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課本,國之大者——國家開放大學積極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工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強調“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工作的通知》(國教材辦〔2022〕3 號)文件要求,國家開放大學積極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工作。
一、做好頂層設計
印發《國家開放大學關于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工作的通知》(國開資源〔2023〕1號)。要求辦學體系各分部(學院)認真組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研究、分析需求、摸清底數,分步驟有序實施教材修訂編寫工作,提交修訂計劃及相關工作經驗。截至2023年7月初,42家分部(學院)制定完成修訂計劃,形成工作報告。
建立教材工作溝通聯絡機制。建立完善辦學體系資源工作責任人制度、聯絡員制度、通訊錄制度,建立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工作組,暢通信息報送、共享經驗做法、發布工作動態,凝聚體系教材和資源建設合力。
加強內容安全審核能力建設。聯合宣傳部、出版傳媒集團,通過人民網專家培訓、講座分享、交流研討、實地調研、黨支部活動等多種方式,面向總部學部及資源承建單位開展六次學習資源內容安全審核能力建設,把好教材編寫意識形態關。
二、調研摸底跟進
結合教育部“根在基層”調研項目及國家開放大學有關主題教育調研要求,學習資源部黨支部、出版傳媒集團黨總支形成共計30人的調研團隊,于2023年5月-7月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聯合開展國家開放大學辦學體系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工作專項調研。
截至2023年7月初,調研組回收51家分部和行業學院的問卷數據,并實地調研了內蒙古、廣西、貴州、新疆等地的11個分部和學習中心,尤其是對少數民族地區的落實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系統總結了辦學體系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典型經驗、工作成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匯總形成三個清單,即數據清單、問題清單、舉措建議清單,以及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修訂編寫計劃統計表(2023-2025),對涉及此項工作的信息全面掌握。
三、及時總結成果
在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過程中,辦學體系也形成了一些頗具成效的經驗做法: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河北、安徽、天津、浙江、山東、海南等分部均設立教材修訂工作專班或領導小組,統籌指導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相關工作。二是開展業務培訓,黑龍江、內蒙古、廣西、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州、青島等分部邀請專家面向教師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專項培訓,或組織相關交流研討、集體備課等活動,幫助教師探索融入邏輯和路徑,明確教材修訂思路。三是嚴格教材審讀,新疆分部成立審讀中心,由馬克思主義學院牽頭,教材凡用必審;浙江分部教材專項工作專班下設修訂組、審讀組和審議組,涵蓋思政教育專家和學科專家,要求在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工作的基礎上,兼顧提升教材內容的科學性、準確性、系統性和啟發性。四是確保內容質量,總部《管理概論(第3版)》《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酒店前廳服務與管理(第2版)》等教材中,主編和主持教師結合課程特點在教材中分別以原文引用、典型案例、實踐指導等形式融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論述,系統發揮課程教材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廣東分部以教研室為單位,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專業特點,結合專業獨特優勢和資源,選擇適當的融入點和融入方式,避免簡單貼標簽,實現有機融入,確保進課程教材內容可認知、可理解、可踐行。廣西、貴州等分部在其自建課程地域文化教材中結合區域特色與發展要求,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體現開放教育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四、持續做好工作
基于調研摸底數據、成果和問題,下半年,學習資源部將繼續加強組織領導,持續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工作,進一步發揮辦學體系教材工作溝通機制作用,開展優秀教材孵化和優秀教材案例展示,持續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系統培訓,不斷提高教材編寫能力和教材思政水平,切實提高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工作的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