人,孫志娟認真謀劃,精心實施。2016年,她主持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授予學士學位的申報工作,并順利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她主持研討和編寫《國家開放大學機電類專業教學改革方案》。專業教學以機械結構的設計加工制造為基礎,注重融入自動控制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等交叉學科,強調傳統工科專業的轉型和升級,對標和接軌新工科專業。同時,為適應開放大學面向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人才培養需要,她推動構建機電類課程平臺,開展實踐教學的多元化設計,取得了突出的教學效果。
潛心教學,不斷進取
工作多年,孫志娟始終注重自身學科知識的提升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她把教書育人、服務育人貫穿在遠程教學服務中,注重了解開放大學系統師生的辦學和教學需求,精心設計遠程教學資源,精心構建教學單元,積極采用啟發式、互動式等教學手段,引導遠程學習者積極參與到網絡課程的學習中。
她主持編寫了全國機械行業“十二五”規劃優質教材《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國家開放大學融媒體教材《液壓與氣壓傳動》;主持建設“液壓氣動技術”“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基礎”“機電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技術”課程榮獲國家開放大學精品在線課程。其中“液壓氣動技術”課程虛擬仿真實訓平臺榮獲全國機械職業教育“亞龍杯”優秀實踐性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6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高等教育組精品課程三等獎,“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基礎”課程榮獲國家開放大學優秀實踐教學獎。
借力科研,升華教學
近年來,孫志娟作為課題主持人或核心成員,先后完成了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十四五”成人繼續教育科研規劃2021年度課題“企業定制模式下產業工人遠程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橫向課題某型直升機尾梁小整流罩開孔修復技術研究”,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職業教育課題“工科遠程教育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研究”,聯校教育社科醫學研究論文獎計劃課題 “新型產業工人培養和發展助力計劃”,遠程教育質量評估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生物物理學的仿人機械臂擬人化運動研究”,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項目“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建設”等。在國內外期刊或會議上,孫志娟發表論文30余篇,并代表國家開放大學在2020年ICOIE國際會議和2017年AAOU國際會議上宣讀會議論文。她主編了學術專著《基于PCA方法的機械結構綜合性能評價方法研究》,參編了《工科遠程教育模式構建》《我國高等工程繼續教育體系架構研究》遠程教育研究專著;申請獲批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1項。通過科研加深對學科知識和教育技術的理解,孫志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再回到遠程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眼里有光、心中有愛,腳下有遠方。滿懷對遠程教育事業的熱愛,孫志娟堅定執著,守正創新,為世界一流開放大學的建設披荊斬棘、砥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