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學術委員會文史哲藝分委會舉辦學科教學學術與課程思政融合發展學術活動
11月27日-28日,國家開放大學學術委員會文史哲藝分委會學科教學學術與課程思政融合發展學術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顒佑蓢议_放大學學術委員會及文史哲藝分委會主辦,輪值委員單位浙江開放大學承辦。
第四屆分委會繼承了上屆分委會的優良傳統,委員佩戴分委會徽章,主任委員、江西開放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黃平槐為輪值單位委員黃瑞紅教授頒發輪值手執,象征著分委會工作的有序傳承與持續推進。浙江開放大學副校長、黨委委員應悅致辭。黃平槐在會上講話。分委會副主任委員韓儀主持會議。
應悅在致辭中介紹了浙江開放大學思政課程建設情況,他表示,學校一直將思政課程建設視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要點之一,持續加大力度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創新,努力做到“課課有思政,人人能育人”。
黃平槐在講話中表示,文史哲藝分委會對標國家開放大學學術委員會的宗旨,建立了委員單位輪值機制,與分部學術委員會對接機制和與校學位委員會及相關學院的聯動機制,力求服務總部,面向體系,協調發展。
教育部教育家精神巡回講師團成員、國家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負責人、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浙江大學教授蘇德礦,為體系內文史哲藝相關專業教師作題為《心中有學生,處處是課堂》的思政專題報告。他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圍繞“懂”“趣”“透”“精”“情”“德”六個維度,為教師們梳理了課程思政的邏輯脈絡,以“愛黨、愛國、愛集體、愛父母、愛自己”的“五愛”內核,解構了實現課程思政的判斷標準。浙江開放大學吳樂珍和王文章分別就浙江開放大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探索、課程思政項目的成功實踐作經驗分享。
委員們還前往杭州國家版本館和浙江大學進行學習調研。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代玉啟針對委員們提出的問題做了解答,并對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以“愛、文、史、哲’四詞定位課程思政精神內涵的表述進行了深入解讀。調研活動讓全體委員對文史哲藝學科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如何將人文精神、價值審美和哲學思維融入課程思政教學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