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本土人才專題培訓班暨首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人才培養研討活動舉辦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國家開放大學2023年工作要點》,推進教育教學創優提質和數字化大學建設,促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助力“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高質量發展,8月25日-31日,由國家開放大學主辦、湖南開放大學協辦的鄉村振興本土人才專題培訓班暨首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人才培養研討活動在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國家開放大學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實踐基地舉行。來自湖南、河南、浙江等9個分部的58名學生、18位教師參加活動。
國家開放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范賢睿,湖南開放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楊斌,湖南省湘西州委副書記、花垣縣委書記廖良輝,相關單位和部門代表出席開班儀式。開班儀式由國家開放大學農林醫藥教學部(鄉村振興學院)部長李廣德主持。
開班儀式
范賢睿介紹了國家開放大學在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中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她指出,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首倡地,在國家開放大學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實踐基地開展此次活動意義重大,既是學校落實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扎根基層就地培養鄉土人才的生動實踐。要充分發揮十八洞村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優勢,打通教學鏈、科研鏈、產業鏈、校友鏈,提升開放大學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
楊斌表示,湖南開放大學連續19年開展農民大學生培養工作,為湖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此次活動為加強國家開放大學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實踐基地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廖良輝表示,國家開放大學體系近年來大力支持花垣縣“一戶一大、一人一技”大學生培養工程,打造“花垣焊工”“花垣苗繡”“花垣家政”“花垣快遞小哥”等特色勞務品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取得了豐碩的育人成果。
活動采用專題講座、現場教學、教師研討、學生交流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專題講座
專題講座邀請了十八洞村駐村第一書記田曉作了題為《十八洞村的新時代山鄉巨變》的報告,講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理念十年來,十八洞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正河作了題為《縣域經濟與產業振興》的報告,聚焦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產業布局現狀、特色產業規劃方向,以及地方品牌塑造和營銷策略等問題進行深刻地講解與分析;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琦作了題為《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與鄉村振興》的報告,回顧我國脫貧攻堅成就,解讀鄉村振興政策,并介紹了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現場教學
現場教學環節在十八洞村、張家界小背簍原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基地和湘西州龍山縣百合種質資源圃展開?;顒友堊止澨鴦樱ǘ兑艏瘓F)抖音數字學堂特聘講師崔志超,現場就興趣電商如何變現等話題與參訓學生及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
學生交流
學生交流環節,來自9個省份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優秀學子踴躍發言、熱烈討論,交流創業故事,分享成長歷程,抒發為鄉、為民情懷,共話鄉村治理經驗。
教師研討
帶隊教師在研討交流活動中,結合分部特點,曬成績、找問題、想辦法、學經驗,為鄉村振興本土人才高質量培養出謀劃策。
頒發結業證書
參訓人員紛紛表示,在精準扶貧提出十周年之際,學校在首倡之地組織此次活動意義非凡。不僅為大家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展示平臺,還讓大家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學識,提升了修養,增強了作為國開學子的自豪感與榮譽感,堅定了堅守鄉村振興一線的信心。大家表示,將帶著滿滿收獲賦能未來工作實踐,為實現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添磚加瓦。
智慧教室資助簽約捐贈
作為國家開放大學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實踐基地建設的一項內容,北京國家開放大學教育基金會與湘西開放大學舉行了智慧教室資助簽約活動。
攝影:國開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