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協同成長”教師賦能項目第一期集中教研活動舉辦
為進一步加強社會工作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全國辦學體系專業教師的綜合素養,11月6日至8日,國家開放大學政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協同成長”教師賦能項目第一期集中教研活動在湖北省恩施市舉辦。來自辦學體系的近60位專業教師參加活動。
本項目由北京國家開放大學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教育基金會”)資助,基金會秘書長鄭潔參加開幕式并致辭。她向辦學體系教師介紹了教育基金會的宗旨使命、業務范圍與項目成果,傳達了通過資助本項目,促進社會工作專業發展、提升教師能力、以專業服務回饋社會的美好愿景。
本次教研活動安排了團隊建設、專題培訓、專題講座和參觀學習四個環節。
團隊建設環節,總部政法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孫江濤運用專業方法,帶領教師進行沉浸式的團隊建設體驗,通過集體分享、小組互動和成果展示,增強了教師們的團隊凝聚力和專業認同感。
專題培訓環節,總部農林醫藥學院副教授、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項目負責人趙燕飛系統介紹了課程思政資源的挖掘制作方法,以及線上線下課程思政的教學實施方法。來自四個分部的骨干教師分別分享了各自在實踐教學方面的經驗做法與特色亮點:湖北分部副教授梅林介紹了云實訓的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建設多元化的專業實踐模板和案例資源庫,為學生專業實踐提供可靠支撐;成都分部教授杜克華分享了“協同教學”的實踐教學模式,包括課堂內外協同、專業內外協同、校內外協同、線上線下協同,構成多元,協同發力,推動全方位實踐教學改革;深圳分部賴小樂介紹了基于社會工作服務全流程的線上實踐平臺,學生可以進入虛擬仿真的社會工作服務場景,體驗完整真實的服務過程;安徽分部張曉峰分享了與政府多個部門開展合作、資源共享、協同育人的實踐教學模式。
專題講座環節,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主任李濤以《信念與現實——基于協作者的本土實踐》為題,分享了自身工作經歷及服務過程中的感人故事,闡發了協作者“團結協作 助人自助”的服務理念,介紹了“服務創新-研究倡導-專業支持”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以及協助困難群體從受助者成長為助人者的發展目標。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孫瑩作了題為《新時代背景下基層社會治理與社會工作發展》的報告。她認為,社會工作者要從精準分析社區問題和居民需求入手,介紹了依托社區居委會、業委會、轄區企業、居民骨干、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協同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具體方法。
參觀學習環節,參訓教師赴馬者村鄉村振興示范基地,了解當地通過茶產業合作社推動鄉村振興、共同致富的先進做法,充分感受到社會工作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期集中教研活動獲得參訓教師的一致好評。項目組還為完成本次教研活動的教師頒發了結業證書。
攝影:黃俏、景喬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