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學科建設 助力人才培養——中國工程院顧曉松院士團隊蒞臨工程中心調研指導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數字化學習技術集成與應用,促進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學科建設與人才隊伍的高質量發展,7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部常委,工程中心首席顧問顧曉松及其團隊蒞臨工程中心指導工作。國家開放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工程中心主任范賢睿出席活動。學校理工教學部、農林醫藥教學部、實驗學院、工程中心、信息化部、科研管理辦公室、國開在線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教師參加研討會。
范賢睿對顧曉松院士團隊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對顧曉松院士一直以來對工程中心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她指出,面對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國家開放大學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主動服務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未來雙方可以在以下三方面開展合作:一是提升醫學知識與智能技術融合度,依托顧曉松院士團隊深厚的醫學造詣和開放大學的數字技術應用,著力在智能醫學工程領域深耕細作;二是促進大規模在線教育和服務的匹配度,為師生提供高質量、低成本、個性化的教育服務;三是保障平臺資源與人民生活的連接度,依托國家開放大學(國家老年大學)現有平臺,為老年人提供科學、正確的學習途徑,助力人民實現“主動健康”的愿望。
顧曉松院士結合國家教育強國戰略、國家開放大學和工程中心的工作實際提出了指導意見。他認為,一是要充分發揮國開在線教育平臺作用,繼續發揮人工智能賦能在線教育的優勢;二是要用好老年大學平臺和終身教育平臺,落實“健康中國”發展戰略,做老百姓用得起的課程,造福社會、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三是要利用數字化技術集成與手段的優勢,在“智能醫學工程”學科建設方面,全面開展合作;四是雙方共同規劃“國醫大師”在線課程內容,打造高質量的在線課程資源;五是發揮開放大學對外合作交流平臺,開展“在線教育+線下短訓”的留學新模式,助力建設全球數字大學;六是把數字教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相結合,利用開放大學的辦學體系優勢,發揮團隊效應、協作效應、合作效應,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工程中心副主任李靜介紹了工程中心整體情況和下一步計劃。顧曉松院士團隊還參觀了國家開放大學魏公村校區智慧校區建設,體驗了智慧教室、全息錄播室等設備。
攝影:李東海 李雅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