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印刷)教材的編寫與出版標準

1定義

文字教材(也稱印刷教材)是指以紙為專用材料印刷而成的教科書。文字教材所承載的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教學基本內容、實驗內容、導學內容及學習參考內容等。

按照文字教材所承載的課程教學內容和要求的不同,總體上可分為合一式和分立式兩大類。合一式文字教材是指將課程教學內容、實驗內容和導學內容及學習參考內容等合并成一冊的教科書;分立式文字教材是指將課程教學內容、實驗內容和導學內容及學習參考內容等以主教材、實驗教材和導學教材及學習參考書等分立成多冊的教科書。

文字教材不論采用何種形式,各部分內容均應有機銜接、相互配合,避免簡單重復。


2文字(印刷)教材的編寫標準

2.1書稿結構

一部交付出版的完整的文字教材書稿(以下簡稱“書稿”)應包括封面、文前部分(內容提要、序、前言、目錄、學習指南等)、正文部分、文后部分(附錄、參考文獻等)。

2.1.1封面

編寫者應提供封面中的教材名、作者姓名等。修訂或再版教材宜提供教材版別。

2.1.2文前部分

1. 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應包括本教材的內容概要、主要特點和適用范圍等。內容提要應簡明扼要,字數在200-300字。

2. 序

序以重要事件、教材撰寫經過及著作者背景等素材為主要敘述內容。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撰寫序。

3.前言

前言應包括編寫目的說明、教材核心內容及特點、編寫體例,適用范圍及學習對象,著作者分工,修訂、再版時應提供修訂、再版說明等。文后不署名,只署撰寫時間。

4. 目錄

目錄一般應列出正文的三級標題,如篇(單元、部分)、章、節標題。50萬字以上的書稿,目錄層次不超過四級標題;5萬字以下的書稿,目錄層次不超過二級標題。

5. 學習指南

學習指南應包括學習方法指導、多種媒體教學資源說明及使用策略,以及學習過程建議等內容。

2.1.3正文部分

1. 篇章結構

書稿應按篇(單元、部分等)、章、節、目分層,各級標題應層次分明,結構、體例前后統一。每篇、每章應另頁寫起。篇、章、節標題應寫在另行居中或頂格,題序與題名間空一格。項目序號可根據課程特點進行結構設計,有些標題層次可以省略,但順序不能顛倒。常用標題層次與格式如下:

常用非標準章節編排法示例:

第一篇 ××××(居中或頂格)

第一章 ××××(居中或頂格)

第一節 ××××(居中或頂格)

一、××××(序號前空兩格)

(一)××××(序號前空兩格)

1.××××(序號前空兩格,可接正文)

××××(序號前空兩格,可接正文)

標準編排法示例:

1章的標題序號(頂格)

1.1標題序號(頂格)

1.1.1標題序號(頂格)

1. ××××(序號前空兩格,可接正文)

××××(序號前空兩格,可接正文)

2正文構成

書稿正文除闡述教學基本內容之外,還應當包括如下內容:

⑴ 學習目標。每章書稿前應有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應以學習內容出現的先后順序,按知識點逐條羅列,應言簡意賅。

⑵ 學習要求。每章書稿前可有學習要求等內容。

⑶ 其他配套教學資源提示。每章書稿中宜根據學習內容、學習策略和學習進度需要,對其他配套教學媒體資源的使用方法給出建議。

⑷ 本章小結。每章書稿后應有本章小結,以簡要總結全章內容和結論為主。

⑸ 關鍵詞。每章書稿后應列出5~10個關鍵詞。關鍵詞應選擇本章術語中的最關鍵詞,各章不應有重復。

⑹ 其他。每章書稿后可有練習題、推薦閱讀等內容。

3.文字

書稿中使用的簡化漢字應以1988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以及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為準,除特殊需要(應標明)外,不得用廢除的繁體字、異體字,嚴禁使用自造字。

4.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GB/T15834—1995)。

5.數字

數字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GB/T15835—1995)。如遇特殊情形不能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而必須靈活變通時,應做到局部保持相對統一。

6.科技名詞術語

科技名詞術語應采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標準名詞。未公布的名詞可采用各學科慣用名詞。

7.外國人名

外國人姓名的譯法,應參閱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的《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修訂版)(上下冊)。書稿中第一次出現時應在中文譯名后加圓括號附注外文的名和姓。如“達爾文(C.R.Darwin)”。

8. 地名

國內縣以上地名應以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分?。┑貓D集》為準。外國地名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外語地名漢字譯寫導則》(GB/T17693.1~7—1999~2003)的規定,可參閱中國地名委員會編的《外國地名譯名手冊》或中國大百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名錄》。

9.量和單位

量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規定的量的名稱和量的符號。單位一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詳細內容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0~3102—1993),即符合以下標準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GB3100—199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GB3101—1993)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102—1993)中空間和時間、周期極其有關現象、力學、熱學、電學和磁學、光及有關電磁輻射、聲學、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原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核反應和電離輻射、固體物理學的量和單位,物理科學和技術中使用的數學符號,特征數。


10.圖

⑴ 應有圖序和圖題,圖序和圖題應標注在圖的下方。圖序和圖題之間空一字。圖序

用阿拉伯數字按章或章節分別依序連續編列,如:圖2-4或圖2-4-1。圖題應簡短確切。

⑵ 圖一般緊跟正文相關內容敘述之后,與正文相呼應。

⑶ 圖的設計與繪制應比例適當、大小適中。圖中標注的量、符號、單位應與正文中一致。

⑷ 照片圖應保證圖像清晰,反差適中。

11 表

⑴ 表應有表序和表題,表序和表題應標注在表的上方。表序和表題之間空一字。表序用阿拉伯數字按章或章節分別依序連續編列,如表3-1或表3-1-1。表格較長如需轉頁,應在下頁開頭重寫表頭,并在表的右上方注明“續表”。表題應簡明確切。

⑵ 表中內容應與敘述文字內容相呼應,表結構應簡潔明了,表隨文排。

⑶ 表內全部數據的統一計數或計量單位應置于表的右上角。若表中各欄計量單位不同,則將單位分別列入表頭的各欄中,在量的符號與單位符號之間用斜線隔開,(如t/s,其中t為斜體,為正體),即表中的數值以量與單位的比值形式表示。

⑷ 表內同一欄的數字對必須上下對齊,一般以小數點為準;表內不宜使用“同上”、“同左”、“〞”和類似詞。一律填入具體的數字和文字。表內“空白”代表未測或無此項,“-”“…”代表未發現,“0”代表實測結果確為零。數字之間夾有“-” “/”號者,以符號為準;表內文字說明,應空一格起行,轉行頂格,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每段最后一律不用標點符號。

⑸ 表內名詞、數據需注釋時,用腳注,即用小號阿拉伯數字并加圓括號置于被標注的名詞或數據的右上角,在表的底線下方寫出相應的符號和注文,不出現“注”字。如對整表加以說明,可附注于底線下方,注文前應有“說明:”字樣。

12 引文標注

正文中引用他人資料、數據、圖表時應注明出處,并在參考文獻中列出。應統一采用腳注形式,注釋符號一律采用①②③,即在正文中需加注處的右上角加上記號。同時,在本頁末留適當行數劃一橫線與正文隔開,寫出相應的數碼,接寫注文。腳注編號以本頁為限,另頁有注時,仍從起。引文的注釋項應完整,不用“同上”等類似詞。

文獻的書寫格式規范如下:

⑴ 中文書籍:[×](外國作者國籍)×××(作者名)著(或主編等):×××(書名)、×××譯(譯作專用),××頁(××~××頁),××(出版地),××××出版社,××××(年份)。

⑵ 中文期刊文章:×××(作者名):《×××》(文章名),載《×××》(書刊名),××××(年)(××)(期),××頁。

⑶ 中文報刊文章:×××:《×××》,《×××》(報紙名),××××(年)××(月,1~9月前加0)××(日,1~9日前加0)(×)版序號。

⑷ 外文書籍:×××(作者名),×××(作者名)(三個以上的作者,后加et al), ××× (書名用斜體字,且首字母大寫),×××(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p./pp. ××(××~××)(頁碼數).

⑸ 外文文章:×××(作者名), “×××”(文章名,首字母大寫), ×××(雜志名,用斜體字并且首字母大寫),××××(卷期年數),p./pp. ××(××~××)(頁碼數). 或者:如果文章出處為圖書,則在文章名后用:in×××(作者名,三個以上的作者,后加et al), ××× (書名用斜體字,且首字母大寫),×××(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p./pp. ×××(××~××)(頁碼數).

2.1.4文后部分

1.附錄

附錄應設標題并與正文相呼應,編寫格式及要求與正文相同。

2.參考文獻

⑴  參考文獻著錄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GB 7714-2005)規定為準。常用的著錄格式有“順序編碼制”和“著者-出版年制”,著作者可選用其中一種,但不得“兩制”混用。

⑵ 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注意前后體例統一。

2.2書稿字數

2.2.1書稿總字數

書稿的總字數由課程性質及課程學分多少而定。每個學分的字數應以不超過9萬字為限。字數統計按照計算機打印文稿頁碼乘以一整頁正文文字(含標點和空格)計算。

2.2.2主輔內容字數比例

在規定的總字數內,如果課程教學資源以文字教材為主,其他媒體資源為輔時,教學內容與學習指導內容的比例,一般應為31~11;如果課程教學資源以錄像教材或者CAI課件為主時,教學內容與學習指導內容的比例,一般應為11~13。

2.3書稿校對

⑴ 作者應對出版社提供的書稿校樣進行通讀。

⑵ 作者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校對符號及其用法》(GB/T14706—1993)的要求,在發現校樣錯誤時,用紅筆加以改正。

⑶ 作者不得增添新內容。確有必要改動時,不得引起大的版面變動。

⑷ 作者應按規定時間將校樣交還出版社。

3文字(印刷)教材的出版標準

3.1裝幀設計

3.1.1開本

開本

紙張尺寸

開本尺寸

版心尺寸

每面字數

適合教材

5/8行距

1/2行距

16

850×1168mm

203×280mm

165×240mm

1800

1980

圖較多或美術類教材

16

787×1092mm

185×260mm

148×215mm

1440

1560

理工類教材

16

787×960mm

185×230mm

148×193mm

1280

1400

經濟類教材

B5

700×1000mm

169×239mm

125×200mm

1122

1224

文法類教材

32

850×1168mm

140×203mm

103×160mm

756

812

某些文經類教材

8

787×1092mm

370×260mm

320×220mm

3132

3393

工程制圖、畫冊


3.1.2版式(以理工類教材為例)

e8bda4cf-0c78-4790-ae3a-fe802d89901b.jpg

be3ebca6-721c-4b2f-9453-1eeabfa70cc8.jpg

12522d5d-8d7b-453a-b913-151861f45c72.jpg

1695e8af-38d1-4018-86d5-63155c6f16da.jpg

a3b5f700-b291-40b8-a57d-afef05c0a1e6.jpg

d49f19e5-14f0-48d0-a422-9674d89f363e.jpg

8c5ecf2a-84a0-4274-b466-9adea0412ae9.jpg

7d593110-2506-41dd-b07e-b45bc7ff1738.jpg

3.1.3封面

封面應包括教材名稱、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稱、電大標識。封面設計應有鮮明的電大特色,體現專業或學科系列叢書的特征。


09b7b5ae-ea4c-4124-9951-02f02def9608.jpg

1.封底

封底按規定標準印排條碼、定價。視出版要求也可印排編輯、封面設計、校對人員姓名;系列叢書書名;圖書內容簡介、課程組成員等。

課程組成員以單附頁的形式統一附于全書后(封底前一頁)。

2.書脊

書脊厚度大于或等于5mm時,在書脊上要印上圖書和出版社的名稱。書脊有平脊和圓脊之分。平裝書一般都是平脊;精裝書可以是平脊也可以是圓脊。

3.勒口

視出版要求可以設計勒口。在勒口處可以印上作者簡介,作者照片、系列叢書書名、圖書內容簡介等。也可視裝幀需要印排編校、封面設計人員名單或其他設計元素。

401e0e9d-6fb3-4183-b7cd-44f30db9585e.jpg


3.1.4

扉頁與封面正面內容基本一致,印有書名、作者和出版社名以外,。在作者名后還應注明是“著”、“編著”“主編”或“編”。翻譯書應包括原作者的譯名。出版者名稱采用全稱。并標出其所在地(名稱已表明所在地的可不標)。


3.1.5版本記錄頁

版本記錄頁提供圖書的版權說明、圖書在版編目數據和版本記錄。位于主書名頁的背面,即雙數頁碼面。版本記錄頁主要應包含以下內容:

版權說明,經作者或版權所有者授權出版的作品,可標版權符號?,并注明版權所有者的姓名及首次出版年份。排印在版本記錄頁的上部位置。

圖書在版編目數據的選取及編排格式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圖書在版編目數據》(GB/T12451-2001)的有關規定。圖書在版編目數據可排印在版本記錄頁的中部位置;如無版權說明,圖書在版編目數據可排印在版本記錄頁的上部位置。

出版責任人記錄,即記錄責任編輯、裝幀設計、責任校對和其他有關責任人信息。

出版發行者說明,即記錄出版者、排版印刷和裝訂者、發行者名稱,均采用全稱。出版者名下注明詳細地址、郵政編碼、也可加注電話號碼,電子郵箱或因特網網址。

載體形態記錄,列載附件的類型和數量,如“附光盤1張”。

印刷發行記錄,列載第1版、本版、本次印刷的時間;列載印數、列載定價。

其他信息,書號、退換聲明等。

3.2印刷裝訂質量

3.2.1印刷要求

(1)     印刷墨色均勻。

(2)     文字清晰完整,無重影,無缺筆斷畫、糊字和壞字;

(3)     圖象層次分明,圖內說明文字清楚,位置準確;

(4)     表格線條清楚,無明顯模糊水

(5)     頁面無明顯折痕、臟跡(砂眼、墨斑、紙毛及其他臟跡)。

3.2.2裝訂要求

1.成品質量

⑴ 封面與書芯粘貼牢固,書背平直,無空泡,無皺折、變色、破損;

⑵ 尺寸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小學教科書書幅尺寸及版面通用標準》(GB/T18358)的規定,非標準尺寸按合同要求;

⑶ 成品裁切歪斜誤差≦1.5mm;

⑷ 成品裁切后無嚴重刀花,無連刀頁,無嚴重破頭;

⑸ 成品外觀整潔平服,無壓痕。

2.封面覆膜

⑴ 覆膜粘結牢固,表面干凈、平整、不模糊,光潔度好。無皺折、無起泡、粉箔痕和虧膜。

⑵ 覆膜后分割的尺寸準確,邊緣光滑,不出膜,無明顯卷曲;

⑶ 覆膜后干燥程度適當,無粘壞表面薄膜或紙張的現象。

3.燙箔質量

燙箔后字跡、圖案清晰,不糊版、花版,燙箔牢固,光澤度好,燙箔后書背字居中。

3.3紙張



紙型

克重

適用范圍

書寫紙

55g

普通教材正文,練習冊等。

膠版紙

60g

雙色印刷及其他對紙張要求較高的教材正文。

70g

銅版紙

105g

教材封面一般采用157g銅版紙;彩色印刷的正文和插頁采用105g或128g銅版紙。

128g

157g

200g

特種紙

以教材裝幀設計要求為準

根據設計要求而定。



新全讯网网址xb112| 百家乐官网怎么刷反水|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界面| 百家乐官网庄闲| 澳门百家乐官网必杀技| 百家乐官网赌注| 最新百家乐电脑游戏机| 屏山县|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公司| 大发888为什么卡| 成都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四海资迅| 百家乐作弊工具| 大发888真钱账户注册| 百家乐官网高级技巧| bet365提款时间| 百家乐官网里什么叫洗码| 试玩百家乐代理| 德州扑克游戏大厅| 大发888游戏下载官方| 榆社县| a8娱乐城开户| 如何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灯塔市| 澳门百家乐单注下限| 神话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波浪百家乐官网测试| 百家乐官网科学打| 黄金城百家乐下载| 24山向中那个向最好| 百家乐官网的路单怎样看| 百家乐游戏真钱游戏| 百家乐官网投注技巧建议| 百家乐庄闲筹码| 皇家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娱乐城简介| 百家乐看大小路| 风水做生意房漏水| 沙龙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珠江太阳城广场| 百家乐官网客户端皇冠|