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富同志獲評河北省鄉村振興“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近日,河北省委組織部、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聯合授予教育部駐河北威縣魏家寨村第一書記、國家開放大學農林醫藥教學部(鄉村振興學院)專任教師李瑞富同志河北省鄉村振興“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稱號。
河北省威縣是教育部定點幫扶縣,魏家寨村位于威縣棗元鄉,是教育部派駐第一書記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村。2021年9月,當得知教育部選拔駐村第一書記的消息后,李瑞富主動申請、積極報名,經過層層選拔,他被選派成為魏家寨第四任駐村第一書記。
駐村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李瑞富堅持理論學習、學做結合,不斷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堅持真抓實干,扎實有序做好基層黨建、產業發展、教育幫扶等重點工作,持續改善魏家寨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著眼旗幟引領,建強支部夯基礎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的領導者和根本保證,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主要任務,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固本之舉。李瑞富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持續深入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黨支部戰斗力,真正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基層黨支部的理論學習永遠在路上,這也是重抓黨建的第一步。李瑞富帶領魏家寨村黨支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通過加強思想引導、改進學習形式、嚴格組織管理等措施加強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組織黨員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黨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集中學習中央一號文件、集體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了建立村黨支部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持之以恒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他帶領黨員們打造了魏家寨基層黨建示范點、黨史教育一條街,將思想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抓在平時、抓出成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基層黨支部來說,和優秀黨支部的交流學習是提高自身黨建能力的重要途徑。李瑞富積極與國家開放大學農林醫藥教學部黨支部、中國建設銀行威縣支行黨支部對接溝通,進行聯學聯建,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先后開展了“努力弘揚抗疫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 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開新局啟新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等聯合黨支部活動,進一步開闊了黨員們的眼界,拓展了基層黨建的思路。
村黨支部是實現“為民服務解難題”最基層的落腳點,為民解憂是提高黨員作風建設的最好方式。他帶領村“兩委”和工作隊員認真學習各項鄉村振興政策法規,提高走訪入戶的效率,積極宣傳落實各項兜底幫扶政策,把百姓身邊的小事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讓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心和愛護。同時打造無職黨員工作示范點,積極推動全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以績評星”,共有12名符合條件的黨員申報政策宣傳崗、村情民意崗等5類崗位,讓無職黨員有任務、有責任,充分激發了無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著眼產業先行,多點開花增民利
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物質基礎和關鍵。李瑞富堅持聚焦重點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不斷提高鄉村產業質量效益,優化鄉村就業結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立足魏家寨村農業發展優勢,李瑞富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持續推進村春凱種植合作社梨園的科學管理和生產。面對梨園生產困難,他邀請龍頭梨園生產管理人員到村講課,學習先進種植、管理和營銷經驗,用知識換效益。他還協調威縣氣象局為梨園安裝小型氣象站,提供精準天氣預報,氣象災害預警,助力梨園生產,并爭取邢臺醫專15萬元幫扶資金建設梨園冷庫等配套設施,解決儲存、反季銷售等問題。目前梨園每年產梨40余萬斤,銷售額超70萬元,村集體增收10萬元,入股村民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
村民劉光華在村里開了一家汽車養護設備生產廠,但是一直起色不大,他找到李瑞富,希望能給他的廠子支個招。借助教育部的資源優勢,李瑞富積極聯系河北科技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和廠子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研發干冰清洗機,申請了兩項專利,成功申報邢臺市汽車智能深度養護設備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科技創新的加持下,開展訂單式產品加工,依托新媒體平臺進行銷售宣傳,專業化生產和銷售,與國內多家公司簽訂長期訂單,月定制產品500余臺,銷售額150萬,生產銷售邁上新臺階。全村有10余名脫貧群眾在廠里工作,收入穩定,完全消除返貧風險。結合汽車養護設備,李瑞富積極溝通協調,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引進汽車養護產品分裝和汽車配件裝配生產線,目前廠房主體已經基本完工,投產后將優先錄用脫貧群眾,讓村民在家門口工作,擴大就業,助力增收。
政策的貫徹落實是開展幫扶工作的重要抓手,李瑞富認真學習各項幫扶政策,積極對接相關單位,持續開展魏家寨村“京心守魏”電商合作社平臺消費幫扶,協調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國家開放大學、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采購相關農副產品29萬元;同時拓展市場化發展,積極對接河北大學等省內高校,簽訂銷售額超300萬元的長期供貨合同,帶動60余名村民就業,推動周邊村企發展,村集體增收4萬元。
著眼教育幫扶,彰顯特色促發展
駐村幫扶以來,李瑞富依托教育幫扶優勢,從教育捐贈、人才培訓、政策落實、人文關懷等方面爭取支持幫扶力度,努力推動魏家寨村教育幫扶發展。
看到村里辦公室的計算機設備比較落后,他積極協調國家開放大學為村捐贈了電腦、大屏幕電視、社區云課堂等設備和資源,為黨員和村民終身學習提供基礎支撐。當得知威縣黨校發展困難,他又協調開放大學向威縣黨校捐贈價值近60萬元的家具,改善威縣黨校教學和學習環境。他還協調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向棗元鄉衛生院捐贈價值2.57萬元的醫護物資,大大提高了衛生院的醫護條件。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借助教育背景優勢,李瑞富邀請高校專業技能人才,多輪次組織群眾開展果樹種植、畜牧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提升群眾種養殖技術水平,協調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棗元鄉衛生院開展醫療培訓,全鄉50多名醫護人員獲得培訓,提高了醫護水平。他還協調北京控股集團綠色種子計劃每年捐贈教學書籍和獎勵基金5萬元,在全縣中小學開展環保教育,推動教師教學技能提高,近兩年共有68所中小學的1260名學生受到獎勵。
認真學習好、落實好教育幫扶政策,是李瑞富最想做好的。他認真研究相關政策,積極走訪群眾,把各項教育幫扶政策都給百姓講得明明白白,不讓一名學生因為貧困而輟學。趙曉寧是2022年入學的一名大學新生,因其父罹患癌癥,治病住院花光了家里的積蓄,拿到大學通知書的時候,其父母本不打算讓她繼續上學。當李瑞富知道這個消息后,不僅替她爭取到了“滋蕙計劃”的補助,還申請了每年1.2萬元的助學貸款,實現了她的大學夢。李瑞富還積極協調市、縣教育部門為村內符合“雨露計劃”的10余名大學生提供政策幫助,大大緩解了學生們讀書的經濟壓力。得知魏家寨幼兒園的兒童繪本圖書還有比較大的缺口,他多次實地考察,積極爭取資金,為魏家寨幼兒園購置8萬元2600多冊兒童繪本圖書,增加孩子閱讀資源。積極為本村的鄉村教師爭取教育部微光計劃心愿禮物,讓鄉村教師也能感受到關懷的溫暖。鄉村教師待遇比較低,基本沒有福利,他就協調國家開放大學在教師節慰問潘店小學和魏家寨幼兒園全體教職員工,向他們發放米、面、油等慰問品。今年4月份,李瑞富又協調河北開放大學《幼兒美術與手工》課程教學團隊赴魏家寨幼兒園開展教育幫扶、送教入園活動,探索高校學前教育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著眼民生改善,提升群眾獲得感
全村的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李瑞富帶領村“兩委”和工作隊員定期入戶走訪74戶建檔戶,了解他們的生活和生產情況,在政策和措施方面繼續為他們保駕護航,防止規模性返貧,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每次在村里和鄉親們碰面,大家都熱情地打招呼,同時,百姓每次有難事,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李瑞富。誰家的水管漏了、誰家門口路燈不亮了,找到李瑞富后,他都會第一時間協調人員進行維修。村內有多個比較大的坑塘,平時百姓圖方便,總是順手往里面丟垃圾,李瑞富在村里走訪發現這個現象后,一方面和百姓談心,說明這樣不衛生也不安全,另一方面對坑塘進行垃圾清理并加裝隔離擋板,維護村內衛生環境。村里的水簸箕壞了,下雨把底部的土都掏空了,不僅排水差,還有安全隱患,村民跟他說了以后,李瑞富馬上協調2萬元維修了水簸箕,為雨季降水排水提供安全保障。
在入戶走訪的時候,李瑞富發現有的老人獨自在家,孩子不常回來看望,他就經常到獨居老人家串門,和老人們聊天,緩解他們的孤單。2022年春節前夕,他從駐村工作經費中撥付1萬多元,給村內60歲以上老人買了雞蛋等慰問品,讓老人們過一個暖心的春節。2022年中秋節協調慰問金1.5萬余元,向每位村民發放1斤月餅,讓大家過一個甜蜜的中秋節。
村里老百姓生活簡樸,離縣城比較遠,對于醫療知識了解得也比較少。李瑞富積極協調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定期為全村百姓進行健康義診活動,為村民提供免費體檢和健康咨詢服務,向村民宣傳健康扶貧相關政策。免費發放價值7000余元的藥品和口罩等醫療物資,有效提高了村民防病治病意識,真正將溫暖送到幫扶村群眾的心坎上。
駐村以來,李瑞富投入了滿腔的熱情和全部的精力,用行動詮釋了當初的決定。他以村為家,以民為親,孜孜以求,干事創業,勇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路上的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